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54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1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37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7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9 毫秒
21.
22.
卢洁  郑怀宇 《广东医学》2022,43(4):511-514
目的 以循证药学为指导,构建新型抗癌药品评价体系,分析其应用效果和意义,促进新型抗癌药品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361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2020年5月前的186例作为干预前组,2020年5月后的175例作为干预后组。分析以循证药学为指导的新型抗癌药品评价体系对药品使用不合理率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组抗癌药品应用不合理率为9.14%(16/175),低于干预前组的抗癌药品应用不合理率20.97%(39/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抗癌药品应用合理率为90.86%(159/175),高于干预前组的抗癌药品应用合理率79.03%(147/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例不合理用药中以适应证不合理为主,占比30.91%(17/55);干预后组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为91.43%(160/175),高于干预前组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71.51%(133/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循证药学理论建立新型抗癌药品评价体系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新型抗癌药品...  相似文献   
23.
颈内和大脑中动脉狭窄与闭塞的MR灌注成像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闭塞通常导致脑内血流动力学障碍,是引起脑梗死的最常见原因.磁共振脑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ed imaging, PWI) 使用团注顺磁性对比剂方法,能够在脑梗死发生前显示脑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本文对PWI在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4.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功能同伦(VMHC)方法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损伤(aMCI)患者半球间功能连接变化。方法 收集47例aMCI患者(aMCI组)和43名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对照组),采集脑结构MRI和静息态fMRI数据;比较aMCI组与对照组间半球间VMHC变化,获得VMHC改变脑区,并以此为种子点,观察与其他脑区间功能连接的异常,并与临床量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MCI组患者双侧额下回、前岛叶皮层、壳核VMHC降低,无VMHC增高脑区。aMCI患者前岛叶皮层与默认网络脑区中的后扣带回、内侧前额叶皮层功能连接增加,与注意控制网络脑区、小脑间功能连接减低。左侧前岛叶与内侧前额叶及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增加,与患者听觉词语学习测试中再认评分呈正相关(r=0.38、0.33,P均<0.05)。结论 aMCI患者不仅存在半球间VMHC降低,不同脑网络间功能连接亦存在明显差异,对于理解aMCI患者认知改变及其潜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26.
27.
目的 探讨13N-ammonia PET/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醋甲唑胺负荷试验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管储备(CVR)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单侧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56例,在基态和醋甲唑胺负荷后分别行13N-ammonia PET/CT脑血流灌注显像,评估CVR情况;治疗后6个月再次行基态脑血流灌注显像。根据CVR将患者分为CVR正常组(n = 29)和CVR下降组(n = 27),随访24个月,观察两组脑缺血事件发生率和治疗前后基态脑血流(CBF)的变化。结果 CVR下降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率高于CVR正常组(χ2 = 4.389, P < 0.05),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略高于CVR正常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CVR正常组治疗后基态CBF改善 ( t = 2.409, P < 0.05);CVR下降组治疗后基态CBF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 t = 0.648, P > 0.05)。 结论 13N-ammonia PET/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醋甲唑胺负荷试验能很好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VR变化,并估计预后,对早期干预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29.
PET-CT图像融合在食管癌精确放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军  李建彬  刘娟  卢洁  范廷勇  邵倩 《实用癌症杂志》2007,22(3):290-292,297
目的探讨PET-CT融合图像勾画靶区的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的优势。方法对16例食管癌病例分别进行CT、PET同机扫描,图像重建后传输至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进行自动图像融合,由同一临床医师分别在CT、PET-CT融合图像上勾画出,同一物理师分别设计优化TPS计划,给予常规处方剂量2.0Gy×30次,每个计划采用5个方向照射野来实现较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并达到周围正常组织保护的目的。计算各计划的靶区体积并显示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比较2个计划的全肺平均受量(mean lung dose,MLD)、双肺受照超过20Gy的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V20)、气管平均受量、心脏平均受量、脊髓最大受量。结果CT勾画的GTV体积均值为67.10cm3,大于PET-CT融合图像下勾划的GTV均值60.82cm3,包括MLD、全肺V20、气管平均受量、心脏平均受量、脊髓最大受量在内的各项DVH参数的比较显示,均以PET-CT勾画靶区的计划明显优于CT勾画靶区的计划。结论PET-CT图像融合基础上勾画靶区制定放疗计划,可更有效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通过Eclipse与Pinnacle3 V 7.4f两种TPS对仿真体模、患者及均匀组织体模的CT图像进行剂量计算,比较两种TPS进行非均匀组织计算的结果差异,并与均匀体模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对患者、仿真体模以及均匀体模的CT图像利用两种TPS作相同计划,比较临床常用指标(肺V20和V30计划靶区的D95以及等中心点和等中心层面内8个兴趣点的剂量)的结果差异.结果 对患者及仿真体模而言,虽然两TPS对等中心点剂量计算的结果差异较小,但其他指标却存在较大差异(利用二级准直器照射时患者计划靶区D95的差异最大可达10.17%,仿真体模为4.64%;利用多叶光栅照射时患者计划靶区D95的差异最大达10.74%,仿真体模为5.66%;对于计划靶区边缘1-4点的剂量差异,患者有超过10.00%的情况,仿真体模最大为7.65%;肺V30的差异也较大).而对均匀体模而言,两TPS对各指标的计算差异却较小.结论 两TPS对仿真体模计算的结果差异比患者小,而对患者及仿真体模计算的结果差异要大于对均匀组织体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