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小儿心脏直视手术 32例麻醉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3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麻醉的总结,阐述了将传统的麻醉前给药方式—肌肉注射改为口服,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文章强调复合用药可使麻醉诱导与维持更趋平稳,术中加强监测在小儿心脏直视手术期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氟哌利多治疗七氟醚全麻胸科手术老年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七氟醚全麻下普胸外科术后严重躁动老年患者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66~75岁,ASAⅡ或Ⅲ级,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氟哌利多组(F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氟哌利多组(DF组)。被诊断为苏醒期严重躁动后,F组静脉推注氟哌利多0.06 mg/kg;D组右美托咪定1μg/kg泵注10 min,继以0.2μg·kg~(-1)·h~(-1)维持泵注1 h;DF组静脉推注氟哌利多0.03 mg/kg,同时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泵注10 min,继以0.2μg·kg~(-1)·h~(-1)维持泵注1 h。观察并记录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PaCO_2变化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给药后5、10、15、20 min DF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D组(P0.05);给药后60、90、120 min DF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给药后60、120 min三组Pa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F组和D组过度镇静比例明显低于F组(P0.05)。三组恶心、呕吐、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氟哌利多用于老年患者七氟醚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可以规避右美托咪定不能快速推注同时避免氟哌利多导致过度镇静的缺点。  相似文献   
23.
现将我科自2005年收集50例40岁以下患者的完整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21岁,其中25岁以下3例,25岁~29岁11例,30岁~34岁16例,35岁~40岁20例,平均年龄31.3岁;发病时间最短15天,最长8年;职业:机关文职人员26例,教师10例,财会人员14例.  相似文献   
24.
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颈背肌筋膜病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颈背肌筋膜病42例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一院李伟光东宁县中医院刘树文哈尔滨市骨伤医院宋永生颈背肌筋膜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颈背部疼痛性疾病,发病与劳损,外邪侵袭,气血不足等有关。以往临床多以理疗、按摩等方法做为治疗手段,治疗烦琐,疗效亦不持...  相似文献   
25.
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是指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上最大QT间期(QTmax)与最小QT间期(QTmin)之差,它代表了心室节段性除极延迟和复极不匀的时间差异程度。近年若干学者研究发现,QTd对QT间期延长综合征、缺血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的转归及预后具有重...  相似文献   
26.
27.
我院自 1998年以来 ,根据胸腰椎楔形骨折过伸位复位原理 ,在黄殿栋教授指导下设计了环形硬泡沫加压外固定治疗胸腰椎楔形骨折 ,共治疗 13例 ,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13人 ,男性 9例 ,女性 4例 ;其中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 3例 ,腰 1椎体压缩性骨折 4例 ,腰 2椎体压缩性骨折 4例 ,腰 3椎体压缩性骨折 1例 ,腰 4椎体压缩性骨折 1例。其中有 3例伴有不完全神经损伤症状 ,13例患者X光片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楔形变。其中伴椎体间滑脱者 3例 ,受伤时间 1到 11天不等 ;年龄最小者 2 2岁 ,最大者71岁。2 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小儿口服咪唑安定作为术前镇静药的可行性.方法:60例手术患儿,术前用药按口服使用咪唑安定和肌肉注射安定而随机分组对比分析.结果:口服咪唑安定易于接受,镇静作用佳,无明显副作用.两组给药前后心率(HR)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患儿术后清醒与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服咪唑安定可作为术前镇静用药.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纳布啡对腹部大手术病人术后早期急性疼痛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6年 11月至 2018年 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在普外科上腹部开放性手术术后进入麻醉科重症监护室( AICU)的病人 60例,均疼痛评分> 3分,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组,纳布啡组( N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纳布啡组( YN组),N组病人给予纳布啡 20 mg静脉推注, YN组给予纳布啡 20 mg静脉推注,同时右美托咪定 1.0 μg/kg在 15 min泵注,接着 0.3 μg·kg-1·h-1速度泵注 30 min。每 15分钟测一次视觉模拟评分( VAS)如果仍然> 3分,给予舒芬太尼 3微克 /次。比较两组病人 VAS评分,镇静评分( Ramsay),舒适度(BCS)评分,对 AICU治疗满意度,A,ICU驻留时间,术后早期舒芬太尼累计用量,基本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常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 15 min和 30 min两个时点 YN组 VAS评分分别为( 2.61±0.91)分、(2.14±0.67)分,低于 N组( 3.33±1.15)分、(2.92±0.94)分;两组病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15 min,YN组病人舒适评分为( 0.68±0.12)分,高于 N组(0.36±0.49)分,两组病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1h,2h舒芬太尼累计用量分别为 YN组分别为( 3.5±1.5)、(6.7±1.7)μg,明显小于 N组的(4.6±2.3)、(7.8±2.4)μg(P<0.05)。治疗后 30 min,60 min,120 min 3个时点,镇静评分= 1分、 2~4分者,病人对 AICU治疗满意度,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ICU驻留时间、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及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纳布啡对腹部大手术病人术后早期急性疼痛治疗效果确切,提高了病人对 AICU治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0.
