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五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较为罕见,由于合并的后踝骨折多为裂纹骨折,故易被漏诊,而导致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我院自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收治胫骨远端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5例,其中4例漏诊后踝骨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评价跨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制单侧带轴可动跨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 12例 ,其中 6例开放性损伤 ,4例合并神经损伤。外固定架使用时间平均为 3 8周 (2~ 6周 )。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 6个月 (3~ 10个月 )。损伤愈合后肘关节伸屈活动度平均为 115°(75°~ 135°) ,Morrey平均分数为 86分 (5 0~ 96分 )。 2例优 ,8例良好 ,1例一般 ,1例差。并发症 :1例暂时桡神经瘫痪 ,1例伤口感染 ,1例针道感染。结论 跨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复杂严重肘关节骨折脱位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43.
120多年以前就有人发现骨膜损伤可使骨过长。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学者用不同方法剥离骨膜,通过血管灌注,组织学方法观察,得出骨过长的结论,且认为是因创伤后血管再生扩张,骺板的灌注量增加而致。70年代Crilly环形剥离了鸡的桡骨膜发现骨较大度过长,近年许多学者重复了此项实验,采用多种对照。新的测量手段,都得出相同的结论,亦有特不同意见者。本文同时介绍了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4.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胫骨平台骨折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骨折,既可由于轻微损伤如摔伤造成,也可由于高能量损伤如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伤造成。随着社会发展,社会老龄化的加速,高速交通工具的增多以及建筑业的发展,严重的胫骨平台骨折有增加的趋势。但是数十年来,胫骨平台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一直有争议,学们各执其词,对此做出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现就有关的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5.
[目的]比较外固定架、弹性钉、接骨板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6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外固定架组18例、弹性钉组22例、接骨板组26例。比较各组围手术期与随访资料,应用Kolmert等评定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手术时间弹性钉组[(52.67±16.05)min]显著长于外固定架组[(24.09±9.13)min]及接骨板组[(35.17±11.23)min](P0.05);切口总长度接骨板组[(7.13±1.24)㎝]显著长于外固定组[(3.13±1.08)㎝]及弹性钉组[(3.52±1.32)㎝](P0.05);出血量接骨板组[(43.63±8.75)ml]显著多于外固定架组[(24.22±7.35)ml]及弹性钉组[(23.68±7.44)ml](P0.05)。但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弹性钉组[(44.59±8.03)d]显著低于外固定架组[(61.32±11.16)d]及接骨板组[(61.82±11.62)d](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优良率方面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方法均可有效治疗闭合性儿童股骨干骨折。因弹性钉较外固定架护理方便,较接骨板创伤小,建议首选弹性钉。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通过手术给予双钢板固定处理,康复组患者术后早期介入系统、规范、全程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让其术后自行遵医嘱进行功能训练。采用膝关节Kolmert评分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60例患者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时随访,发现康复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固定并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显著促进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进一步提高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47.
在孟氏骨折的治疗中,桡骨小头复位后,常需做环状韧带的修补或重建,成人往往采用桡骨小头切除.既往修补环状韧带的方法由于固定不牢固,桡骨小头可形成半脱位或再脱位.为此,我院自1993年4月开始应用自行设计的钢丝套环内固定治疗孟氏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锚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自行设计制造一种用于治疗肌骨颈骨折的螺钉--锚钉。方法 选8具成年防腐尸体,每具尸体的两吸股骨分别用锚钉或加压钉固定,随机取4组在NJ50B扭转试验机上进行扭转试验,4组在WD-25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负载试验。记录股骨头扭转角度与扭力矩,记录股头下沉移位与负载。结果 在扭转试验中,股骨头扭转2℃及4℃时锚钉组的扭力矩显著高于加压钉组(t=20.914,P〈0.01。6=2.738,P〈0-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采用跗骨窦入路解剖钢板加压骨栓内加压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9月- 2009年5月采用跗骨窦入路解剖钢板加压骨栓内固定治疗的49例(62侧)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39侧,Ⅲ型20侧,Ⅳ型3侧.术前术后均拍摄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并行跟骨轴位+后关节面半冠状位+矢状面重建CT检查.观察患者跟骨后关节面及跟骨外形复位情况,测量手术前后跟骨高度、宽度、长度、B(o)hler角及Gissan角.术后12周扶双拐部分负重下地,约16周左右弃拐,于术后8~15个月去除解剖钢板及加压骨栓.采用Maryland后足功能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价. 结果 随访7.5 ~23个月,平均10.6个月,无切口感染.患者跟骨后关节面及跟骨外形复位满意,跟骨高度、宽度、长度、B(o)hler角及Gissan角恢复满意,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Maryland后足功能评价标准:优(90 ~ 100分)29侧,良(80 ~90分)18侧,可(70~ 80分)10侧,差(60 ~70分)5侧.40例(82%)于伤后9.1个月(6.0~12.9个月)重返原工作岗位. 结论 跗骨窦入路解剖钢板加压骨栓内加压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一期经后路椎体部分切除、椎体间钛网支撑植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8月,本院对30例严重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本术式。[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本术式一个切口一次完成减压、复位、固定、融合,重建三柱的稳定性,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