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诊断22q11微缺失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40例先天性心脏畸形(CHI)和2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样品22号染色体上基因UFD1L和管家基因S100β进行实时检测,并计算两者比值。其结果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或短串联重复序列(STRP)标记分析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FISH检测9例有22q11微缺失患儿,其中8例与STRP标记结果一致,而有1例STRP标记分析未发现22q11缺失,UFD1L/S100β比值为0.449~0.557;余130例CHD患儿和20例健康儿童的UFD1L/S100β比值为0.709~1.149。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快速可靠地诊断22q11微缺失。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应用影像解剖学技术获取胸廓参数,计算胸廓比,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浙江台州地区和江苏南京地区560例体检人群、368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患者的胸部CT平扫影像,按其年龄及性别进行分组,于T6平面测量胸廓横径和纵径,并计算胸廓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体检人群正常胸廓比参考范围(1.62±0.14)。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男性(1.60±0.14)和女性(1.67±0.18)组间胸廓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胸廓比随年龄增大逐渐减小,不同年龄段组间胸廓比有显著差异(P<0.01)。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人群胸廓参考范围为(1.79±0.20)。其胸廓比与正常胸廓比各年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正常胸廓比参考值的确立可为胸廓畸形的相关疾病提供可靠参照。  相似文献   
23.
目的:定位检测肝癌组织中EB病毒核酸的存在与否.方法:以EB病毒持续感染细胞系B95-8细胞为模型,建立检测EB病毒EBNAl基因的原位PCR法;并对四川达州地区PCR阳性的肝癌标本进行定位检测.结果:证实EB病毒核酸存在于部分肝癌组织细胞中.结论:肝癌的发生与EB病毒感染可能相关.本研究结果提示不同病毒的某个基因共性区,可导致癌变.  相似文献   
24.
健康管理已经成为多种疾病特别是慢性疾病防治的重要策略.营养与多种慢性疾病发生显著相关,因此,重视营养教育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将大大提升健康管理水平,并提高多种慢病的防治水平.该文就营养教育在疾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和采取的方法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5.
26.
耐放射异常球菌是已知的最耐放射性的生物。该菌对DNA损伤因素 ,特别是电离辐射损伤的致死和诱变作用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生物工程型的耐放射异常球菌已用于放射性环境中的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除污。本文对该菌的生物学特征、耐放射机制及其在生物除污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目的改进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的分离、纯化方法,为肝相关疾病研究提供稳定细胞来源。方法采用严格控制灌注液温度、流速及灌注时间的肝逆向两步酶灌注法进行原位组织消化,并使用Pronase E/CollagenaseⅣ联合消化液体外消化肝组织,进而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HSC细胞;台盼蓝拒染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并制作细胞生长曲线;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对HSC细胞进行鉴定。结果采用改良方法后,每只大鼠分离收获的HSC细胞稳定在(2.1±0.2)×107个,存活率为(96.2±0.8)%,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流式细胞分选测定具有自发荧光特性的HSC细胞所占比例为96.3%,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分离的HSC细胞表达特征性表面抗原α-SMA和Desmin。结论采用严格控温、控流、控时的灌注方法及使用Pronase E/CollagenaseⅣ联合消化液有效提高了大鼠HSC细胞的收获数量、细胞活力和纯度,为进一步围绕HSC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细胞基础。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染料木黄酮(genistein, Gen)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 hy.926氧化应激损伤保护效应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用H2O2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Gen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Gen对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Gen对Bcl-2、Nrf2、HO-1表达的影响.结果 H2O2明显影响细胞活力和诱导凋亡(IC50为650 μmol/L),Gen(100~500 nmol/L)处理能显著抑制细胞活力下降,且细胞凋亡率由16.54%下降为6.18%;Gen对Bcl-2有上调作用;Gen能激活Nrf2/HO-1抗氧化途径.结论 Gen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与对Bcl-2的调节和Nrf2/HO-1抗氧化途径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公共营养师职业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四级(中级)公共营养师培训学员30名,以《食谱编制》一章开展PBL授课,课后发放调查问卷,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PBL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学生们一致认为PBL教学法可提高学习效率,并有助于增强综合素质.结论 PBL教学模式适合于公共营养师的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30.
易龙  )  张利芳  )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261-262
目的探讨爬行运动训练(CET)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常规康复训练(RRT)治疗组(n=28)和爬行运动训练(CET)治疗组(n=28),爬行运动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入爬行运动训练进行治疗。RRT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6周、CET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爬行运动训练治疗6周。所选取患者在治疗前后均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爬行训练治疗每日一次,每次45min,每周训练6次,连续治疗6周。结果治疗6周后CET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RRT组较治疗前也均有改善(P〈0.05),RRT组与CET组相比,CET组治疗效果较RRT组更加明显(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爬行运动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功能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