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9例脑梗塞CT与临床不符的CT、MR与SPECT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9例全部为住院患者,男5例,女4例。年龄57~74岁。都有明显的高血压、高血脂等动脉硬化的基础。均为急性起病,在初期有进行性加重的表现。完全偏瘫3例,2例合并不完全运动性失语;1例早期有轻度嗜睡;中度偏瘫(肌力在Ⅱ~Ⅲ级间)2例,其中1例伴有偏身痛觉减退;轻偏瘫4例。机器与检查:CT:西德西门公司(SIOMENS)SOMATONHIQ型,第4代。9例患者第一次CT扫描在发病后36小时—1周内,均为平扫,第二次扫描在2~3周内,有一例患者在病后40天曾作了第三次扫描。MR采用西德西子门公司(SIOMENS),1.OTesla 超导磁型。所有患者的MR和SPECT均在第二次CT扫描后的一周内(发病后2~3周内)作检查。SPECT采用ECD药盒(江苏原子医学研究所提供),99mTC标记后静脉注射,注射后20~30分钟进行脑断层显像,使用Elscint,SP- -4HR型SPECT仪。  相似文献   
52.
卡马西平高度敏感综合征六例临床特征与救治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抗癫痫药高度敏感综合征(AHS)是一组由芳香族抗癫痫药引起的副反应综合征,是指在应用常规剂量抗癫痫药物治疗2—8周内出现发热、皮疹和内脏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三联征:我所近10年来共有9100例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其中6例出现了AHS。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早期(2—4d)出现发热、皮疹伴血管源性水肿、颜面和眶周肿胀、颈腋部淋巴结肿  相似文献   
53.
不同剂量苯妥英钠中毒的临床表现与血药浓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告 14例癫痫患者不同剂量苯妥英钠中毒的临床表现与血清药物浓度的关系。方法 :有临床中毒表现的患者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肘静脉血清中苯妥英钠浓度。结果 :14例患者中 2例为低剂量、2例常用剂量、10例高剂量全部出现了苯妥英钠中毒的临床表现 ;血药浓度 2例低于治疗参考剂量 ,2例在参考剂量范围内 ,10例超出了治疗参考剂量范围。结论 :苯妥英钠为非线性动力学的抗癫痫药物 ,个别患者低剂量即可出现临床中毒症状 ,尽早停药可完全康复 ,高剂量中毒者若停药晚 ,可致严重的小脑损害 ,且不能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54.
大同市地震发生时震区内癫痫患者在地震前后6小时内有异常表现。从医院病中找出极震区内曾患有癫痫30例但都于一年多没有再发作,多数已停服抗癫痫药物,少数几例在逐渐减量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55.
抗癫痫药物联合应用的发展史抗癫痫药物治疗可分 3个进展阶段 :①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的多药盲目联合应用阶段 ;② 2 0世纪 80年代初开始的单一用药阶段 ;③ 2 0世纪 80年代末开始的以单药治疗为主的同时 ,进行合理配伍应用抗癫痫药物。早在 2 0世纪 2 0年代 ,多药联合治疗癫痫发作 ,如苯巴比妥与苯妥英钠配伍使用。不可否认 ,多药应用确实使部分癫痫患者发作得到控制。但许多研究表明盲目多药应用至少有 4点不利之处 :①毒副作用大 ;②致畸作用增大 ;③相互作用存在 ;③可能增加发作 ;④增加病人经济负担。这种盲目多药应用一直持续到 8…  相似文献   
56.
