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9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03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69篇
口腔科学   76篇
临床医学   369篇
内科学   18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145篇
外科学   311篇
综合类   767篇
预防医学   328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305篇
  11篇
中国医学   211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血管专业门急诊处方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 2021 年我院心血管专业门急诊处方在每日经合理用药软件审核后的所有阳性不合理处方,再经药师、医师双方复审判定的真阳性不合理处方,采用 Excel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21 年我院心血管专业门急诊处方共 84 821 张,经合理用药软件点评得到不合理阳性处方 335 张,包含 360 条药品信息条目,其中适应证不适宜 169 条(46. 94%)、用法用量不适宜 134 条(37. 22%)、重复用药 24 条(6. 67%)、药品遴选不适宜 17 条(4. 72%)、药物相互作用 10 条(2. 78%)、给药途径不适宜6 条(1. 67%)。 经儿童心血管专科临床药师、医师联合复审前置审核系统筛出的阳性不合理处方后,判定真阳性不合理处方166 张,占抽查处方的 0. 20%,涉及不合理用药条目共 171 条,其中适应证不适宜 88 条( 51. 46%)、用法用量不适宜 63 条(36. 84%)、药品遴选不适宜 17 条(9. 94%)、重复用药 2 条(1. 17%)、给药途径不适宜 1 条(0. 59%)。 帕累托图分析显示,适应证不适宜和 2 种用药量不适宜为主要因素,药品遴选不适宜为次要因素,3 种用法用量不适宜、1 种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和给药途径不适宜为一般因素。 不合理处方涉及的 62 种药品中,心血管专业极少存在用药问题。 结论:儿童心血管专业门急诊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较少,目前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表现为适应证不适宜和用法用量不适宜。 为进一步优化儿童心血管专业门急诊的合理用药,在实施前置处方审核的基础上,应不断完善超说明书用药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用法用量系统规则,并针对现存的主要用药问题进行重点药学干预以进行持续改进与优化。  相似文献   
992.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8岁.因“胆囊结石伴胆囊炎,上腹部疼痛1周”,于2014年10月11日入院.有高血压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T:36.4℃,P:62次/min,R:16次/min,BP:129/77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形体中等,表情痛苦,面色白,自动体位,检查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未见明显黄染.颈软,气管居中,无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胸廓无畸形,两侧对称,肋间隙无增宽,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呼吸音粗,未及干湿罗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心率62次/min,律齐,心音强,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卫,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氏征(-).双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价右胸、上腹部两切口(Ivor-Lewis术式)、左胸一切口(Sweet术式)两种术式治疗胸段食管癌的安全性、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间我院收治351例经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9例患者经Ivor-Lewis术式食管癌根治术,222例经Sweet术式食管癌根治术,分别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远期生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Ivor-Lewis及Sweet术式食管上切缘阳性率分别为1.6%、6.8%;心率失常发生率分别为4.7%、11.7%;平均清扫淋巴结数分别为(16.15±6.41)个、(13.19±7.26)个;平均转移淋巴结数分别为(1.95±2.49)个、(1.31±2.21)个;胸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4.0%、14.4%,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平均手术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呼吸衰竭、膈疝、吻合口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Ivor-Lewis术及Sweet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是81.7%、51.0%、37.5%和81.0%、48.3%、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1);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部位、淋巴结转移数量、病理分期、神经脉管浸润、围手术期输血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Cox分析发现肿瘤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神经脉管浸润、围手术期输血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vor-Lewis术式较Sweet术式切缘阳性率低、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心率失常发生率低,具有一定优势,但在远期生存率上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4.
995.
胸腹主动脉瘤修复术因其高病死率和高并发症率,一直是心血管外科极具挑战的手术。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方式有传统开放手术、杂交手术、腔内修复术。术后主要的并发症脊髓缺血损伤可导致患者截瘫,严重影响患者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文主要针对胸腹主动脉瘤修复术后脊髓缺血损伤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防治措施进行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996.
