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比较两种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健康猕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评价两种药物的相似性。方法:采用交叉自身比较设计,8只健康成年猕猴分别单次皮下注射受试品和参比品0.35 IU·kg-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血清中药物浓度,统计矩方法计算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3P97软件参考生物等效性标准对参数进行评价。结果: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受试品与参比品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基本一致,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12 h分别为(512±102)和(476±71)μg·h·L-1;AUC0~∞分别为(538±115)和(494±77)μg·h·L-1;Cmax分别为(108±18)和(96±23)μg·L-1;t1/2分别为(2.8±0.7)和(2.2±0.7)h;MRT分别为(4.2±0.8)和(4.0±0.8)h;CLs/Fsc分别为(0.047±0.014)和(0.060±0.013)L·h-1·kg-1;Vd/Fsc分别为(0.194±0.04)和(0.24±0.06)L·kg-1。以AUC0~∞计算,受试品与参比品比较,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9±15)%。受试品相对于参比品的生物等效性用AUC0~12 h,AUC0~∞和Cmax的90%可信区间评价分别为89.2%~114.3%8,7.4%~112.7%和98.5%~124.4%,均符合生物等效性判断标准。结论:受试品与参比品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结果满足生物等效接受标准;两种重组人生长激素在猕猴体内呈现相同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小鼠静脉注射30 mg.kg-1 KS0604后血浆和组织中原形药物浓度-时间变化。方法:建立组织消化结合基于离子交换和反相分配原理的两步固相萃取法,并采用非胶筛分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小鼠血浆和组织中的KS0604。结果:小鼠血浆和组织中KS0604在标准曲线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小鼠给药后各组织中以全长序列即药物原形为主,给药后4 h内,血浆中的浓度逐渐下降,2 h和4 h仅个别个体可测到。各组织中肾浓度一直最高,在给药后2 h达峰;肝、肺、心、骨骼肌和脂肪中,均在给药后1 h达到最高,4 h内变化不大。而脾在给药后仅个别个体可测到,脑和胰组织中的浓度均低于定量下限。结论:非胶筛分毛细管电泳方法能满足反义核酸药物KS0604小鼠组织分布实验的要求。小鼠给药后各组织中以全长序列即药物原形为主,给药后4 h内,AUC0~t从大到小依次为肾、肝、肺、心、骨骼肌、脂肪和血浆。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对猕猴辐射致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作用。方法正常雄性猕猴全身一次性双侧照射60Coγ3.0 Gy,24 h后一次性sc给予PEG-rhGCSF 30,100和300μg·kg-1,及连续10 d rhGCSF 10μg·kg-1。检测50 d内的外周血象和骨髓造血细胞的情况。结果猕猴接受照射后,外周血白细胞及绝对中性粒细胞(ANC)迅速下降,造成粒细胞减少症。给药后1 d,PEG-rhGCSF治疗组均出现一过性ANC动员峰,且峰值与剂量呈正相关。PEG-rhGCSF可延缓ANC达谷时间且可以提高谷水平。与照射模型组的(7.2±2.5)d相比,PEG-rhGCSF 30,100和300μg·kg-1组抗生素需求天数3.2±2.9,1.4±1.9和(0.2±0.4)d明显缩短(P<0.05);与rhGCSF组粒细胞减少症持续时间(28±7)d相比,PEG-rhGCSF 100和300μg·kg-1组分别为(19±14)d与(7±6)d显著缩短(P<0.01)。连续注射rhGCSF 10 d与单次注射PEG-rhGCSF的药效作用相当。结论 PEG-rhGCSF对猕猴辐射致粒细胞减少症有明显治疗作用,可促进骨髓粒系增殖、分化成熟以及释放,恢复造血功能。治疗作用呈良好量效关系,与rhGCSF相比具有明显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构建含有FHL1基因3'-UTR区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用以检测与其相互作用的microRNA(miRNA).方法 PCR扩增出FHL1基因3'-UTR区片段,插入到经过改造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cDNA 3.0中;利用Target Scan5.1软件预测可能与FHL1基因3'UTR区相互作用的miRNA,将miRNA与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共转染至293T细胞中,检测其荧光活性;构建针对荧光活性结果变化明显的miRNA的种子区缺失突变体,检测荧光活性.结果 测序结果表明,含有FHL1基因3'-UTR区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正确;荧光素酶活性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iR-200c、miR-146a、miR-146b-5p可使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40%左右,并构建上述miRNA缺失突变体,miR-200c使荧光素酶活性回复.结论 成功构建了FHL1基因3'UTR区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而miR-200c、miR-146a、miR-146b-5p可以抑制其荧光素酶活性,其中miR-200c可能直接作用于FHL1基因3'-UTR区.  相似文献   
85.
