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26篇
  免费   570篇
  国内免费   321篇
耳鼻咽喉   65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518篇
口腔科学   80篇
临床医学   1559篇
内科学   833篇
皮肤病学   212篇
神经病学   278篇
特种医学   4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891篇
综合类   3281篇
预防医学   1123篇
眼科学   103篇
药学   1278篇
  19篇
中国医学   1365篇
肿瘤学   292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257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759篇
  2013年   512篇
  2012年   590篇
  2011年   564篇
  2010年   572篇
  2009年   579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611篇
  2006年   559篇
  2005年   593篇
  2004年   486篇
  2003年   446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343篇
  2000年   376篇
  1999年   315篇
  1998年   264篇
  1997年   244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222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7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浅谈护理人为缺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正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437-4438
本文分析了导致护理缺陷的原因,认为加强医德修养、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强岗位责任心、严格岗位责任制,加强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训练、严格质量标准、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防范护理过程出现缺陷和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2.
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治疗是一个十分棘手的临床难题,若处理不妥常导致撕脱皮肤坏死、创面感染及深部组织裸露,严重影响手的修复及功能恢复。我院自1997年2月~2006年1月采用静脉吻合及切口减张的方法对21例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进行修复,患者手部功能与外观均得到良好恢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及黛力新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用雷尼替丁、多潘立酮、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及黛力新辅助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症状积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及黛力新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可明显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4.
35.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吗啡是最好的术后镇痛药。老年人的对麻醉镇痛药的耐受性差,而吗啡镇痛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胃肠功能减退及呼吸抑制等并发症;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其作用时间短、镇痛效果满意、副作用少;本文将吗啡和芬太尼用于老年人术后行PCIA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宝钢医院临床分离大肠杆菌的耐药特点。方法 收集宝钢医院2002年1月至2002年12月临床分离大肠杆菌,用琼脂扩散法检测各菌株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结果。结果 2002年共检出大肠杆菌118株,其敏感率最高依次为亚胺培南(100%),头孢他定(66%),阿米卡星(66%),头孢噻肟(62%)。结论 宝钢医院细菌耐药性较严重,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7.
生物芯片在垂体腺瘤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医疗技术发展使垂体腺瘤的诊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也面临新的挑战。基础研究已显示垂体腺瘤是单克隆起源。但垂体腺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新近发展迅速的生物芯片技术,以其高效、高通量、高信息量等突出优点。为寻找与垂体腺瘤发生、发展以及生物学行为改变相关的分子物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平台。本文就垂体腺瘤分子机制研究现状以及生物芯片在垂体腺瘤分子机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8.
最近通过对偏头痛患者儿童期的诱发电位和事件相关电位进行研究发现,偏头痛影响了信息处理的成熟。成人偏头痛患者中,习惯性缺陷为发作间期主要的异常表现,除此之外,还发现视觉诱发电位(VEPs)的异常。本试验调查了6~18岁的102例原发性头痛患儿(伴或不伴先兆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和79例健康对照者,分别对其图像反转VEPs的反应和习惯以及成熟度进行研究。青春期前后N180潜伏期缩短表明视觉处理成熟,其中对照组的N180潜伏期明显缩短,而偏头痛组则不明显。在年龄小于12岁的无先兆偏头痛患儿中,N180潜伏期延长,而各组间的习惯无差异。总之,偏…  相似文献   
39.
多发性创伤合并颈椎损伤的发生率为2%~12%[1].未被发现的颈椎损伤可能在后续诊治过程中发生骨折移位,造成或加重颈髓损伤而导致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0.
目的比较钬激光输尿管硬镜碎石与经皮肾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106例单侧伴有肾积水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48例采用URL治疗(URL组),58例采用PCNL治疗(PCNL组),统计分析2组的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1 d结石清除率URL组25.0%(12/48)显著低于PCNL组98.3%(57/58)(χ^2=62.065,P=0.000);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率URL组77.1%(37/48)显著低于PCNL组100%(58/58)(χ^2=14.831,P=0.000);术后高热(T〉38.5℃)率URL组8.3%(4/48)与PCNL组6.9%(4/58)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结论对于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在有条件且技术成熟的医院PCNL可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