因泌尿系结核进展导致的膀胱挛缩常引起尿频、尿急、尿痛,可伴血尿或脓尿,严重者可合并对侧肾积水及肾功能不全,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药物保守治疗往往效果不佳,膀胱扩大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传统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均取得不错的效果,近年来,机器人平台的出现为术者提供了三维立体视野、更加精细灵活的机械臂,很大程度方便了腔内游离缝合等操作。2019年4月~2019年12月共有3例患者因结核性膀胱挛缩于我中心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回肠膀胱扩大术,男2例,女1例,术前泌尿系超声提示膀胱容量分别为35 mL、78 mL、9.2 mL。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回肠膀胱扩大术,无中转开放或普通腹腔镜手术,中位手术时间240(221~273)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100(50~200) mL。中位术后住院时间8(6~10) d。术后随访5~13个月,膀胱容量300~450 mL,膀胱顺应性良好,3例患者均经尿道自主排尿,最大尿流率15.6~19.1 mL/s,残余尿0~50 mL。随访期间无结核复发、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综上,我中心初步经验表明机器人回肠膀胱扩大术能有效增加膀胱容量,改善膀胱挛缩引起的尿频、尿急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术前积极抗结核治疗、合理选择病例和术后严格管理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回肠膀胱扩大术是治疗结核性膀胱挛缩的一种有效、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异物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尤其是针对医源性因素所引起的血管内异物更为常见。随着医疗有创操作的增加,医源性血管内异物的发生也逐渐增多,这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针对血管内异物的发生、发展及其诊治思路也引起了临床医生更为广泛的关注和探讨。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诊治此类患者,保障患者的就诊安全,本文将立足于我中心近2年血管内异物的诊治经过,以及结合现有文献的报道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以期对临床上类似患者的诊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分享。方法:收集我中心近2年诊治的4例血管内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异物的来源及特点、手术的过程及经验等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梳理。对现有国内外针对此类疾病的文献报道进行检索,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学习和总结。结果:4例患者均属于医源性的血管内异物,其中1例是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过程中导丝脱落引起,2例是由于PICC导管的断裂引起,另外1例是由于腔内介入手术对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栓塞过程中弹簧圈部分脱落至腹主动脉腔内引起。4例患者均无异物相关的临床表现,均在介入下通过单弯导管配合鹅颈圈套器的方式成功取出异物,且异物完整性可;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任何异物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尽管无法完全避免血管内异物的发生,尤其是医源性的因素,但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针对已发生的血管内异物,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异物所带来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极其重要。腔内介入治疗作为血管内异物的首选治疗方法,具有异物回收率高、手术风险低、并发症少等独特的优势,而且其疗效也已经得到了证实。除此之外,腔内介入手术过程中还需具有多种可选择适宜的介入器械以及经验丰富的手术操作医师。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收住的28例单侧TK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病例,其中急性感染(Ⅱ型)4例,急性血源性感染(Ⅲ型)5例,慢性感染(Ⅳ型)19例;结合TK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标准及患者的期望和要求,其中11例行膝关节清创术,13例行Ⅱ期翻修术,3例行膝关节融合术,1例行抗结核治疗。评估患者术前与术后实验室检查指标(WBC、CRP和ESR)以及关节液培养作为诊断及治疗标准;并且评估膝关节的活动度(ROM)、VAS评分以及HSS评分。[结果]10例膝关节清创术、12例Ⅱ期翻修术以及3例膝关节融合术的患者感染均得到控制,1例急性血源性感染患者经单纯抗结核治疗后好转;另外2例最终选择截肢术。患者术前CRP和ESR均明显升高,关节穿刺液培养细菌检出率为39%;术后引流液培养均阴性,CRP和ESR值均明显下降。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疼痛感明显减轻,末次随访膝关节HSS评分(82.91±7.49)分。[结论]CRP与ESR以及关节液穿刺培养可作为TKA术后感染的诊断及康复标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案需结合假体周围感染的Sagawa分型和患者的期望而定。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纤维蛋白粘合剂(FS)+无造影剂腔内隔绝术(EVAR)治疗肾功能不全和(或)造影剂过敏的腹主动脉瘤(AAA)病人的短期疗效。方法行无造影剂EVAR+FS治疗AAA病人5例,均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和(或)有造影剂过敏病史。Ⅰ型AAA 1例,ⅡA型AAA 4例,近端瘤颈长度(19.6±3.6)mm。术前用Endosize工作站对肾动脉和髂内动脉进行骨性定位,术中使用标记导管。EVAR术后,瘤腔内测压并注射FS治疗内漏,直至收缩压和脉压差的平均压力指数(MPI)35.0%。薄层CT平扫+超声随访观察疗效。结果病人均顺利完成无造影剂EVAR。2例无需注射FS,3例FS注射后MPI降至35.0%以下。平均随访时间为16.4个月。超声检查提示5例病人瘤腔内全部血栓化,无内漏。CT平扫提示术后AAA最大直径3例无明显变化,2例分别减少4mm和3mm。没有病人出现肾功能恶化,无截瘫、肠坏死、臀性跛行及AAA破裂。结论 FS配合无造影剂EVAR治疗肾功能不全和(或)造影剂过敏病人的短期疗效满意,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相似文献   
1000.
患者女.89岁.因间断上腹部疼痛7d,加重1d入院,7d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下腹部疼痛,以右上腹为主,无其他伴随症状,既往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