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02篇
  免费   13938篇
  国内免费   4646篇
耳鼻咽喉   801篇
儿科学   1487篇
妇产科学   801篇
基础医学   7085篇
口腔科学   1899篇
临床医学   18898篇
内科学   10821篇
皮肤病学   1321篇
神经病学   2684篇
特种医学   46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2篇
外科学   9308篇
综合类   40266篇
预防医学   17933篇
眼科学   1444篇
药学   15347篇
  139篇
中国医学   16577篇
肿瘤学   6267篇
  2024年   774篇
  2023年   3283篇
  2022年   3461篇
  2021年   3391篇
  2020年   3922篇
  2019年   4100篇
  2018年   3793篇
  2017年   1962篇
  2016年   3087篇
  2015年   3473篇
  2014年   7332篇
  2013年   5566篇
  2012年   6724篇
  2011年   7232篇
  2010年   6605篇
  2009年   6396篇
  2008年   6435篇
  2007年   6734篇
  2006年   6202篇
  2005年   6223篇
  2004年   5696篇
  2003年   5313篇
  2002年   4385篇
  2001年   4385篇
  2000年   4591篇
  1999年   4428篇
  1998年   3974篇
  1997年   3872篇
  1996年   3723篇
  1995年   3246篇
  1994年   3103篇
  1993年   2346篇
  1992年   2031篇
  1991年   1833篇
  1990年   1536篇
  1989年   1404篇
  1988年   858篇
  1987年   738篇
  1986年   614篇
  1985年   582篇
  1984年   489篇
  1983年   423篇
  1982年   384篇
  1981年   320篇
  1980年   210篇
  1979年   111篇
  1978年   71篇
  1965年   47篇
  1964年   45篇
  1959年   4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01.
目的:自体骨髓移植联合MHC单倍体相合淋巴细胞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4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自体骨髓移植联合MHC单倍体相合淋巴细胞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自体骨髓移植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造血系统都得到重建,重建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均没有显著差异。而研究组患者复发率显著降低,且复发时间明显地长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3年累积无病生存率明显地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骨髓移植联合MHC单倍体相合淋巴细胞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急性髓性白血病病情,降低其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经皮电刺激联合导乐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60例在我院住院待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予导乐分娩镇痛,观察组给予经皮电刺激联合导乐分娩镇痛。观察比较两组的VAS评分、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剖宫产率、产妇满意度、新生儿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与镇痛前比较,观察组镇痛后各时间段VAS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产后2 h出血量、剖宫产率降低,产妇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经皮电刺激联合导乐镇痛可减轻产妇痛苦,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提高产妇满意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李囿蓉  刘银  喻德富  杨婧   《护理与康复》2021,20(7):46-49
总结1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气道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方案为成立循证小组,明确患者的临床问题,通过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 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评价证据级别后确定最佳临床证据,并建立危重患者气道管理、氧疗流程及氧疗目标,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氧疗效果的动态监测,进行病情预警评估.经过治疗及护理,该患者高碳酸血症得以改善,呼吸道分泌物清理有效,氧分压维持在62~70 mmHg,后因并发感染性休克伴急性左心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要求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小儿肛门直肠异物导致肛周脓肿的治疗方式以及术后护理。方法:对2013年1月份-2014年7月份我院接诊的5例小儿肛门直肠异物导致的肛周脓肿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后痊愈,随访无复发现象,无不良反应现象出现。结论:临床中采用手术治疗小儿肛门直肠异物致肛周脓肿,不仅疗效确切,并且在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上全面细致,从根本上减少疾病复发的几率。  相似文献   
105.
106.
<正>植入性胎盘谱系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 disorders,PAS)是最初由Luke等提出的,涵盖了包括胎盘粘附和侵入异常的相关疾病:1)胎盘粘连;2)胎盘植入; 3)穿透性胎盘植入~([1-3])。胎盘植入指因子宫内膜-肌层之间的缺陷,尤其是创伤性子宫内膜缺陷,导致正常蜕膜化和宫腔容受功能非同步化,使得绒毛外滋养层浸润和绒毛组织在子宫肌层深处发育~([1])。2005年发表的1项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该病的发病率为1/533,较20世纪70、80年代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术后患者氧化应激因子及炎性因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12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为88.33%(53/60),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显效率81.67%(4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67%(31/6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DA、SOD、CRP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MDA、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RP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方应用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急性心肌梗死中可显著提高术后血清SOD、MDA水平,降低CRP水平,减少心肌缺血与心肌再灌注损伤,临床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8.
ncRNA/miRNA在多种实体肿瘤中表达异常,参与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胰腺癌是发病率较高、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通过深入研究lncRNA/miRNA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可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前的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联合指标F PLT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肿瘤切除术的244例大肠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术后随访;分析大肠癌患者FIB和PLT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ROC曲线确定FIB和PLT的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将FIB、PLT组成联合指标F PLT评分,并据此评分将本组244例患者分为0分组51例、1分组68例、2分组115例。分析F PLT评分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并比较3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① 不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大肠癌患者的术前FIB和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大肠癌病理等级患者的P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② 大肠癌的浸润深度越深、有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TNM分期晚的患者其F PLT评分较浸润深度浅、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TNM分期早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 病理等级差、有远处转移、病理分期晚、术前FIB和PLT升高的患者预后较差(P<005);④ 术前F PLT评分越高,其5年生存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FIB和PLT与大肠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通过术前F PLT评分可较早筛查出高危患者并给予个体化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究慢性和急性游泳运动对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普通饲料喂养)和高脂组(90只,高脂饲料喂养)。喂养8周后,从高脂组中筛选出体重上游1/3大鼠(30只)并随机分为3组:高脂安静组、高脂慢性运动组和高脂急性运动组,每组10只,高脂饲料再喂养8周,并根据运动方案进行运动干预;对照组继续喂食普通饲料8周。运动干预后,取内脏脂肪组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EK和ERK1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慢性运动干预显著降低了胰岛素抵抗大鼠的体重、内脏脂肪质量和脂体比(P<0.01),急性运动对大鼠体重、内脏脂肪质量和脂体比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两种运动干预均显著改善了机体胰岛素敏感性(P<0.05),降低了脂肪组织MEK和ERK1的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 运动改善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抑制脂肪组织中MEK和ERK1的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