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4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20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72篇
口腔科学   70篇
临床医学   615篇
内科学   390篇
皮肤病学   69篇
神经病学   120篇
特种医学   1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403篇
综合类   1168篇
预防医学   471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490篇
  6篇
中国医学   329篇
肿瘤学   10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大中城市妇女占首位的恶性肿瘤。高频乳腺钼靶摄影是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最主要且有效的方法。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为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了提高对该型乳腺癌的诊断水平,笔者收集本院2003年6月至2005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1例,并结合临床对其X线征象作一回顾性分析。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41例均为已婚女性,年龄31 ̄75岁,平均48岁,其中41 ̄60岁31例(76%)。病程1d ̄20年,其中19例(46%)为2 ̄3个月。自觉肿块迅速增大6例。触诊:乳腺局限性增厚1…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价干扰素α2b(anferon,安福隆)的长短程疗法抗慢性乙型肝炎(CHB)病毒疗效。方法治疗短疗程组21例,长疗程组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检测血清HBVDNA、HBV血清学标志、血常规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结果安福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长疗程组HBVDNA明显高于短疗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复常率明显高于短疗程组(P<0.05)。结论安福隆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长疗程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短疗程组,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3.
为探索针刺治疗慢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理,采用大鼠后路渐进性脊髓压迫动物模型,然后手术减压,并进行电针治疗.观察联合行为评分(CBS)、体感诱发电位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的免疫组化变化.结果发现脊髓损伤后NGF和TrkA在神经元及胶质细胞表达增强,经过电针治疗后,NGF和TrkA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表达下降;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和CBS评分显示,电针组明显优于减压组,电针组与减压组比较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明电针治疗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的行为功能恢复是通过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TrkA介导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4.
肝移植病区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病区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1~2002年肝移植病区各类标本首次分离的1035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移植病区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6.3%;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25.0%)和真菌(18.7%).最常见的5个菌种依次是表皮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病原菌分离部位以痰、血液、胆汁为主,占86.4%.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常见菌种基本上都呈多重耐药,但革兰阴性杆菌对泰能耐药率相对较低.没有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结论加强肝移植病区的细菌分离及耐药性监测,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5.
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酰胺类抗生素,从而使之失效[1],还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交叉耐药.为更好地了解ESBLs的发生率和耐药性,以控制ESBLs菌的传播和流行,我们对203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做了ESBLs检测,并分析其对1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靶向联合化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靶向联合化疗对EGFR基因不同突变位点患者的疗效差别。方法选择安徽省胸科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确诊的64例EGFR基因检测阳性的Ⅲb/Ⅳ期肺腺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靶向联合化疗组(33例)与常规化疗组(31例),同时对靶向联合化疗组患者按照其基因突变位点不同分为3个亚组(19外显子突变组、21外显子突变组、20外显子突变组)。靶向联合化疗组患者采用EGFR受体酪氨酸抑制剂靶向治疗联合培美曲塞+卡铂/顺铂治疗,常规化疗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卡铂/顺铂治疗。比较两治疗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并对靶向联合化疗组不同位点远期疗效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靶向联合化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高于常规化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靶向联合化疗组中,不同外显子突变的肺腺癌患者之间靶向联合化疗的生存期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EGFR基因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靶向联合化疗能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未见增加。不同位点基因突变患者接受靶向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7.
探讨了妇幼保健在护理社会学中的意义,对影响妇幼保健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阐述,并对妇幼保健的护理社会学中采取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