程琛  常江  宋永生  樊迪  胡宪文 《安徽医药》2020,24(7):1351-1355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 TAP)阻滞联合纳布啡静脉注射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镇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7年 4月至 2018年 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共 6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组( PCIA组)、超声引导 TAP阻滞组( TAP组)、 TAP阻滞联合纳布啡组(复合组),各 20例;比较各组病人气管导管拔除后 2、6、12、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 Ramsay镇静评分和舒适度评分( 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镇痛泵按压次数,麻醉不良反应,肛门排气、下床活动和拔除导尿管时间,气管导管拔除即刻、 12 h、24 h和 48 h血清炎性因子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白细胞介素 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结果复合组各时刻 VAS评分明显降低[2h(4.0±0.8)比( 6.7±1.2)比( 4.3±1.1)6h(3.8±0.5)比( 5.2±0.8)比( 4.2±0.7),12 h(2.9±0.3)比(3.5±0.6)和( 3.0±0.5)分]镇静满意率提高( 2h:95.0%比 65.0%比 70.0h:95.0%比 70.0%比 70.0%,12 h:90.0%比 60.0%比 60.0%,24 h:90.0%比 550%比 60.0%,48 h:85.0%比 55.0%比 55.0%)BCS舒适度评分增加[2h(0.7±0.1)比( 0.3±0.1)比%,6,.,(0.5±0.1)6h(1.5±0.3)比( 0.9±0.3)比( 1.3±0.3)12 h(2.2±0.4)比( 1.9±0.4(2.1±0.4)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4.5±0.8)比)比,(5.9±1.35.3±1.1)次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10.0%比 40.0%40.0%)肛门排气[( 10.5±1.6)比)比(,](P<0.05)。复合组麻醉,和,(14.5±2.6)比( 12.2±2.3)h]、下床活动[( 3.3±0.5)比( 4.2±0.6)和( 3.9±0.6)d]和拔除导尿管时间[5±4.3)比( 72.3±4.9)比(66.,(69.8±4.6)h]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复合组各时刻血清 hs?CRP、IL?6和 TNF?α水平明显降低[hs?CRP:即刻(13.6±2.2)比( 16.2±2.5)比( 15.7±2.4),12 h(10.5±1.9)比( 13.5±2.4)比( 13.2±2.2),24h(7.8±1.5)比( 10.3±1.9)比( 9.6±1.7)48 h(6.2±1.2)比( 8.1±1.5)比(7.9±1.4)mg/L;IL?6:即刻( 23.5±4.6)比( 29.6±4.8)比( 28.9±4.7),12 h(20.5±4.3)比( 25.6±4.6)比.5±(24,4.5),24 h(15.7±3.5)比( 19.5±3.9)比( 18.9±3.8)48 h(10.5±3.3)比(15.2±3.9)比(14.6±3.6)μg/L;TNF?α:即刻( 15.7±3.6)比(21.2±3.9)比( 19.5±3.8),12 h(13.4±3.4)比( 17.5±3)比( 16.6±3.7),24 h(10.5±3.2)比( 13.9±3.6)比( 13.4±3.5)48 h(7.5±2.2)比.8,(11.2±2.9)比(9.6±2.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 TAP阻滞联合纳布啡在腹腔癌术后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促进快速康复,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