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简要介绍了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原理、特点及主要结构,并对其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两例故障提供了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Mimics软件在复杂牙定位诊断和拔除中的应用。方法:对42个普通X线片不能明确定位诊断的复杂牙,利用CT扫描,Mimics重建技术,判断目标牙齿的位置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据此设计并拔除目标牙齿。结果:经CT扫描,Mimics重建,清晰确定了42个复杂牙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其与邻近解剖结构的关系,所有牙顺利拔除。结论:结合CT扫描,Mimics可以完成复杂牙的定位诊断,确保复杂牙顺利拔除。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电针天枢穴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传输功能的调节,从电生理角度探讨针刺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饲喂复方苯乙哌啶饲料建立STC大鼠模型。模型大鼠分为电针组和模型组,予电针组电针双侧天枢穴,疗程14d,治疗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的结肠肌电活动。结果:正常组大鼠结肠慢波表现为规则的近似正弦波样曲线,频率为(14.56±4.01)次/3min,平均振幅为(0.18±0.04)mV。模型组大鼠结肠慢波则为极不规律的杂乱无章的曲线,频率、振幅分别为(23.33±6.66)次/3min,(0.26±0.04)mV,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电针组慢波波形接近正常组,频率为(15.89±5.34)次/3min,振幅为(0.19±0.04)mV,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没有差异,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TC大鼠存在结肠慢波节律异常;电针天枢穴可能通过改善结肠慢波节律,从而改善结肠的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刃针松解术对脑瘫患儿下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为刃针松解术结合常规康复,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康复。分别于治疗前及3个月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估肌张力;关节量角器测量膝、踝关节被动活动的角度;粗大关节功能运动评分表(GMFM-88)观察站立及步行功能。结果 3个月后治疗组下肢痉挛状态、膝、踝关节活动度、站立、行走功能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松解技术能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改善下肢关节活动功能,提高站立、步行质量。  相似文献   
35.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电针天枢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饲喂复方苯乙哌啶饲料建立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模型组,每组各6只。予电针组电针双侧天枢穴,疗程14d。治疗结束后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结肠ckit和SCF的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结肠ckit和SCF的基因表达率分别是正常大鼠的(0.37±0.03)倍和(0.24±0.09)倍,电针组结肠ckit和SCF的基因表达率分别是正常大鼠的(0.48±0.06)倍和(0.38±0.07)倍;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结肠ckit和SCF的基因表达率都有所上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STC模型大鼠的结肠ckit 和SCF基因表达下调,ckit/SCF系统受损。电针天枢穴对结肠ckit 和SCF的基因表达有上调作用,可能是针灸治疗慢传输便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盛氏调经御气法深刺八邪穴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盛氏调经御气法深刺八邪穴治疗,对照组采用浅刺八邪穴治疗,2组疗效均为2周。通过改良肌张力分级量表(MA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NDS)、Fugl-meyer评价量表(FMA)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首次治疗后即刻、首次治疗24 h后、末次治疗后即刻、末次治疗24 h后的手肌张力痉挛程度、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手运动功能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在首次治疗后即刻、末次治疗后即刻、末次治疗24 h后手肌张力痉挛程度3级患肢数明显少于治疗前(P0.05,P0.01),且治疗后个时间点3级患肢数明显少于同期对照组(P0.05,P0.01)。2组患者在末次治疗后即刻、末次治疗24 h后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Ⅲ+级患肢数明显多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组明显多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在首次治疗后即刻、末次治疗后即刻、末次治疗24 h后手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P0.01),且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末次治疗后即刻手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86%(P0.05)。结论:盛氏调经御气法深刺八邪穴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不仅能缓解手肌张力痉挛,改善患者手运动功能,还可以减少手神经功能损伤,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7.
脑肠轴功能紊乱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理基础。基于脑肠互动理论,肠易激综合征的基本病机是"脑神失调,肠腑失用","肝气郁滞"是肠易激综合征反复发作的重要诱因,应重视情志因素在IB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对病变脏腑及消极情志同时进行调节。运用基于脑肠互动理论的"调神健脾针刺法"在临床诊治IBS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介绍了一例SIEMENS X光机发生器高频逆变器特殊故障及维修过程。  相似文献   
39.
目的微创拔牙法和传统凿骨劈冠法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效果的比较。方法对1999年6月至2011年5月在解放军第359医院口腔科须要拔除单侧下颌阻生齿的患者27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35例,A组采用微创拔牙法,B组采用凿骨劈冠法,对拔牙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 A组(微创拔牙法)平均拔牙时间为(20.83±8.07)min,显著短于B组(凿骨劈冠法)平均拔牙时间(24.82±12.29)min(P<0.05),A组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显著少于B组。结论微创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可以缩短拔牙时间,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成像(rs-fMRI)比较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下丘脑与全脑脑区的功能连接差异,探讨针刺治疗POI的中枢机制。方法:以12例POI患者为针刺组,12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穴组1取百会、中脘、神庭等穴,穴组2取双侧肾俞、次髎,针刺组予两穴组交替针刺治疗,30 min/次,3次/周(2次穴组1,1次穴组2),共治疗12周;健康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于治疗前后通过改良Kupperman指数量表(K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状态;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含量;B超检测窦卵泡计数(AFC);针刺组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分别在针刺治疗前后和入组后行rs-fMRI检查,以双侧下丘脑为感兴趣区,观察POI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下丘脑与全脑脑区的功能连接差异以及针刺前后POI患者的下丘脑与全脑脑区的功能连接变化。结果:针刺组治疗前KI、SAS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FSH、LH含量降低,KI、SAS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