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TS)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面部血管纤维瘤、智力低下、癫癎发作为主要特点,其癫癎发作多属难治性.现将我们近十年来所见15例患者的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添加丙戊酸镁对难治性部分性发作与继发性全身性发作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 5 6位难治性部分性与继发性全身性发作癫痫病人 ,采用开放自身对照 ,先记录卡马西平单用 3月的基线发作频率 ,继则添加丙戊酸镁 ,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镁的比为 1∶3~ 1∶6 ,用药至少 3个月。记录病情日志。每月至少随访 1次。观察每月发作频率与副作用治疗 3个月以后复查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及脑电图检查。结果  5 6例除 1例中途掉落外 ,余 5 5例均坚持联合用药至少 3个月。发作控制者 14例 (2 5 % ) ,显效 14例 (2 5 % ) ,有效 7例 (12 .5 % ) ,无效 17例 (30 .6 % ) ,恶化 3例 (5 .3% )。发作 4次 /月和 4次以上 /月各频率的病人疗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临床各发作类型之间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药联合后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卡马西平添加丙戊酸镁对控制难治性部分性发作与继发性全身性发作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降低心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为心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医院心外科住院患者842例,根据综合干预措施实施时间分为两组,其中1-6月为干预前组,7-12月为干预后组,干预前组394例患者进行常规干预,干预后组448例患者给予综合干预措施,观察患者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干预前组发生医院感染56例,感染率为14.21%,干预后组发生医院感染36例,感染率为8.04%,干预前组医院感染率高于干预后组(P0.05);两组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均以呼吸系统为主,干预前组占42.86%,干预后组占47.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前组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49株,干预后组分离出病原菌28株,共7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1株,占66.23%,革兰阳性菌26株,占33.77%;干预前组检出多药耐药菌占53.06%,干预后组占28.57%(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的实施有助于降低心外科医院感染率,能较好预防多药耐药菌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59.
目的:首次报告1例由脑表面慢性炎性改变致癫痫的病例,当癫痫发作前的脑异常放电时诱发了心搏骤停,解除局部脑表面的压迫后,心搏骤停消失。方法:27岁的男性患者,准备手术行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在160h的监测中共发生5次继发强直阵挛发作,在临床症状产生前的2~19s(均数8s)时出现了暴发性脑异常放电,在脑的异常放电2~3S时,出现心搏停跳,持续时间为12~22s(均数16s)。结果:心搏在临床症状产生后自动复苏。置颅内电极时见蛛网膜肥厚、粘连,局部脑表面有粘液且伴循环不良与压力增高。松解蛛网膜与清除粘液,置颅内电极后再行VEEG监测150h,共捕捉到了3次发作,然而在整个脑异常放电与癫痫发作过程中,均再未记录到心搏停跳现象。术后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为脑膜炎性改变。结论:该患者的心搏停跳并非由于癫痫发作所致,而是由于脑膜炎致局限性脑表面高压和血循环不良,导致了脑细胞的功能紊乱,脑异常放电致反射性心跳停搏。  相似文献   
60.
目的比较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与术中头皮与皮层脑电监测不同脑叶致痫灶的定位价值。方法对29例将进行癫痫灶切除术的患者,术前进行1-2周头皮视频脑电监测(V-EEG),捕捉其临床发作与发作前有定位价值的脑电活动,根据头皮脑电监测结果与MRI异常提示放置颅内电极(皮层与深部电极),然后再捕捉至少3次临床发作与其脑异常放电后进行手术。结果 29例患者中,头皮脑电能够定位额叶致痫灶的概率为84.2%,Kappa值为-0.02,可靠性较低;而头皮脑电能够真正定位颞叶致痫灶的概率为93.3%,其Kappa值为0.5,可靠性高。其中3例顶-枕叶癫痫,头皮脑电异常放电区域与皮层电极大致相符。术后经过至少1年的随访,根据Engel’s癫痫术后结果分类,10例颞叶致痫灶切除术后Ⅰ级者8例(80%),Ⅱ级者2例(20%);16例额叶致痫灶切除术后Ⅰ级者8例(50%),Ⅱ级者5例(31.2%),Ⅲ级者3例(18.8%);3例顶-枕叶致痫灶癫痫患者术后均为Ⅰ级。结论在颞叶致痫灶的癫痫患者通过术前头皮视频脑电监测来定位致痫灶的准确率较额叶致痫灶患者高,枕叶癫痫尤其合并影像学异常者,头皮脑电监测定位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