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环氧合酶-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表达水平与喉癌血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 64例喉癌标本中HIF-1α、COX-2与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进行了检测.结果:喉癌中HIF-1α、COX-2蛋白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3 %(42/64)、68.75%(44/64)和71.88(46/64),MVD为35.79±9.49.喉癌HIF-1α、COX-2和VEGF与MVD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喉癌中HIF-1α和COX-2与VEGF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中HIF-1α、COX-2和VEGF阳性表达及MVD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HIF-1α、COX-2和VEGF参与喉癌的血管生成,HIF-1α通过调节下游基因的表达(COX-2及VEGF),在喉癌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共同参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CXCR7-shRNA对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种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以CXCR7为靶点的结肠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1)构建CXCR7-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2)建立裸鼠人结肠癌荷瘤模型,计算成瘤率;(3)治疗组移植瘤内注射慢病毒CXCR7-shRNA表达载体并建立阴性对照(注射慢病毒shRNA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注射PPS),测量肿瘤体积和动物体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结果将HT-29细胞移植到裸鼠背部皮下,成瘤率为100.0%;治疗组裸鼠的肿瘤体积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显著缩小(P〈0.05)、动物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肿瘤抑制率分别为38.0%和34.0%。结论CXCR7-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能显著抑制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针对CXCR7基因序列设计的siRNA可作为具有开发前途的抗肿瘤新药,其在体实验中CXCR7的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p53和nm23蛋白的表达对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42例喉癌病人标本中p53和nm2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53和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62%和57.1%.p53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nm23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突变型p53基因阳性表达和nm23基因阴性表达的喉癌,多见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组.结论突变型p53基因阳性表达和nm23基因阴性表达的喉癌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4.
目的:总结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难点与手术技巧,以期能安全、有效地完成手术。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8例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218±12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60±268)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2.6±1.2)d,术后恢复饮食时间平均(2.3±1.1)d,术后平均住院(11.7±4.9)d。3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并发生化漏,1例并发少量腹腔内出血,1例并发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7.9%,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巨脾切除术近期疗效满意,熟练掌握术中控制出血的手术技巧,能更为安全、有效地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35.
喉癌微血管生成中P53nm23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 …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P53、nm23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or,VEGF)在喉癌微血管生成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42例喉癌标本中P53、nm23蛋白、VEGF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进行了检测。结果 喉癌中P53、nm23蛋白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占47.6%、571%和71.4%。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慢性钙化性胰腺炎的分型与手术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9例,女22例;中位年龄为43岁,年龄范围为10~78岁。Ⅰ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选择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全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勺式切除术,合并胰周假性囊肿行假性囊肿外引流术。Ⅱ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选择行胰体尾+脾切除术、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Ⅲ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选择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勺式切除术,合并胰周假性囊肿行假性囊肿外引流术。Ⅳ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行胰管盆式内引流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疼痛复发或再发胰腺炎、血糖情况、新发糖尿病及腹泻。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48例Ⅰ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中,1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为(6.8±1.9)h,术中出血量为(398±110)mL;8例因胰管不扩张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全切除术,手术时间为(3.7±0.8)h,术中出血量为(137±62)mL;25例胰管扩张均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勺式切除术,手术时间为(3.9±1.5)h,术中出血量为(123±58)mL。8例Ⅱ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中,2例行胰体尾+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1 h,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00 mL;6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手术时间为(2.7±0.8)h,术中出血量为(145±39)mL。49例Ⅲ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为(7.2±1.4)h,术中出血量为(415±98)mL;45例因胰管扩张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勺式切除术,手术时间为(4.3±1.1)h,术中出血量为(135±47)mL。16例Ⅳ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均行胰管盆式内引流术,手术时间为(3.3±1.3)h,术中出血量为(150±27)mL。(2)术后情况:48例Ⅰ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中,1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9±1.1)d、(3.5±1.1)d、(14.8±2.7)d;术后3例发生并发症,其中2例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胃镜下止血后痊愈,1例经介入治疗后痊愈),1例发生A级胰瘘,延迟拔管后愈合,无胆瘘发生。