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比较应用新型二代Kyphon球囊与一代Kyphon球囊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的61例OVCFs患者共70节手术椎体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中应用球囊不同分为KyphonⅠ组与KyphonⅡ组。影像学测量患者伤椎高度及Cobb角度,计算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及术后伤椎高度的恢复及再塌陷程度,评价伤椎的撑开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结果:KyphonⅠ组共33例患者38节手术椎体,男性9例,女性24例,年龄66.31±7.85岁;KyphonⅡ组共28例患者32节手术椎体,男性10例,女性18例,年龄68.01±8.63岁。两组患者的术前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ODI评分、住院日、手术时间、平均单节椎体注入骨水泥量及出血量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KyphonⅡ组术中的球囊撑开压力(374.14±165.15Psi),明显高于KyphonⅠ组(171.45±97.81Psi)(P0.05)。两组术后1d及术后12个月的Cobb角度、伤椎前缘高度及前缘高度比值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此外,KyphonⅡ组术后1d伤椎提升高度与Cobb改善角度明显优于KyphonⅠ组(P0.05);术后12个月KyphonⅠ组Cobb角的再丢失程度较明显(P0.05)。KyphonⅠ组出现8节椎体(21.05%)骨水泥渗漏,KyphonⅡ组出现1节椎体(3.13%)。术后邻近椎体骨折KyphonⅠ组出现3例(9.09%),KyphonⅡ组出现0例,所有并发症均未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结论 :对于伴有前壁或侧壁破裂的严重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新型二代Kyphon球囊相比于一代Kyphon球囊的椎体撑开及稳定效果更加显著,骨水泥渗漏及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32.
胸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析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探讨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和疗效. 方法对2004年4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52例胸椎骨折脱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骨折共累及70个节段,其中21例为多节段(两个节段以上)骨折.骨折AO分型:A1型15例,A2型3例,A3型5例;B1型2例,B2型3例;C1型3例,C2型19例,C3型2例.术前神经损伤ASIA分级:A级21例,B级4例,C级5例,D级8例,E级14例.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44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加内固定7例,前后联合入路1例.多节段固定21例,单节段固定31例. 结果 48例患者术后获12~56个月(平均32.4个月)随访,4例失访.术前椎体高度丢失平均43.6%,最终随访时为7.5%;术前Cobb角平均21.2°,最终随访时为6.2°.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5例,伤口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1例,硬膜外血肿1例.其中21例术前ASIA分级为A级者无改善;2例B级者改善至C级,2例失访;5例C级患者中,2例改善至D级,1例改善至E级,2例失访;8例D级患者均改善至E级;14例E级无变化. 结论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为损伤外力强大,损伤部位多在下胸段,中上胸椎骨折造成的脊柱脊髓损伤严重且多发伤合并率高.手术方式以后路椎弓根固定为主,中上胸椎骨折应采用长节段固定,下胸椎骨折可以采用短节段固定.对于不稳定性骨折,即使是合并完全性脊髓损伤,也应考虑早期手术减压并稳定脊柱,以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总结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接骨板倒置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疗效,并探讨其适应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采用LISS接骨板倒置治疗的72例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资料,男33例,女39例;平均年龄为73.4岁(45 ~87岁).记录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术后随访摄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患者术后关节功能.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41.4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38.1 mL.围手术期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肺炎1例,消化道出血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致患者死亡1例,术后谵妄1例.65例(90.3%)患者术后获平均22.1个月(18 ~46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2个月(3~8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73.7分(20 ~100分),其中优8例,良19例,可25例,差13例,优良率为41.5%.末次随访时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4% (10/65),包括螺钉断裂6例,骨折不愈合1例,钢板断裂1例,螺钉松动1例,骨折畸形愈合1例. 结论 LISS接骨板倒置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宜作为常规方法,其适应证为AO分型31A2.2型以上的复杂骨折、髓腔过小或前弓过大者、病理性骨折、假体周围骨折及多发伤需控制创伤者.  相似文献   
34.
35.
电针治疗产后尿潴留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针治疗产后尿潴留50例*山东省蒙阴县孟良崮医院(276200)张志山*刘本友*主题词尿潴留产后/治疗电针1一般资料50例患者均为足月孕产妇,年龄在27~35之间;其中45例平产,5例剖腹产。2治疗方法取穴:利尿穴(肚脐与耻骨联合中点连线的中点,为经...  相似文献   
36.
