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目的对比分析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与传统椎弓根螺钉的脊柱内固定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11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1例,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和对照组(65例,传统椎弓根螺钉)。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试验组优良率为882%(45/51),对照组为615%(40/65),前者较后者明显升高(P=001)。术后1年随访时融合率试验组为84.3%(43/51),对照组为538%(35/65),前者较后者明显升高(P:0005)。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试验组1.1(06~19)ram、对照组4o(19~4,9)mm,但前者丢失程度较后者明显降低(p〈0.04)。结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手术使用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较使用传统的椎弓根螺钉能获得更高的临床疗效优良率,同时可以明显促进椎间植骨融合及降低术后椎间隙高度的丢失。  相似文献   
12.
发生在主动脉弓上的球形结核病灶,称为主动脉弓结核球,在临床上较少见,近年来鲜有报道。对于结核患者,易忽略主动脉弓形态的变化,从而误诊此病或延误诊断。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主动脉弓结核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密盖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我们将脊柱压缩性骨折行PVP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术后当日予以肌注鲑鱼降钙素,治疗3周后改用鼻喷剂,连续使用至少3个月;观察组单纯予以椎体成形术,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1月,3月以及6月采用VA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来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的缓解,但是相对于观察组,治疗组在术后1月,3月,以及6月疼痛缓解以及生活质量提高更为明显,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这种差别越来越明显。结论椎体成形术结合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更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常规治疗和延长切口引流时间并间断加闭引流管治疗脑脊液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脊柱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脑脊液消失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常规治疗相比,延长切口引流时间并间断加闭引流管治疗脑脊液漏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脑脊液消失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大面积四肢骨外露创面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5年间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手术修复四肢大面积骨外露创面的病例11例,其中新鲜损伤2例,陈旧性损伤9例。切取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显微吻合旋股外侧动静脉与受区血管,皮瓣覆盖创面。结果所有移植皮瓣均顺利成活。病例术后随访9-12个月,无严重不良反应,皮瓣功能及外观均令患者满意。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是修复四肢大面积骨外露创面的理想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对脊柱转移瘤所致恶性脊髓压迫症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2002年1月~2007年5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脊柱转移瘤所致恶性脊髓压迫症患者22例,13例采用一期后路椎管减压、肿瘤姑息切除手术治疗,减压前30min给予MP1000mg冲击(用药组),术后第1天起予MP80~120mg静脉点滴,每日2次,共应用3~5d;同期9例未使用MP而其余处理相同的同类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术前、术后1d、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脊髓功能进行ASI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全部病例随访2~27个月,用药组与对照组术前的ASI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d、1周和1个月时两组ASI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脊柱转移瘤所致恶性脊髓压迫症患者,围手术期应用MP有利于保护脊髓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FGF生物蛋白海绵对骨缺损型骨折的促愈合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新鲜胫骨下1/3骨折并骨缺损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均对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对照组骨缺损处单纯植入自体髂骨,实验组骨缺损处植入自体髂骨后表面黏附FGF生物蛋白海绵,术后均常规给予对症治疗及功能恢复训练。分别于术后1个月、2个月、4个月、6个月、8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骨折正常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而延迟愈合、骨不连、再手术植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FGF生物蛋白海绵可促进骨缺损型骨折的愈合,提高正常愈合率,减少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及再手术植骨的发生,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刺激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对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脊柱外科采用VSD治疗的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67.14±3.13)(62~77)岁.患者术后畏寒高热,腰部疼痛加重,实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Tossy 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联合喙锁韧带修复手术治疗这两种创伤,共23例.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 采用Karlsson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21例,良2例,优良率达100%.无内固定感染、内固定松动及锁骨下血管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对于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Tossy 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锁骨钩钢板是一种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人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神经干细胞(h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原理。方法分离、培养和鉴定hNSCs。24例成年SD大鼠分为移植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均采用NYU-Ⅱ型脊髓打击器制作脊髓损伤模型,第9天移植组于损伤脊髓中心分别注入经CM-DiI标记的hNSCs混悬液,对照组注入人DMEM/F12培养液。术后第4、8周取损伤部位脊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和分化;术后每7天行BBB评分,评定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数据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结果成功建立hNSCs的体外培养体系;移植的hNSCs在大鼠脊髓内存活超过8周,并向脊髓损伤头尾端迁移,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示移植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移植组大鼠BB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移植到大鼠损伤脊髓中的人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并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