8例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全切除术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0±0.5)d、(2.5±0.4)d、(9.5±2.5)d;术后1例发生A级胰瘘,延迟拔管后胰瘘愈合。25例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勺式切除术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4±0.8)d、(2.5±1.3)d、(9.8±3.1)d;1例发生消化道出血,经介入治疗后痊愈,1例发生A级胰瘘,延迟拔管后愈合。8例Ⅱ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中,2例行胰体尾+脾切除术患者术后平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平均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0 d、3.5 d、14.0 d;围术期未出现任何并发症。6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5±0.5)d、(2.5±0.7)d、(8.5±1.5)d;术后2例发生A级胰瘘,延迟拔管后胰瘘愈合。49例Ⅲ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中,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2±0.8)d、(4.1±1.2)d、(15.3±2.4)d;术后1例发生A级胰瘘,延迟拔管后愈合,无出血、胆瘘发生。45例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勺式切除术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5±1.6)d、(2.8±0.9)d、(10.1±2.8)d;术后1例发生胰肠吻合口出血,再次手术后愈合,1例发生A级胰瘘,延迟拔管后愈合,1例发生B级胰瘘,予以穿刺置管、反复冲洗后愈合。16例Ⅳ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行胰管盆式内引流术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6±0.7)d、(3.3±0.5)d、(10.4±3.0)d;术后1例发生腹腔内少量出血,表现为桥襻引流管引流少量暗红色液体,予以去甲肾上腺素氯化钠溶液冲洗后愈合。(3)随访情况:121例患者中,113例(Ⅰ型44例、Ⅱ型7例、Ⅲ型46例、Ⅳ型1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5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4个月。随访期间13例(Ⅰ型5例、Ⅱ型1例、Ⅲ型6例、Ⅳ型1例)术后疼痛复发或再发胰腺炎,55例(Ⅰ型15例、Ⅲ型40例)腹痛明显改善,45例(Ⅰ型24例、Ⅱ型6例、Ⅳ型15例)未诉腹痛。37例(Ⅰ型13例、Ⅱ型2例、Ⅲ型17例、Ⅳ型5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20例(Ⅰ型6例、Ⅱ型2例、Ⅲ型12例)血糖恢复正常,17例(Ⅰ型7例、Ⅲ型5例、Ⅳ型5例)血糖需要药物控制;术后新增5例(Ⅰ型4例、Ⅲ型1例)糖尿病患者。3例(Ⅱ型1例、Ⅲ型2例)患者术后发生腹泻。2例Ⅲ型患者死亡,其中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18个月因胰腺癌死亡,1例行保留胰十二指肠勺式切除术后5个月因再发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结论慢性钙化性胰腺炎为良性病变,治疗应尽量保留胰腺功能组织;不同类型的慢性钙化性胰腺炎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7.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肝切除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肝脏手术,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与开放手术相当,甚至优于开放手术。腹腔镜下循肝静脉解剖性肝切除是以肝静脉为切肝平面的解剖性肝切除,在保证切缘的前提下,尽最大程度保留具有正常功能的肝组织,减少了无血供无效肝组织的残留,降低了术后肿瘤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循肝静脉入路肝切除是目前确定肝内切除平面、实现解剖性肝切除的最佳方法之一。寻找并依循标志性肝静脉走行并判断和修正断面平面对解剖性肝切除至关重要。腹腔镜下循肝静脉操作最大难点在于肝静脉解剖和显露、术中出血控制和处理。循肝静脉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对于手术视野、操作空间及解剖的显露要求较高,因此,合适的切肝入路对于完成循肝静脉腹腔镜肝切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使用较多的入路为前入路、头侧入路和背侧入路,术者须根据自身操作习惯及不同的肝段切除选择不同的入路方式。肝静脉壁软薄、分支多、易撕裂、回血量大、暴露难度大等因素使得在肝切除过程中易损伤肝静脉。出血和气体栓塞是肝静脉损伤引发的两大并发症。术中出血在肝切除术中难以避免,重在预防,一旦发生出血或气体栓塞,须冷静评估并及时处理,才能更安全地开展腹腔镜肝切除。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伴发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肝硬化患者肝脏螺旋CT多期扫描表现,提高对该种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7例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肝硬化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均做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CT扫描,已随访半年至2年不等。结果 (1)平扫30例显示为低密度影。其中,24例为局限性病变,左叶10例,右叶2例,左右叶交界处12例,呈楔形或不规则片状,密度均匀或不均匀;6例为弥漫性低密度影。另7例呈现等密度影。(2)增强扫描:动脉期,37例均无明显强化表现;门脉期,7例为不均匀略低密度影,29例接近肝实质密度影,1例为略高密度影。(3)延迟扫描:37例均接近肝实质密度。结论 肝硬化可出现肝组织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螺旋CT多期扫描可多时相反映肝硬化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鼻腔扩容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以我院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的100例患者为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该10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及治疗结果,比较采用单纯鼻中隔矫正术(对照组)与根据患者鼻腔情况采用的鼻腔扩容术(观察组)治疗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38例(76.00%),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显效32例(64.00%),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治疗后总有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根据患者鼻腔情况采用的鼻腔扩容术能有效的矫正鼻腔异常解剖结构,对鼻中隔偏曲所致的相关临床症状有确切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索并建立兔内皮祖细胞(EPCs)的体外培养、鉴定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分离法分别从兔外周血和骨髓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接种于预包被明胶的培养瓶,并应用培养基(EBM-2)诱导培养,诱导分化为EPCs;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两种源性细胞生长过程;台盼蓝法测定细胞传代成活率;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法、MTT法、DNA周期检测比较两种源性获得的EPCs增殖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EPCs相关抗原CD34、CD31、CD133及vWF因子的表达。结果:两种源性EPCs均于培养3~4d完全贴壁,呈克隆样生长,7~9d形成类似成熟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细胞数量逐渐增多,细胞成活率均为95%。两种源性获得的第2代细胞生长曲线近似"s"形、MTT法显示3~5d细胞增殖较明显,外周血源性EPCs G0-G1期和S+G2+M期所占比例分别为96.48%和3.52%,骨髓源性EPCs G0-G1期和S+G2+M期所占比例分别为97.11%和1.84%。第2代EPCs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两种源性内皮祖细胞均阳性表达CD34、CD133、vWF因子,CD31弱阳性表达。结论:两种源性的EPCs均可高效获得且在体外稳定培养。与传统的骨髓源性EPCs相比较,从外周血源获得的EPCs是一种可靠、简便的培养方法,为组织工程学提供理想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