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摘要】目的:探讨MR水激发三维容积内插梯度回波( 3D-VIBE)序列对儿童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FFC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FFCD患儿的临床及MRI表现,全部病例均采用3D-VIBE序列进行扫描。结果:14例中8例病变位于胫骨(近段7例,中段1例),2例位于股骨远段,4例位于尺骨远段。以病理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MRI正确诊断FFCD14例,诊断符合率为100%(14/14)。FFCD的3D-VIBE序列表现:7例胫骨及1例股骨病变表现为楔形骨质凹陷,1例胫骨病变表现为螺旋状骨质凹陷;尺骨远段病变表现为尺骨远段桡侧不规则骨质凹陷。所有病变在骨质凹陷或缺损区均可见低信号的条带状纤维结构(线状2例,索条状3例,扁索条状5例,带状4例)。在病理显示软骨化生的9例病例中,MRI图像上8例(88.9%,8/9)可见软骨成分。8例胫骨及1例股骨病变的骨质凹陷区和骨干皮质增厚,4例尺骨病变均未见皮质增厚。结论:MR 3D-VIBE序列可清晰显示FFCD的发病部位、形态、纤维条带结构和软骨成分,对FFCD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分析髂骨原发骨肉瘤和尤文肉瘤的X线、CT和MRI特征,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髂骨骨肉瘤患者及10例尤文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骨肉瘤患者发病年龄12~51岁,平均(26.6±13.5)岁,尤文肉瘤患者发病年龄4~22岁,平均(16.2±8.2)岁。骨肉瘤患者混合型骨质破坏7例、成骨型骨质破坏3例;瘤骨形态多为棉絮状、针状、不规则形,体积较大。2例骨肉瘤内见多囊性灶并液-液平面。尤文肉瘤患者混合性骨质破坏8例,溶骨性骨质破坏2例;层状骨膜反应7例;尤文肉瘤内可见反应性新生骨,多为淡片状。骨盆内尤文肉瘤最大层面面积为(38.55±28.74)cm2,盆外为(22.85±15.70)cm2结论 髂骨骨肉瘤的发病年龄较尤文肉瘤偏大;大面积瘤骨、单纯成骨性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内出现液-液平面提示骨肉瘤;层状骨膜反应和倾向于向骨盆内生长的软组织肿块多见于尤文肉瘤。  相似文献   
13.
MR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的技术方法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50例,58个病灶,其中恶性32个,良性26个。检查使用Siemens1.5T磁共振仪、专用双穴乳腺表面线圈。所有病例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行DWI,扩散敏感系数(b值)取0、400、600、800、1000s/mm^2。以恶性病变ADC值95%可信区间的上界作为诊断病变良、恶性的界值,所得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DWI显示92.3%(24/26)的良性病变和96.9%(31/32)的恶性病变,敏感性为94.8%(55/58)。各b值良性组、恶性组和正常组之间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b=1000s/mm^2,以恶性病变ADC值95%可信区间的上界1.4276×10^-3mm/s为界诊断良、恶性的敏感性为90.6%,特异性为84.6%,准确性为87.9%。结论(1)DWI对乳腺疾病的敏感性非常高。(2)ADC值是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有价值的参数。(3)b=1000s/mm^2时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最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