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是一种较罕见的低度恶性或交界性胰腺肿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1例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其诊治经验,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济南军区总医院2001年9月至2010年12月经手术治疗并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21例SPTP患者,男5例,女16例,年龄11~36(21.4±5.6)岁.病程1d至4年.临床表现:15例无任何不适,无意中或查体时发现腹部包块;5例因上腹部疼痛就诊;1例因外伤后外院开腹探查发现胰腺体尾部肿瘤破裂出血,压迫止血后转来我院,再次行手术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家兔肠梗阻解除后小肠黏膜屏障恢复情况及四君子汤对其影响。方法:大耳白兔60只,体重2.5~3kg,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SO)、可复性肠梗阻模型梗阻组(I48)、梗阻解除后自然恢复组(S48、S96)及四君子汤治疗组(T48、T96),治疗组管饲四君子汤中药煎剂5mL/kg,2次/d,其余各组管饲同量生理盐水,于相应时段分别检测家兔血中D-乳酸、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及肠液中黏蛋白的含量,观察肠黏膜病理形态变化并行肠黏膜损伤评分。结果:肠梗阻解除后,血D-乳酸水平逐渐降低、肠黏蛋白含量逐渐升高(P0.05),中药组与自然恢复组相比,血清D-乳酸、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含量降低,肠黏蛋白含量增加,肠黏膜损伤评分减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能在肠梗阻解除后减轻肠黏膜损害,促进肠黏膜损伤后修复,具有保护肠黏膜屏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评价内镜喉罩用于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患者围术期气道管理和术后恢复的效果。
方法: 选择择期行胃ESD的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18~64岁,BMI 18~25 kg/m2,ASA 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镜喉罩组(E组)和气管插管组(C组),每组45例。麻醉诱导后E组行内镜喉罩通气,消化内镜从喉罩的内镜通道置入;C组则采取气管内插管通气,消化内镜经口置入。记录插管情况(插管成功时间、插管一次性成功例数)、消化内镜置入情况(消化内镜置入时间和退镜例数)、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以及PACU停留时间。记录入室时(T0)、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后即刻(T1)、消化内镜置入时(T2)、内镜退出时(T3)、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后即刻(T4)、离开PACU时(T5)的HR、MAP。记录T1—T3时的平均气道压和气道峰压。记录E组改变体位前后、手术结束时的气道密封压和内窥镜显露分级(EVGS)。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麻醉科医师和消化内镜医师的满意度。
结果: 与T0时比较,T1、T4时两组HR和MAP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E组置入喉罩成功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T1、T4时HR和MAP明显降低,围拔管期呛咳以及术后咽痛、声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插管或置入喉罩一次性成功率、消化内镜置入时间和退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组内镜喉罩的密封性和对位良好。
结论: 内镜喉罩可缩短胃ESD患者的人工气道建立成功时间,对消化内镜操作不造成干扰,缩短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全可视下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重度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2018年1月~2022年12月,应用全可视脊柱内镜技术治疗例重度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共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39~73岁、平均54.5岁;病程4~37个月、平均18.5个月,随访8~36个月。结果 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胸背痛及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分别为(7.06±0.85)分、(2.88±0.62)分、(1.81±0.54)分、(1.25±0.45)分,术后各时间段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前、3个月和6个月末次随访JOA评分分别为(12.43±1.26)分、(20.69±1.62)分、(23.62±1.20)分、(26.25±1.07)分,术后各时间段的JOA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分别为(68.9±3.3)%...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以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超声脂肪分数(UDFF)无创性评估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不同程度肝脏脂肪变性的诊断效能。方法 前瞻性地收集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MAFLD的患者32例。通过测量每个MAFLD患者的UDFF,分析其所对应的不同病理学等级,进而评估UDFF与不同病理等级的相关性。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UDFF对MAFLD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 UDFF与MAFLD患者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呈正相关(r=0.59,P<0.001)。MAFLD患者的UDFF在不同程度肝脏脂肪变性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DFF诊断中度及以上肝脏脂肪变性截断值为9.6%,曲线下面积为0.794,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81.0%。结论 UDFF对MAFLD不同程度肝脏脂肪变性的评估表现出较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