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门诊药房退药现象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对成纤维细胞形态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NO供体SNP制成5个不同浓度(100、200、300、400、500)μmol/L作用于成纤维细胞,观察不同时间的细胞形态变化及细胞凋亡。结果:随SNP作用浓度增高及时间延长,成纤维细胞形态呈逐渐老化状态,且数量明显减少,呈显著性负相关(y=28.943-0.858x)。成纤维细胞凋亡率300和500μmol/L组(25.67±0.36和56.38±2.18)%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1.35±0.2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NO对成纤维细胞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效应,可致细胞数量减少、形态老化及凋亡增加,为瘢痕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63.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它的发病率很高,约5%~10%的人口在其一生中的某一时间罹患此病。目前治疗该病的药物进展很快。我院自1996年10月至1998年10月应用庆大霉素缓释片与法莫替丁合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45例...  相似文献   
64.
1983年3月~1984年2月我们用肝素治疗7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对照组10例,就临床表现及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等实验检查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病例采取随机抽样,均系住院病例,具有典型病史及 X 线、心电图等检查,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肝素组:17例中男13例,女4例,年龄40~77岁。病程<10年3例,10~20年2例,>20年12例。对照组:男7例,女3例,年龄40~68岁。病程<10年2例,10~20年3例,>20年5例。  相似文献   
65.
Foley尿管治疗十二指肠瘘的护理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较为多见的严重并发症 ,尤其是高流量的十二指肠瘘 ,并发症和病死率高。为了加速瘘口的愈合 ,缩短治疗时间 ,我科应用Foley尿管堵塞瘘口治疗十二指肠瘘 2例 ,效果理想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例 1:患者 ,男 ,70岁。因“胆囊、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取石、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术后第 5天出现肠瘘 ,有 2 0 0 0ml/d的黄绿色液体自腹腔引流管引出。经T管、腹腔引流管造影确诊为“胆管—十二指肠吻合口瘘”。术后第4 5天 ,经腹腔引流管造影证实瘘道已完全形成 ,在X线下拔除腹腔引…  相似文献   
66.
四种影响因素与ESR及H-T动态曲线变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球蛋白、清蛋白、血脂及贫血对血沉的影响,并分析它们各自H—T动态曲线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06年7月共144例病人资料,根据实验目的共将病人资料分成四组,分别为高球蛋白组、高清蛋白组、高血脂组、贫血组。另设30例健康对照,上述所有标本均运用光电比浊、红外线扫描原理检测其ESR值及H-T动态曲线。结果(1)高球蛋白组、高血脂组、贫血组ESR值分别为65.17±34.64mm/h、28.66±28.56mm/h、63.14±29.23mm/h,同健康对照组比较(7.0±2.49mm/h),P<0.01;而高清蛋白组(2.43±1.13mm/h)同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2)高球蛋白组以持续缓降型和前期停止型为主,占68.57%,贫血组以后期速降型和前期停止型为主,占85.71%,高血脂以持续缓降型、后期速降型、前期停止型为主占85.10%,高清蛋白组和健康对照组则以持续缓降型为主,分别为100%、96.67%。结论球蛋白、血脂、贫血引起血沉加快,且球蛋白、贫血对血沉影响更明显。清蛋白则使血沉趋缓;各血沉影响因子对血沉沉降的全过程各不相同,其H-T动态曲线有明显的规律性和特征性。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与血沉及H-t动态曲线分型的变化规律。方法运用光电比色、红外线扫描原理全过程动态监测111例SLE患者血沉(ESR),依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将111例患者分为活动期组70例和非活动期组41例,比较两组血沉及H-t动态曲线分型的差异性。另设30例正常对照。结果(1)根据H-t动态曲线特点,将H-t动态曲线分为6型,即持续缓降型、持续速降型、前期速降型、后期速降型、后期缓降型、前期停止型。(2)70例活动期组ESR为77.1±35.3mm/h,同非活动期组(ESR22.9±9.3mm/h)相比,P<0.01,健康对照组ESR为7.0±2.4mm/h。(3)活动期组H-t动态曲线以持续速降型和前期速降型为主,占84.3%,非活动期组H-t动态曲线以持续缓降型和后期速降型为主,占87.8%,健康对照组H-t动态曲线以持续缓降型为主,占96.7%。经KendallW检验,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非活动期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血沉明显加快,并且H-t动态曲线有明显的特征和规律性。因此血沉及H-t动态曲线对SLE的诊断以及活动性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8.
生物芯片(biochip)的设想起始于80年代中期,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芯片及芯片实验室三大领域[1]。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HGP)的发展与完成[2],以功能研究为核心的人类后基因组计划时代已经到来,建立新型、高效、快速的检测和分析技术已势在必行,这些高效的分析与  相似文献   
69.
安全文化在儿科监护室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儿科监护室的护理安全,控制护理缺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将建设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护理管理工作中去,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个体化设计结合3D导板引导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HerbertⅠb型腕舟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3例HerbertⅠb型腕舟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外固定组、内固定组、微创组。外固定组31例行石膏管型固定治疗;内固定组29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微创组33例行个体化设计结合3D导板引导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各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骨折愈合率、关节活动度及腕关节Mayo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微创组骨折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末次随访关节活动度分别为(6.7±0.9)周、(7.3±0.9)周、(103.8±5.9)°,均优于其他2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内固定组、微创组骨折愈合率分别为83%、86.2%、100%,微创组骨折愈合率高于其他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内固定组、微创组患者腕关节Mayo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71.0%、82.8%、97.0%,微创组腕关节Mayo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设计结合3D导板引导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HerbertⅠb型腕舟骨骨折效果好,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