针刺治疗肥胖病2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针刺腹部穴位为主。配合健脾利湿化痰,清泄胃肠实热等辨证加减的方法.对200例肥胖者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明显,总有效率高达97.5%。针刺减肥无任何副作用,不需要节食和大量运动,更重要的是日后不反弹。本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比较单臂外固定架和锁定加压钛板固定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分别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和锁定钛板(LCP)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并获得随访的5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记录固定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并按照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OFAS)的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外固定架组24例获得随访,骨折愈合时间120~276止平均160 d,按照AOFAS标准进行评分:优11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79.1%,并发症发生率12.5%;LCP组27例获得随访,骨折愈合时间95~184 d,平均143 d,按照AOFAS标准进行评分:优20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8.8%,并发症发生率11.0%,经统计学处理骨折愈合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1,P=0.014),并发症发生率和功能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外固定架和锁定钛板都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常用的有效固定方式,关键是遵循微创原则.实现胫骨骨折局部复位,骨缺损处植骨,胫骨支撑固定和腓骨骨折的复位固定,采取上述两种同定方式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8.
目的:评估颈基底型股骨粗隆部骨折的特点和发生率,探究其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200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32例粗隆部骨折病例,其中28例(3.37%)为颈基底型骨折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空心钉、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髓内钉固定系统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隐性失血量、围术期失血总量、术后住院日、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等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 髓内钉组16例,手术时间为55(20,120) min,术后平均住院日3(2,7) d,术中出血量为50(5,100) mL,隐性失血量为533.37(376.19,987.15) mL,失血总量为627.35(406.19,1037.16) 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及最终Harris评分分别为6(3,9) 个月 和90.25(74,100)分;DHS组8例,手术时间为87.5(65,115) min,术后住院日5.5(2,17) d,术中出血量为100(50,300) mL,隐性失血量为278.11(202.43,849.97) mL,失血总量为580.19(368.55,899.97) 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及最终Harris评分分别为5.5(4,12)个月和85.5(84,87)分;空心钉组4例,手术时间为47.5(35,75) min,术后住院日5(2,12) d,术中出血量为20(2,70) mL,隐性失血量为150(100.00,412.01) mL,失血总量为195.00(120.00,414.01) 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及最终Harris评分分别为4(4,6)个月和80(61,97)分。髓内钉组和空心钉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DHS组,但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7)。3组患者术后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HS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另两组,而髓内钉组和空心钉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隐性失血量髓内钉组显著增多,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围术期失血总量空心钉组与其他两组比较相对较少,髓内钉组与DH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3)。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74年(1~10年),采用空心钉治疗的一名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内固定失败。3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及最终随访时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基底型骨折的发生率较低,无移位骨折患者可通过术前X线片确诊,对于骨折移位患者,建议完善术前CT+三维重建以确诊;闭合复位手术内固定治疗应作为首选治疗方式;采用DHS或髓内固定系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9.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9例山东省蒙阴县孟良崮医院(276225)张志山关键词:支气管炎,慢性/治疗穴位埋线疗法自1990年冬季以来采用穴位埋线的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9例,通过4年多的临床观察与治疗表明,该法具有比较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本组49...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临时单侧椎弓根螺钉撑开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伴椎体后壁破裂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5例单节段伴椎体后壁破裂且无神经功能损害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女性30例,男性5例,年龄55~80岁(平均65.5±7.13岁)。损伤节段从T11~L4共35个骨折椎体。均采用术中临时单侧椎弓根螺钉撑开,结合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影像学观测术前、术后伤椎Cobb角及椎体高度变化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和功能状况以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8.33±13.94min,每个病椎注入骨水泥量平均5.10±1.13ml。术中出血平均18.80±5.29ml。术中有2个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渗漏方向为椎体侧方1例,椎间隙1例,均无椎管内渗漏。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5.50个月)。术前伤椎Cobb角为16.25°±6.50°,伤椎前缘高度为0.62±0.17,伤椎中央高度为0.63±0.09;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2.26°±5.14°,0.71±0.11和0.70±0.14,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前VAS为8.03±1.61分,ODI为0.73±0.17;末次随访时分别为0.60±0.74分和0.10±0.04,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伴有椎体后壁骨折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应用经皮邻椎临时椎弓根螺钉撑开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恢复椎体高度满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