景天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景天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肺动脉压力、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景天汤,疗程为21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力、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总积分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肺动脉压力较对照组亦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对照组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景天汤能够降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肺动脉压力,改善其血黏度,可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有效处方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不同注药方法对斜角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0例拟行上臂中下1/3以下部位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于斜角肌间沟处用便携式神经刺激器进行定位后,按分组要求注入局麻液,即:Ⅰ组取头高45°体位注入局麻液;Ⅱ组在注入局麻液同时压迫注射点上方; Ⅲ组注入局麻液后自近端向远端进行皮肤按揉.所用局麻液均为0.375%罗哌卡因30 ml.结果 Ⅱ组和Ⅲ组病人臂丛神经被完善阻滞效果优于Ⅰ组.结论 斜角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时压迫注射点上方或注入局麻液后自近端向远端进行皮肤按揉,有助于提高臂丛神经阻滞效果.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COL9A2基因多态性与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DD)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125例中国汉族DDD患者(DDD+)与126例中国汉族非DDD受访者(DDD-),用SNP分型系统-SNPstream UIT(Cenotyping System)对所有样本的所选SNP位点行基因型鉴定.对检测数据分别行拟和优度x2检验、基于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的关联分析.结果 共筛查SNPl(rs12722877)、SNP2(rs3737820)、SNP3(rs209914)和SNP4(rs6676013)4个位点.病例组中和对照组中,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病例/对照组中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SNP1C=228(91%)/22(9%)、SNP1G=235(93%)/17(7%),SNP2A=214(86%)/36(14%)、SNP2T=223(89%)/27(11%),SNP3A=237(95%)/13(5%)、SNP3C=238(94%)/14(6%),SNP4C=30(12%)/220(88%)、SNP4T=26(10%)/226(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对照组中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L9A2基因可能不是决定中国汉族人群腰椎DDD的主要危险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L9A2 gene polymorphism with lumbar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DDD)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25 DDD patients (58 males and 67 femals, aged 51.8 + 10. 6), and 126 controls matched in sex and age (64 males,62 femals, aged 45.7 + 8. 2) were recruited in the case-control study. Peripheral blood was collected for DNA isolation. Results Based on NCBI Genebank, corresponding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1 ( rs12722877), SNP2 ( rs3737820), SNP3 (rs209914) and SNP4 (rs6676013) were identified.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was analyzed in both case and control groups. Genotying of all selected SNPs was done by SNPstream technology. The association analysis between phenotyepes and SNPs was conducted.Reslults NPI (rs12722877), SNP2 (rs3737820), SNP3 (rs209914) and SNP4 (rs6676013) were genttyped, and the polymorphisms distributed in line with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in case and contral group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lele frequency of SNP1C, SNPIG, SNP2A, SNP2T,SNP3A, SNP3C, SNP4C and SNP4T between case group (91%, 93%, 86%, 89%, 95%, 94%, 12%,and 10%, respectively) and control group (9%, 7%, 14%, 11%, 5%, 6%, 88%, and 90% respectivel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otype frequencies of SNP was found between cas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oo (all P>0.05). Conclusion COL9A2 gene may not be associated with lumbar DDD in ChineseHan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8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质谱联用(HPLC-MS/MS)测定猕猴血浆中E0703和代谢物E0703-酮的方法,并探讨E0703和代谢物E0703-酮在猕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猕猴单次po给予E0703 10 m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品。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经HPLC分离,质谱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电离和多反应检测模式(MRM)测定E0703和E0703-酮的血药浓度,并计算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E0703和E0703-酮的检测线性范围均为0.625~500μg.L-1,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7%,准确度在±10%以内。E0703和E0703-酮的峰浓度(cmax)分别为14.7和96.9μg.L-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73.0和1339.7 h.μg.L-1;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6.6和11.8 h。结论该液质联用定量分析方法灵敏、快速、准确。E0703和E0703-酮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相似,E0703在猕猴体内迅速转化为E0703-酮,但E0703-酮的cmax与AUC远高于E0703。  相似文献   
89.
应激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会影响免疫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肉苁蓉是临床常用的中药之一,研究发现其能有效减缓应激的发生和加速应激的消除,减轻机体的损伤。本文结合中药药理筛选理论及其模型,介绍肉苁蓉通过增强和改善免疫系统功能、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和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机体代谢等作用,减轻应激所导致的机体损伤的药理学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0.
毛细管电泳技术以其高效、快速、所需样品少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核酸的分析。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核酸定性、定量和筛选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反义寡核苷酸的分析,适配体的筛选,基因突变的分析,此外对微芯片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其在核酸分析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