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闭锁综合征(LoRed-in syndrome简称Ls)有缄默、面瘫及四肢瘫痪。但意识清楚,仅能用瞬目及眼球垂直运动示意。我们查阅手头文献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6例报告。我院曾于1981年收治一例,报告发表于《河北医药》1982年第6期。鉴于Ls极为罕见,国内外对于Ls的发病机制尚处于探时阶段,因此我们结合观察到的Ls的临床表现,从解剖学角度上对Ls的发病机制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33.
骨科解剖学是局解手术学的一部分,近年发展较快,现将有关的一些起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供同道参考。 一、皮瓣、肌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早期主要研究的重点在皮瓣血供方面,根据骨科手术的需要,发明设计了种类繁多的皮瓣,肌皮瓣及骨瓣等,但仍不能满足需要。非生理皮瓣如静脉皮瓣、超薄随意皮瓣等新型皮瓣使骨科修复  相似文献   
34.
目的应用磁共振检查高血压脑出血(HICH)血肿周围组织的缺血改变,为早期手术寻找影像学依据。方法根据21例高血压脑出血磁共振早期病人(24h内)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和磁共振波谱分析(pmton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表现,判断血肿周围组织缺血情况。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早期病人血肿周围组织缺血情况与健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病人(24h内)DWI、MRS检查无明显缺血表现,早期手术解除占位影像学依据不足。  相似文献   
35.
T12~L5椎体软组织夹板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T12~L5椎体周围软组织的解剖学特点,为胸腰椎骨折的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在21具脊柱标本上对前纵韧带、膈肌脚、腰大肌、后纵韧带及椎间盘的形态特点及毗邻关系进行观测。结果:双侧膈肌脚、腰大肌与前、后纵韧带将脊柱胸腰段及腰椎紧密包围其中,形成软组织夹板,各椎间盘将各椎体分隔,形成独立的软组织间室。结论:提出T12~L5椎体软组织夹板的概念,该夹板由双侧膈肌脚、腰大肌与前、后纵韧带组成,诊断胸腰椎骨折时应注意该夹板的完整性;治疗时要利用T12~L5椎体软组织夹板对骨折进行复位,以达到解剖学复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内斜位X线片上股骨距的形态特征,探讨内斜位片显示股骨距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成人干燥股骨标本143根,进行内斜位拍片,对股骨距影像进行测量分析,根据其特点进行分型。结果:在内斜45°X线片均观察到完整股骨距影像(100%),主要由线形的致密的皮质骨和密集的松质骨小梁组成。股骨距长度INL为(4.36±0.46、)cm。股骨距分为:弧线型,29.5%(42例);骨小梁型,21.6%(31例);断线型,27.3%(39例);融合型,21.6%(31例)。结论:内斜45°X线片显示股骨距影像清晰恒定。股骨距是股骨颈干交界后内侧重要的支撑结构,股骨上段疾病患者应常规加拍内斜位X线片,观察股骨距变化,决定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37.
腋神经分支方式的解剖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腋神经发自臂丛的后束,常分为前、后两个分支,前支支配三角肌的前部和中部,后支主要支配三角肌的后部和小圆肌,管理臂上外侧部皮肤的感觉,并分布于肩关节[1,2].其损伤常由肩部骨折、脱位、贯通伤或直接打击伤造成,往往是复合损伤的一部分,早期症状易被其他疾病掩盖,早期的诊断和修复常可以得到良好的功能恢复[3-5].腋神经后支分支的形态变异较多,损伤症状也不完全一致,有关腋神经后支分支的形态学研究的报道较少.2006年10~12月我们观察了13具经福尔马林常规固定尸体的26侧上肢标本的腋神经的分支方式,分析腋神经损伤后造成功能障碍可能的形态学因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缺血性脑血管病严再影响人类生存质量,其治疗原则是及时恢复缺血区的血液灌注。然而。缺血后冉灌注使缺血所致的功能障碍和结构破坏进一步加重,这种现象即脑缺血再潜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ilsion injury,CIRI)。抑制缺吼洱灌洼所引起的脑组织损害,促进其恢复已成为目前治疗中风性疾病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9.
超剂量米非司酮对大鼠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超剂量使用米非司酮的大鼠子宫内膜超微结构改变 ,为进一步扩大米非司酮临床使用范围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实验组大鼠每日灌服米非司酮 30 m g/只 ,分别于第 8,15 ,2 9天处死取子宫 ,超薄切片 ,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子宫内膜纤毛细胞纤毛减少 ,分泌细胞胞质内出现有空泡的圆形颗粒 ,并有顶浆分泌 ,内膜上皮基质呈动情前表现。子宫腺细胞基底及核上区有糖原斑 ,为动情晚期形态。小血管内皮间隙增大 ,其周围大量多形核细胞浸润 ,似人类月经期崩解的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多种细胞及间质内均可见多泡体、巨大溶酶体和残余体。结论 :长期超剂量使用米非司酮会使子宫内膜发育不同步 ,还可能导致细胞代谢失调  相似文献   
40.
高血压脑出血(HICH)外科治疗的方法繁多,亟需规范化。微侵袭手术治疗HICH正受到普遍重视。文章综述了HICH微侵袭手术治疗的目的、理论依据、手术时机及再出血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