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先天性四叶式主动脉瓣畸形(CQAV)是非常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1]),主要病理功能改变是瓣膜的关闭不全.1998年至2007年我们手术治疗3例CQAV病人,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2.
病例:周某,女,32岁,168cm,46kg,因心悸伴胸闷气短10年,加重2月,于2014年9月15日入住我科。查体:心前区可见抬举样搏动,叩诊左侧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率齐,二尖瓣听诊区可及2/6级SM杂音,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中度DM,3/6级SM杂音,P2亢进,双下肢水肿( )。二维超声心动图示: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右冠瓣下见一长约5mm模样回声,无冠瓣瓣上另见一长约5mm模样回声,主动脉瓣瓣环内径12mm,窦部内径约21mm,升主动脉内径约30mm,主动脉瓣跨瓣压差约72mm Hg,肺动脉收缩压约为90mm Hg,LVDd:49mm,LVDs:37mm,Aod:17mm,EF:48.1%。胸部CTA示:升主动脉最宽处内径约3.62 cm,同层面肺动脉主干宽度约3.38cm。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心房增大,左心室肥大。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Lipo-PGEl注射液对无心跳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6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各8只,肝素化后处死,2 h后对照组以LPD液灌注及保存,实验组将Lipo-PGEl注射液(20μg·L-1)加入LPD液灌注及保存.两组在4℃保存2 h后再灌注1 h,测定经肺氧合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肺气道峰压(PawP).于再灌注结束后取右上肺组织,测其湿质量(W)与干质量(D),计算湿干质量比(W/D),ELISA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核因子-kBI(NF-kB)的表达,并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再灌注后肺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 再灌注30 min后,两组的PaO2逐渐降低、PawP逐渐升高,实验组PaO2降低程度及PawP的升高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SO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DA含量及肺组织NF-kB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肺组织的病理变化较对照组轻.结论 Lipo-PGEl注射液能减轻无心跳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肺功能,具有肺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胃食管交界部腺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分析,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其中23例为随访证实已出现复发转移)经病理证实的胃食管交界部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TLR4蛋白的表达;采用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TLR4蛋白的表达?MVD与胃食管交界部腺癌主要临床病理参数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LR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9.8%,其中A组(复发转移组)TLR4蛋白阳性率为82.6%,明显高于对照组B组(55.0%,P < 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79.3%)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50.0%,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者的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82.8%),明显高于Ⅰ+Ⅱ期者(42.9%,P < 0.01)?TLR4蛋白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08)?结论:TLR4的高表达与胃食管交界部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的预后情况密切相关,可能与TLR4促进肿瘤微血管生成相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总结三尖瓣置换术(TⅥR)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行TVR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患者中49例痊愈出院,院内死亡8例,术后早期不良事件包括低心排10例,急性肾功能不全4例,再次开胸止血2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呼吸衰竭1例.42例患者随访8-162个月,随访期间因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各死亡1例,40例患者心功能改善至Ⅰ-Ⅱ级.结论 TVR是严重器质性三尖瓣病变的最终治疗手段,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与手术时机、优化手术策略、加强围术期管理.  相似文献   
66.
脑啡肽对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选择性δ-阿片受体激动剂D-丙2,D-亮5-脑啡肽(DADLE)对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发生的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成年家兔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脑啡肽预处理组(D组),每组6只.分别于缺血前(T0)、缺血30min再灌注前(T1)、再灌注120 min后(T2)收集静脉回流血,测定乳酸(LA)水平;再灌注120 min后处死动物.取左心室前壁固定部位心肌组织,测定心肌组织钠-钾ATP酶活性;另取左心室固定部位心肌组织两块,分别用5%戊二醛固定,常规方法超薄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及用福尔马林固定HE染色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心肌显微结构改变,并用MCDS-2011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T2时D组LA水平(8.423±1.213)pg/μL,明显低于I/R组(12.812±0.525)pg/μL(P<0.01).D组心肌组织中钠-钾ATP酶活性好于I/R组(P<0.05).光镜及电镜观察,D组心肌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脑啡肽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7.
临床资料本组4例,女3例,男1例,年龄64~70岁,平均68岁。本组患者均有胆囊炎病史,入院前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7天。本组患者有腹痛及呕吐。体检:均有腹胀及肠音异常,均无黄疸,但有不同程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x 线腹部立位片具有肠梗阻征象,术前无明确病因诊断,入院后平均6~7天施行剖腹探查术。胆石均通过胆十二指肠痿进入肠道,位于末端回肠2例,近端空肠1例,十二指肠1例。胆石直径3~5cm。术后均治愈出院,3例随访4~7年  相似文献   
68.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探讨其诊断、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心脏肿瘤患的诊断、治疗和随访资料。结果:94例左房粘液瘤中痊愈86例,死亡5例,复发3例,5例右房粘液瘤均痊愈;4例心脏良性肿瘤,2例恢复良好;8例恶性心脏肿瘤患,3例未能手术切除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5例分别死于术后5-25个月。10例心包间皮瘤患,6例手术,5例痊愈,1例术后死亡,其中有1例肿瘤复发并广泛转移。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少见,一旦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心脏良性肿瘤切除后预后好,但有复发的可能;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预后差,手术目的在于改善患心脏的血液动力学状态,以改善患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69.
心脏粘液瘤是最常见的心脏原发肿瘤 ,大多为良性 ,75 %发生在左房。作者对 1 988年 1月~ 2 0 0 3年 3月收治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左房粘液瘤的 7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手术过程以及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 72例左房粘液瘤中 ,男 2 9例  相似文献   
70.
12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自1991年12月至2002年12月,手术治疗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病人12例,占同期手术治疗胸腺瘤病人的28.4%.OssemanⅠ、Ⅲ型各2例,Ⅱa型5例,Ⅱb型3例.结果术后2例分别于1、6个月后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1例2年后死于肿瘤复发.9例存活,其中7例治愈,2例好转.结论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1)合理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和激素;(2)采用低位胸部正中切口,彻底切除肿瘤及清扫前纵隔;(3)尽早拔除气管插管,选用有效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4)必要时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