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潜伏期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潜伏期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例ASAⅠ、Ⅱ级要求施行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为观察组(A组),另选200例条件相仿但不给分娩镇痛为对照组(B组),A组在进入产程潜伏期后将2mL麻醉药(罗哌卡因2mg和芬太尼10μg)注入蛛网膜下隙。60min后连接PCA泵,胎儿娩出后停止硬膜外腔给药;B组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监测并记录镇痛效果(VAS)、神经阻滞评分(MBS)、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的使用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组镇痛效果良好,镇痛前即刻VAS为(7.8±1.3)分,腰麻后10minVAS为(0.8±0.3)分,差异有显著性。A组未见下肢运动神经阻滞,MBS均为0。第2产程时间A组为(39.9±23.1)min,长于B组的(29.3±14.3)min(P<0.01),差异有显著性,但无临床意义;A组的第1、3产程时间、分娩方式、需静滴催产素加强宫缩的产妇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潜伏期镇痛效果确切,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小剂量曲马多治疗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时寒战的效果.方法 120例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后发生寒战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0例,即C组(生理盐水组),T1组(曲马多0.25 mg·kg-1组),T2组(曲马多0.5 mg·kg-1组),T3组(曲马多1 mg·kg-1组),分别在硬膜外分娩镇痛发生寒战后给予生理盐水10 mL,曲马多0.25、0.5、1 mg·kg-1,均稀释到10 mL,注药时间均为1 min.记录硬膜外给药前(t0),以及给药后5 min(t1)、10 min(t2)、20 min(t3)、30 min(t4)时的血压(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静脉给药15 min后产妇寒战、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结果 各组组间比较各时间点BP、HR及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组内比较,t2、t3、t4、t5 BP低于t0、t1 (P<0.05).静脉给药后T1组寒战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C组(P<0.05),T2组和T3组产妇寒战的发生率低于T1组(P<0.05);T3组产妇恶心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P<0.05).新生儿的1、5 min Apgar评分以及脐动脉血p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5 mg·kg-1曲马多治疗产妇在硬膜外分娩镇痛时寒战的效果确切、可靠,不会引起明显的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63.
徐世琴 《江苏医药》1999,25(11):888-888
为了防止剖宫产新生儿医源性高血糖的发生,本文经临床试用不同的输液组,观察新生儿脐静脉血糖的浓度,其结果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选择1997年~1998年3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年龄22~42岁,孕周,体重42.5~88kg,术前无糖尿病病史,血糖正常,无有关用药史,常规麻醉前用药,禁食12小时以上。麻醉均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将30例病例随机分为三组,第1组10例,产妇入手术间麻醉前即输入10%葡萄糖液;第Ⅱ组10例,输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第Ⅲ组IO例,输入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输液速度均为8~10ml·kg-1·h-1。每个产妇均于输液…  相似文献   
64.
目的测定氢吗啡酮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和90%有效剂量(ED_(90))。方法选择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单胎初产妇28例,年龄25~45岁,BMI 19~29 kg/m~2,ASAⅠ或Ⅱ级,宫口扩张≤3 cm。所有产妇于L_2—L_3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并置管,推注氢吗啡酮10 ml。每例产妇所接受的氢吗啡酮剂量按序贯法确定,相邻药物剂量比值为1∶1.2。首例产妇硬膜外注射氢吗啡酮0.4 mg,若VAS疼痛评分≤3分,则下一例产妇接受的氢吗啡酮降低一个剂量梯度;若VAS疼痛评分3分,则下一例产妇上升一个剂量梯度。记录给药前(T_0)及给药后10 min(T_1)、20 min(T_2)、30 min(T_3)时的VAS疼痛评分。计算氢吗啡酮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的ED_(50)和ED_(90)及其95%可信区间(CI)。记录循环抑制、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寒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氢吗啡酮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的ED_(50)为0.237 mg(95%CI 0.206~0.271 mg),ED_(90)为0.479 mg(95%CI 0.320~0.717 mg)。1例产妇出现皮肤轻度瘙痒,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氢吗啡酮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的ED_(50)为0.237 mg(95%CI 0.206~0.271 mg),ED_(90)为0.479 mg(95%CI 0.320~0.717 mg),不良反应少,起效时间快。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80例,年龄20~60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A组)和单纯丙泊酚组(B组),每组40例。A组静脉缓慢推注艾司氯胺酮0.5 mg/kg、丙泊酚1 mg/kg, B组缓慢推注丙泊酚2.5 mg/kg。记录苏醒时间、术中丙泊酚追加例数,采用数字模拟评分法(NRS)评价苏醒后5、15、30 min的宫缩痛程度。记录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丙泊酚追加例数明显少于B组(P0.05)。A组苏醒后5、15、30 min的NR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中丙泊酚注射痛、托下颌、体动、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后头晕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25例(62%) vs 7例(18%),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可以提高宫腔镜检查术患者的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66.
67.
硬膜外镇痛联合导乐陪伴在全程分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硬膜外镇痛联合导乐陪伴(助产士陪伴)用于全程分娩的效果.方法 300例初产妇进入产程潜伏期后实施分娩镇痛联合导乐陪伴(A组)、单用分娩镇痛(B组)和单用导乐陪伴(C组),每组100例.记录镇痛效果(VAS)、神经阻滞评分(MBS)、满意度评分、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的使用、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A和B组镇痛后30 minVAS评分显著低于镇痛前[(0.9±0.6)分和(1.0±0.5)分vs.(7.6±1.2)分和(7.4±1.4)分](P<0.01).A组产妇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和C组[(98.2±3.0)分vs.(85.2±5.8)分和(83.6±6.1)分](P<0.05).A组及C组第一、二产程均短于B组(P<0.05).结论 硬膜外镇痛联合导乐陪伴用于分娩全程,镇痛效果确切,并可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68.
张熠  徐世琴  张乐元  鲁晶  谢慧 《山东医药》2008,48(28):99-100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危新生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患儿出现脑损伤后遗症的几率很高.为了减少或避免其运动及智力残疾,提高其生存质量,我们对脑损伤儿采用推拿抚触进行早期干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腹水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状,可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心理负担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控制腹水十分必要.2005年10月-2007年12月笔者应用注射用丹参(冻干)结合西药治疗肝硬化40例,经综合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0.
为了使广大医务工作者了解我国消毒学方面的信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掌握学科发展动向;同时也使图书信息部门在选购相关文献时获得有效信息,我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消毒学文献的分布作了初步调查,从中找出重要期刊,即核心期刊,供广大读者和图书信息部门参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