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手屈肌腱损伤Ⅰ期显微修复及功能康复97例 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手屈肌腱损伤Ⅰ期显微修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97例182条肌腱损伤,其中男59例,女38例;平均年龄32岁(6-65岁);玻璃割伤22例,刀伤32例,电锯伤29例,挤压伤14例;Ⅰ区12例,Ⅱ区35例,Ⅲ区28例,Ⅳ区8例,V区14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68例,合并骨折53例,均I期采用改良Kessler法缝接肌腱,术后早期循序渐进康复锻炼。结果:本组97例均获随访,时间3-24个月,按TAM法评定疗效,优48例,良39例,可8例,差2例。结论:修复肌腱损伤应彻底清创,无创操作,具备牢固光滑的肌腱吻合技术及自始至终贯穿功能康复理念。  相似文献   
42.
髋臼骨折多系高能量损伤 ,骨折易累及关节面 ,伴有脱位、骨折等。其治疗原则和手术方案选择以X线检查和CT扫描为依据 ,由于髋臼骨折类型繁多 ,本身解剖的复杂性 ,单凭X线和CT扫描的二维图像不能较全面反映骨折的情况 ,从而影响术中的判断 ,80年代末 ,国外将先进的图像重建和CT扫描相结合 ,构成三维CT重建[1] 。它可弥补X线及CT不足。我们收集自 1998~ 2 0 0 1年的髋臼骨折 2 9例术前常规行X线片 ,螺旋CT和三维重建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9例 ,男 2 1例 ,女 8例 ,年龄 18~ 4 5岁 ,平均 31 5岁。…  相似文献   
43.
根据蔡汝宾[1]提出的24个部位分类法,上肢分为肩、肱骨干、肘、尺桡骨干及腕手5个部位。下肢分为髋、股骨干、膝、胫腓骨干及踝足5个部位。故凡在同侧肢体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发生的骨折称为同侧肢体多发性骨折,它属于高能量暴力作用于同侧肢体所致的损伤,治疗上较为复杂,也易误诊、漏诊。如何使肢体早期恢复功能、减少致残、降低并发症为治疗的关键。我院自1995~1998年共收37例该类患者,采用内固定与单边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下简称外支架)合用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7例,男27例,女10例;年龄22~57岁,…  相似文献   
44.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板(PFLP)、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股骨颈合并同侧粗隆下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将18根成年防腐人尸体股骨标本编号后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6根。制作成股骨颈完全无移位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下内侧皮质缺损5 cm的骨折模型。依据标准技术分别予以PFLP、加长型PFNA、加长型PFN固定。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先后进行轴向压缩试验、扭转试验和轴向压缩破坏试验。结果加长型PFNA组轴向抗压刚度最高,为(130.61±5.51)N/mm;加长型PFN组其次,为(56.25±4.07)N/mm;PFLP组最低,为(3.59±2.52)N/mm;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 337.77,P0.001)。PFLP组扭转刚度最高,为(1.30±0.23)Nm/°;加长型PFNA组其次,为(0.86±0.28)Nm/°;加长型PFN组最低,为(0.38±0.07)Nm/°;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05,P0.001)。加长型PFNA组破坏载荷最大,为(3 072.72±216.81)N;加长型PFN组其次,为(2 726.94±182.78)N;PFLP组最小,为(1 877.61±284.87)N;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31,P0.001)。结论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颈合并同侧粗隆下骨折时,加长型PFNA较PFLP、PFN具有生物力学优势。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直接前侧入路(DAA)行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本院由同一主刀医生采用DAA行髋关节置换术200例(196个患者):其中男性92例,女性108例;平均年龄59.2岁(38~89岁)。统计分析其术中及术后90d之内的相关并发症。结果:200个病例中6例(3%)发生术中并发症,其中1例因发生股骨穿孔,5例(2.5%)发生股骨大转子骨折,4例(2%)为股骨大转子尖端骨折,1例为股骨干骺端骨折,改变体位选择后外侧入路行钢丝内固定术。共有42例(21%)发生术后并发症:31例(15.5%)为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0例(5%)为术后切口愈合不良,1例发生假体周围感染。