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研究Detla1基因在大鼠肌源性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大鼠乳鼠骨骼肌体外培养增殖,分为对照组完全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加入诱导剂培养.通过RT-PCR、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观察Detla1基因存诱导组和对照组的表达差异.结果:对照组Detla1基因表达强阳性,实验组基本不表达.结论:大鼠肌...  相似文献   
62.
目的:预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双颌术后侧貌,经审美评分,确定侧貌美观度,为手术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1例,以 Photoshop CS4模拟患者术后侧貌,以Andrews美学理论二要素设计上颌硬组织前徙位置,以中国人软组织面型角设计下颌骨后退位置,预测出侧貌标准图P1.在P1上分别矢状向移动B’点及Pog’点±1、±2、±3、±5、±7 mm,获得20幅面型图,随机排列,由专业组、非专业组共128人评分;采用SPSS13.0软件包中的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21幅预测图得分及2个评价组是否有差异.结果:21幅侧貌图得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被认为美观的侧貌得分由高至低:分别为图D3、D2、D1 、B1 、A1 、P1 、C1 、A2、B2;被认为不能接受的侧貌图依次为:图C5 、B5 、C4 、A5.专业组及非专业组的审美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们对侧貌美观度的认知不同,直面型最美观,其次是下颌或颏部稍后缩的面型,而下颌或颏部严重前突或后缩被认为是很不美观且不能为人接受.  相似文献   
63.
目的建立针对PCV3的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较高的检测方法。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PCV3保守区基因片段(312bp),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MD18-T-PCV3作为阳性标准品质粒。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定量检测PCV3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验证。结果建立的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方法的Ct值与标准品模板在4.24×10~1~4.24×10~8拷贝/μ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6,斜率为-4.384。该方法特异性强,与PRRSV、FMDV、JEV、PCV2及PRV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为4.24×10~1拷贝/μl,比常规PCR方法高10倍;组间和组内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采集的155份猪肺组织进行检测,阳性率为36.13%,高于普通PCR阳性检出率的32.25%。结论建立的PCV3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方法敏感、特异,可用于猪体PCV3感染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4.
目的构建针对美洲型蓝耳病病毒的重组核酸疫苗,评价其与5种佐剂联合免疫BALB/C小鼠的效果。方法构建含有美洲型蓝耳病病毒GP3基因和GP5基因以及CpG-佐剂序列的重组核酸疫苗pVAX-N35HP,分别加入A1佐剂、A2佐剂、A3佐剂、A4佐剂和A8佐剂,免疫BALB/C小鼠,通过中和性抗体、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检测分析免疫效果。结果成功构建重组核酸质粒pVAX-N35-HP。用重组核酸质粒转染BHK-21细胞,Western blot显示重组核酸质粒稳定表达目的蛋白。中和性抗体结果显示,重组核酸疫苗免疫后35d,pVAX-N35HP+A1组和pVAXN35HP+A2组抗体滴度为1∶12;pVAX-N35HP+A3组抗体滴度为1∶16。pVAX-N35HP组细胞因子IL-4含量为阴性对照组的1.39倍,CD4+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为阴性对照组的2.35倍(P0.01)。重组核酸质粒分别与5种佐剂联合免疫小鼠,pVAX-N35HP+A1组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为pVAX-N35HP组的1.93倍;pVAX-N35HP+A3组免疫细胞因子IL-4为pVAX-N35HP组的1.41倍(P0.05),IFN-γ为pVAX-N35HP组的3.79倍(P0.01);pVAX-N35HP+A2、pVAX-N35HP+A4和pVAX-N35HP+A8组IFN-γ水平升高,CD8+T淋巴细胞数量增多。结论成功构建重组核酸疫苗pVAX-N35HP。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其中A1、A3免疫佐剂的加入可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65.
医、药、护、技专业技术人员是卫生专业队伍的主要组成成份。黑龙江省卫生技术人员23.8万人,其中护理专业技术人员7.45万人,占总人数的33.9%。可见护理工作在医疗单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6.
对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地区水生和耐盐药用植物种类、分布、种植情况进行调查。该区域有274种耐盐药用植物,其中水生、湿生植物42种,共74科190属。主栽耐盐药材有蛇床子、红花、金银花、皂角、板蓝根等,尚未形成特色药材和产业集群。盐地碱蓬、盐角草、小果白刺、柽柳、益母草、蒲公英、罗布麻等特色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应在加强野生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67.
目的:对儿童和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免疫表型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年龄段B-ALL分型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以260例儿童和127例成人B-ALL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流式细胞术对患者初发时骨髓标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分析抗原表达情况。结果:在全部B-ALL患者中B系抗原阳性率高的抗原有CD19,CD22,CD79a,分别达到了100%,99.73%,99.19%;而成熟B系抗原CD20和cIgM阳性率为31.27%和21.29%,阳性率较低。 CD10的阳性率为94.88%,在成人组和儿童组中存在明显差异,儿童组明显高于成人组(P<0.05)。造血干/祖细胞抗原CD34、HLA-DR、CD38、cTdT阳性率分别为76.82%、98.38%、98.92%和92.72%,其中儿童患者CD34明显低于成人患者(P<0.05)。髓系相关抗原CD33、CD13和CD15的表达最常见,分别达20.49%、20.49%、7.01%,其中CD33和CD15在儿童组中阳性率明显低于成人组(P<0.05)。结论:免疫分型对儿童与成人B-ALL的诊断和微小残留病检测方案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正>许多研究表明,噪音、局部缺血、缺氧是引起耳蜗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1],且缺氧可以加重其它原因所引起的耳蜗损伤[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特征是睡眠期间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塌陷阻塞,引起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夜间缺氧、白天嗜睡和疲劳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3,4]。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与耳蜗内的主动活动有关,目前公认为可以直接反映耳蜗毛细胞状态,具有敏感、  相似文献   
69.
在大数据时代, 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与创新,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医疗领域已被广泛应用, 尤其在疾病的筛查及诊治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实用性和持续的发展趋势。医学图像提供了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详细可视化信息, 人工智能技术能高效地对这些图像进行预处理和分析, 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速度, 还推动了众多重大的医学研究和创新。本文回顾了近5年AI在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及鼻腔鼻窦肿瘤领域的最新应用, 旨在总结人工智能技术在过敏原检测、疾病诊断和预后预测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并探讨其在鼻科学图像应用中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70.
过敏性疾病影响全球约40%的人口, 环境因素是过敏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尘螨是室内环境中最主要的过敏原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敏性疾病"四位一体, 防治结合"的治疗原则, 其中环境控制避免或减少过敏原是对因治疗的首选。现代人群居家时间(包括睡眠)大大高于室外, 家庭环境控制尤显关键。本次实践引入低敏家访计划, 通过对患者居住环境进行家庭环境评估、环境与行为干预指导和家庭常见的低敏用品和服务指引。其中, 对尘螨过敏原进行实时半定量检测, 对其他室内过敏原进行定性评估, 记录患者家庭用品和生活方式, 开展精准化、个体化的患者防控教育。低敏家访计划完善了医生的诊疗数据维度, 成为医生院外患者管理的新抓手, 同时帮助患者持续科学地规避环境中的过敏原和刺激物, 有效构建低敏家庭环境, 减少家庭环境中的过敏原暴露, 达到过敏性疾病防治结合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