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导航系统在骶髂螺钉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CT导航系统在骶髂螺钉内固定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骶髂关节脱位或骶骨骨折7例,在CT导航系统下,行骶髂螺钉内固定手术。结果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出血20ml。随访12~30周,7例术后钉位满意,与术中导航的结果基本吻合,下肢均无神经症状出现。按Matta评定标准,2例30分,2例29分,2例27分,1例26分,均达满意结果。术后8周骨折愈合,离床活动。结论导航系统在骶髂螺钉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安全准确,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兼控制性降压,联合血液稀释在椎弓根内固定术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胸、腰椎手术患者30例,性别不限,ASAⅠ~Ⅱ级,年龄22~54岁,体重50-70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对照组(C组),不施行控制性降压和血液稀释,R组行瑞芬太尼丙泊酚控制性降压联合血液稀释,P组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丙泊酚4~6mg·kg^-1·h^-1瑞芬太尼初始速率为0.25μg·kg^-1·min^-1,每2min增加或减少0.1μg/kg直至降至靶目标血压,维持MAP为基础值65%~75%,以MAP≥65mmHg(1mmHg=0.133kPa)至椎弓根内固定结束。血液稀释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HS)10mL/kg,输入速率30mL/min.分别于施麻前(T0)、麻醉后30min(T1)、60min(T2)、90min(T3)、手术结束(T4)记录各项监测指标。结果:P组和R组与T0时比较T1-4时血细胞比容(Hct)降低(P〈0.05),C组与T0时比较T3~4时Hct降低(P〈0.05),与C组比较P组和R组T1-2时Hct降低(P〈0.05)。P组与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HR与T0比较T1-3均减慢(P〈0.05),与C组比较T1~3均减慢(P〈0.05),CVP、P组T1~3均高于R组和C组(P〈0.05),MAP、R组与T0比T1-3均降低(P〈0.05),与C组比T1~3均降低(P〈0.05)。R组出血量和异体输血量均少于P组和C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兼控制性降压联合血液稀释在椎弓根内固定术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颗粒骨打压植骨进行椎间融合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颗粒骨打压植骨融合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指导、术前训练、术后功能锻炼和出院康复指导等护理。结果:31例获得随访,其中29例患者术前脊髓压迫症状明显缓解,双下肢麻木疼痛感消失,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围术期护理对于椎弓根钉+颗粒骨打压植骨融合手术患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帮助降低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84.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用于宫外孕手术麻醉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宫外孕 95 %是输卵管破裂 ,会有程度不同的失血 ,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 ,因此手术麻醉必须分秒必争。硬膜外麻醉由于操作需要一定时间 ,麻醉后随着麻醉平面的出现 ,交感神经的阻滞 ,会使血压进一步下降 ,因而临床选择相应受限。静脉复合麻醉 ,起效快 ,氯胺酮、异丙酚静脉复合两药可以取长补短 ,使麻醉作用进一步完善 ,麻醉不良反应进一步减少 ,达到镇痛完全 ,镇静良好 ,循环稳定 ,且不延长清醒时间。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 0例患者均为急诊手术 ,年龄 2 2岁~ 35岁 ,体重 5 0 kg~ 6 5 kg,ASA 级~ 级。 6 0例均有程度不等的…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可控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观察分析100例早孕者,ASA级均无麻醉学用药。随机分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组,n=50),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组(组,n=50)。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操作。统计患者操作前、睫毛反射消失、扩宫、吸宫和手术结束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值;手术时间、唤醒时间;呼吸抑制发生率;丙泊酚总用量;体动发生率和术后宫缩痛等情况。结果:和术前相比,两组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和丙泊酚总用量组较组显著增加(P〈0.05),体动发生率和术后宫缩痛发生率组较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行无痛人工流产使患者更舒适,更能被广泛接受,在严格的麻醉监测下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黄韧带肥厚并后纵韧带骨化的颈椎病患者行一期前后路手术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5月-2017年1月收治黄韧带肥厚并后纵韧带骨化的颈椎病患者17例,均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首先予以俯卧位进行后路减压、黄韧带切除,而后翻转体位,予以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处理。结果 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前后路联合减压手术,术后未发生脑脊液漏、神经根误伤或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年以上,术后3、12个月的JOA评分、颈椎曲度和椎管前后径均有显著提高(P0.05),颈椎活动度则有显著降低(P0.05);术后3个月的椎管扩大率为(49.06±7.34)%,术后12个月为(48.25±6.23)%。结论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黄韧带肥厚并后纵韧带骨化的颈椎病患者,手术安全性较好,减压效果可靠,且可重建颈椎稳定性,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7.
目的使用种植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孔人工骨应用于动物的脊柱后外侧融合手术,评估组织工程骨能否替代自体骨的使用。方法 6只食蟹猴行双侧L4-5脊柱融合手术。分为3组,分别移植种植细胞的β-磷酸三钙(β-TCP)、自体骨和单纯β-TCP。手术后12周处死。采用手法触压检查、微CT和外周定量CT(pQCT)以及组织学方法进行评估。结果手触检查显示,4例中有3例移植组织工程骨和自体骨形成硬性融合,而移植单纯β-TCP组均无硬性融合形成。组织学分析显示,移植组织工程骨组存在大量骨形成。pQCT显示,组织工程骨新骨形成增加了骨密度。结论组织工程骨可以用于替代自体骨的使用。  相似文献   
88.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将热凝与消融相结合以去除部分髓核,达到减小髓核体积的目的;同时利用热皱缩技术将刀头接触到的髓核组织加温至约70 ℃,使髓核的总体积缩小,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以达到减压治疗目的[1].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科采用此项技术治疗颈椎病病人39例,效果令人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9.
目的回顾比较分析应用AO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国产短重建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01年9月至2004年10月,应用AO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及国产短重建髓内钉(短重建钉)治疗6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107例,PFN组40例,短重建髓内钉组67例。术后分别给予随访。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及骨折愈合质量等指标。结果完成随访95例,平均随访26个月。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PFN组和短重建钉组分别为(76.33±3.68)%和(82.05±1.98)%,患者满意率分别为87.18%和89.29%。PFN组手术时间短于短重建钉组(P〈0.05)。结论PFN和短重建髓内钉均是治疗转子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器材,有相同之处又各有其特点,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