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4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同种异体输血可导致免疫抑制,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尽量采用成份输血、自体输血或避免输血。由于肿瘤患者自身的条件限制和不同治疗手段的差异,目前自体输血尚未普及。笔者自1992年12月以来将库存血液经紫外线光量子照射并同时充氧后应用于肿瘤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观察对象观察组30名,其中食管癌、肺癌和肝癌患者各10例(男性24例,女性6例),lop年6月至1997年12月收治于本院。年龄30-72岁,中位年龄52岁,围手术期输用光量子化库血4u-6u。对照组30名,其中食管癌10例,肺癌8例,肝癌12例(男性患者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94(GRP94)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转移等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GRP94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光学显微镜下用半定量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胰腺组织、癌旁组织及胰腺癌组织均有GRP94的表达,其表达水平呈递增趋势。表达水平随细胞分化的降低、临床分期的增加及肿瘤转移而升高,但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GRP94的高表达可能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对胰腺癌细胞有保护作用,抑制GRP94的表达有可能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同源异型盒转录因子2是新发现的尾相关同源异型盒转录因子家旅中的一个成员,特异地表达于从十二指肠至肛管齿状线的肠道绒毛上皮,在其他空腔脏器黏膜上皮异位表达时可诱导相应部位的肠化生或腺癌发生.在胃十二指肠反流-食管炎- Barrett's食管-食管腺癌演化过程中,同源异型盒转录因子2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并与p63基因、维甲酸、MUC2、骨形态发生蛋白4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促进了这一过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2015年7月10日收治1例脾脏边缘区淋巴瘤(SMZL)患者,该患者因外伤后脾脏破裂行脾脏切除术,在围手术期进行紧急大量输血处理,同时动态监测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观察患者术后24 h血栓弹力图指标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检查、流式细胞术免疫分析和病理诊断),对输血过程、实验室检查及用血流程进行评价。实验室指标显示:该患者因大量失血,血红蛋白(Hb)急剧降低,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后贫血情况得到改善;因凝血因子丢失和大量输注红细胞引起凝血功能紊乱,早期持续输注血浆和冷沉淀后凝血功能得到改善;因大量输血导致血小板稀释性降低,及时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数量提高;术后24 h血栓弹力图结果提示该患者冷沉淀输注过量,停止输注后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数量恢复正常。动态实验室指标监测是评价大量输血方案(MTP)的重要依据,合理的输血方案是紧急大量失血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位肝脏移植术后胆瘘的类型、方法选择及不同方式的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9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4例肝移植术后胆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狭窄将胆瘘分为4型。患者均接受内镜或介入治疗,包括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放置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或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ercute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观察指标为胆瘘发现时间、胆瘘位置、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PTCD并发症、腹腔或胆道引流管拔出时间、新发胆道狭窄等。结果24例胆瘘于肝移植术后(46.5±36.6) d(6~122 d)发现。Ⅰ~Ⅳ型胆瘘分别有6例、14例、2例和2例。22例胆瘘治愈,总体治愈率91.7%。24例均首先接受ERCP,技术成功率及治愈率分别为87.5%(21/24)和85.7%(18/21)。Ⅰ~Ⅳ型胆瘘ERCP的治愈率分别为6/6、84.6%(11/13)、1/2和0,ENBD与ERBD的胆瘘治愈比列分别为8/10和6/8。5例ERCP未成功者接受PTCD治疗,成功及临床治愈比例分别为4/5和3/4。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率为33.3%(8/24),Ⅱ型胆瘘胆管炎发生率高于Ⅰ型 [35.7%(5/14)比16.7%(1/6)],合并非吻合口狭窄者比合并吻合口狭窄者更易发生胆管炎[83.3%(5/6)比16.7%(3/18)]。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瘘首选ERCP,次选PTCD。Ⅰ~Ⅳ型胆瘘分别优选ENBD、ENBD联合ERBD、ENBD及PTCD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磁性压榨式吻合技术(MCA)实现腹腔大血管无缝线吻合的组织学与电镜观察,比较新型血管吻合器较传统手工缝合方法的优点.方法 杂种犬16条,随机分为MCA组与手工缝合组,统计两组下腔静脉(IVC)吻合时间,观察吻合即刻、吻合后4、12、24周两组犬IVC吻合口愈合情况;血管吻合口苏木素-伊红染色(HE)与Masson三色染色用于组织学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吻合口内皮细胞连续性和生长情况.结果 MCA组IVC吻合时间较手工缝合组明显缩短[(3.25±1.21) min比(13.23±2.34) min,P<0.01].电镜观察:MCA组吻合口内膜光滑,内皮细胞排列整齐,形态规则,但手工缝合组吻合口因缝线牵拉导致管腔内凹凸不平,内膜不完整,吻合口内皮细胞排列紊乱,形态不规则;组织学检查:MCA组吻合口血管壁对位整齐,血管内膜覆盖吻合口,术后12周吻合口呈慢性炎性反应,少量淋巴细胞浸润,24周无明显炎性反应,但手工缝合血管吻合口有明显缝线异物残留与瘢痕形成.结论 MCA组较手工缝合组手术耗时少,血管壁各层衔接较好,内皮细胞层光滑,无明显增生,血管腔无异物残留,吻合口炎性反应轻微.MCA血管吻合技术实现IVC无缝线吻合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组织中百草枯质量分数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观察百草枯染毒大鼠模型肺组织中百草枯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样品处理采用35%高氯酸处理。流动相为0.1 mol/L磷酸缓冲液-乙腈;流速1.0 ml/min ;柱温28℃;检测波长258 nm。结果所采用方法在2~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绝对回收率为91.4%,RSD均小于3%;平均相对回收率为100.67%,RSD均<6%。日内和日间RSD均<6%,冻融及冻存后百草枯样品质量分数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准确,无组织中杂质干扰,适用于百草枯染毒大鼠模型肺组织中百草枯质量浓度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9.
关正  吕毅 《医学综述》2015,(4):671-674
由于等待肝移植的患者越来越多,而可用于移植的肝脏严重短缺,故提高边缘供肝的质量对于增加供肝来源具有重要意义。提高边缘供肝质量的最新研究包括对供体的药物干预及循环支持、肝脏保存液的改进、机械灌注的尝试和更加合适的保存温度以及气态氧灌注的进一步改进。但其中大部分都局限在动物研究阶段,其与临床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该文就提高边缘供肝质量的研究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儿童先天性食管狭窄较困难且并发症多。本文报道1例利用磁吻合术实现儿童先天性食管狭窄微创治疗的临床经验。通过消化道内镜和胃造瘘方法将两个圆环状永磁体分别植入食管狭窄部位近、远端食管腔内,磁体对食管狭窄部位产生持续压榨作用以疏通食管。磁吻合术后1 d内磁环即完成良好对位,术后14 d胃造瘘口取出磁体,食管造影显示吻合口通畅情况良好,术后3个月复查食管造影通畅情况良好,随访6个月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