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33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2 毫秒
91.
背景:组织工程化骨在治疗大范围骨缺损并取自体髂骨移植受限时优势明显,可以有效填塞刮除后病灶及其他原因骨质缺损。 目的:观察髓内钉支撑并组织工程化骨填塞治疗股骨近端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治疗手段的合理性及组织工程化骨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纳入明确病理诊断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7例。所有患者均行髓内钉支撑并组织工程化骨填塞治疗。 结果与结论:全部7例患者完成8个月以上随访,均无排异反应及并发症发生。7例患者固定4-6周后均拆除支具,髋关节活动度良好。固定后第10-12周复查X射线,患者无病理性骨折、无内固定松脱、无颈干角缩小,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价7例患者患侧髋关节功能均为优。固定后第16-18周复查X射线可见髓内钉支撑并植骨区域骨爬行替代良好,固定后第24-26周可见病变范围内新生骨生长。固定后1.0-1.5年患者转子间病变区域基本完成骨爬行,X射线检查未见原病变痕迹。结果证实,髓内钉支撑并组织工程化骨填塞治疗股骨近端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效果良好,内固定稳定,同时减少切除自体髂骨量,中期随访观察患者固定后组织工程化骨生物相容好,髋关节功能活动良好。  相似文献   
92.
吴学建 《中医正骨》1999,11(5):33-34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上非常常见,且处理上较为棘手,自1988~1998年,作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双支撑骨柱移植术,配合中药治疗成人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2例,获得优良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2例中,男51例,女11例。年龄18~59岁,平均38...  相似文献   
93.
自从Bertelli和Masquelet等[1]首先对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进行解剖学研究并开展临床应用以来,国内、外有关学者对人体各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进行了显微解剖研究,在四肢发掘了许多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供区[2],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是应用最为广泛和成熟的,但在以远端蒂逆行转移时是否需要对小隐静脉进行处理观点不一[3].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4.
作者应用股方肌骨瓣移位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缺血坏死124例,收到良好效果,认为股方肌骨瓣具有位置表浅、解剖位置恒定、血供丰富等优点。  相似文献   
95.
96.
97.
目的 探讨诱导后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从正常足月新生儿脐带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并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与去细胞神经基膜管共培养以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用3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坐骨神经缺损(10 mm)的动物模型并随机分成3组:A组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去细胞神经基膜管组,B组为单纯去细胞神经基膜管组,C组为自体神经桥接组.术后10周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学观察等评测效果.结果 在局部观察和肌肉测量、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学观察等方面,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去细胞神经基膜管组(A组)神经再生及肢体功能情况良好,效果接近于自体神经桥接组(C组),明显优于单纯去细胞神经基膜管组(B组).结论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去细胞神经基膜管构建的组织工程神经可有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缺损(10 mm)的修复.  相似文献   
98.
SandersⅡ Ⅲ型跟骨骨折早期内固定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早期内固定的远期疗效。方法2003年2月至2005年9月早期(伤后24h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关节内骨折16例(18足)。其中,SandersⅡ型8足,SandersⅢ型10足,术后进行相应治疗。结果1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16例(17足)切口一期愈合,切口皮肤坏死一足,行随意皮瓣转移术后愈合。按M aryland Foot Score评分标准:优14足,良2足,中1足,差1足,优良率88.9%。结论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早期复位、钛板内固定,具有复位满意、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患者恢复快、住院费用低等优点,远期效果佳,创伤性关节炎出现率低。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分析Sanden;Ⅱ、Ⅲ型跟骨骨折早期内固定的远期疗效.方法 2003年2月至2005年9月早期(伤后24th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关节内骨折16例(18足).其中,SandersⅡ型8足,SandersⅢ型10足.术后进行相应治疗.结果 1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16例(17足)切口一期愈合,切口皮肤坏死一足,行随意皮瓣转移术后愈合.按Maryland Foot Score评分标准:优14足,良2足,中1足,差1足,优良率88.9%.结论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早期复位、钛板内固定,具有复位满意、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患者恢复快、住院费用低等优点,远期效果佳,创伤性关节炎出现率低.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抑制乙醇诱导骨髓基质细胞成脂分化的作用,探讨辛伐他汀治疗酒精性骨坏死的可能性。方法分离培养SD大白鼠骨髓基质细胞,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实验周期的前半程以含终浓度0.09mol/L乙醇的培养液培养,后半程停用乙醇;实验组:实验周期的前半程以含终浓度0.09mol/L乙醇的培养液培养,后半程停用乙醇,改以含终浓度1×10^-7mol/L辛伐他汀的培养液培养;对照组:全程以不加乙醇和辛伐他汀的培养液培养。镜下观察细胞变化,测定细胞培养液中骨钙素含量、细胞内ALP活性及甘油三酯含量。结果按上述处理细胞并培养14d后,实验组中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培养液中骨钙素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处理细胞并培养21d后,实验组中脂肪细胞数量、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认为辛伐他汀能抑制乙醇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促进成骨分化,可能有治疗酒精性骨坏死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