结论:DAA行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前50例,充分的手术训练可以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健骨颗粒对钛颗粒诱导的骨溶解模型大鼠OPG/RANKL/RANK系统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其防治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发病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取10只将其颅骨骨片作为供体,其余30只制备植骨气囊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健骨颗粒组各10只,其中模型组和健骨颗粒组建立肽颗粒诱导的骨溶解病理模型。造模后健骨颗粒组予健骨颗粒混悬液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2周。灌胃结束后取出完整气囊,HE染色观察植骨气囊壁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IL-1β、TNF-α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OPG、RANKL mRNA表达。结果 HE染色中对照组气囊壁炎症反应较轻、无明显骨溶解,模型组气囊壁厚度增加、炎细胞浸润以及骨溶解,健骨颗粒组炎细胞浸润、骨溶解程度较模型组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1β、TNF-α含量及RANKL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OPG mRNA表达及OPG/RANKL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骨颗粒组IL-1β、TNF-α含量及RANKL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OPG mRNA表达及OPG/RANKL明显升高(P0.05)。结论健骨颗粒可能通过降低炎性反应、上调OPG/RANKL mRNA比值来抑制钛颗粒诱导骨溶解,这可能是其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低位腹主动脉临时阻断技术在骶骨肿瘤手术中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本组共23例骶骨肿瘤,其中骶骨脊索瘤12例,骨巨细胞瘤6例,神经纤维瘤3例,神经鞘瘤2例.常规使用低位腹主动脉临时阻断技术,检测血压、心率变化并记录出血、输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 23例肿瘤病灶均完整切除,术中、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输血,术后1例伤口愈合不良,2例出现部分皮瓣坏死.结论 低位腹主动脉临时阻断技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保证肿瘤病灶切除的彻底性和安全性,且对全身及双下肢血循环不构成损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评估股骨颈骨折和髋部骨性关节炎(OA) 病例全髋关节置换(THA) 术后的疗效, 并对二者进行比较, 以了解THA对予治疗髋部OA, 尤其是原发性OA的疗效。方法 通过随访两组病例, 平均年龄68岁, 第一组病例41例, 为移位股骨颈骨折(Garden Ⅲ&Ⅳ型), 另一组病例38例, 为髋部骨性关节炎(包括原发+继发)。所有全髋置换手术均采用改良Gibson切口, 所用假体均为美国Stryker公司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假体,所有病例均进行Harris评分和X线评估, 平均随访37个月。结果 41 例股骨颈骨折病人平均Harris得分为86 9分, 38例骨性关节炎病人平均Harris得分为88 3分, 结果发现两组病例无显著统计学差别, 表明两组病例疗效相当。结论 THA手术对髋部OA和股骨颈骨折均有良好疗效, 而且两者疗效相似, 因此, 髋部OA不必一味倾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49.
起源于腰椎间盘损害的腰腿痛,着者称之为“腰椎间盘损害综合征”,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学的特征,分为:神经根型,马尾神经型,后关节紊乱型,椎管狭窄型一腰椎失稳型五种。文章阐述各型手法治疗作用机理,认为手法除机械作用可恢复椎间活动关节的结构,使“幼稚型”是盘组织还纳入椎间隙中餐,还可通过神经反射解除肌肉痉挛,恢复脊柱生理这平衡,从而恢复功能,并提出手法治疗适应症选择和手法运用重要性。指出盲目的重力手法会造成  相似文献   
50.
目的髋臼骨折分型后进行手术,探讨其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方法对38例髋臼骨折按Letournel分型,选用不同入路,充分暴露,合理固定。结果按Matta髋臼骨折切开复位标准和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评价髋关节功能的标准,本组解剖复位30例,满意7例,不满意1例;随访6个月至4年,临床标准评定为优28例、良5例、可5例(优良率86.8%);X线标准:优25例、良7例、可6例(优良率84.2%)。结论明确髋臼骨折类型,术前充分设计、准备,术中充分暴露,可靠固定,是提高诊治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