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张明  冯艺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7):2957-2959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外科住院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信息,电话随访患者围术期不良体验及术后疼痛控制状况,为提高围术期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术前1个工作日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的外科、妇科、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手术及麻醉信息、术前最关心的问题、住院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术后电话随访以下内容:住院过程中的痛苦经历、术后镇痛的满意程度以及慢性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938份,其中有效答卷903份。术前焦虑的发生率为18.7%,术前抑郁的发生率为14.4%,焦虑合并抑郁的发生率为9.5%。术前患者对于手术及康复的问题关注最多,对麻醉及疼痛问题的关注其次,对于住院花费等问题关注较少。患者对于术后镇痛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但在其回顾住院过程的痛苦经历时,最主要的问题依然是术后疼痛。心脏、乳腺、胸外科、骨科手术的患者更多发生术后急慢性疼痛。结论: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的术前成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术前患者主要担心手术及康复的问题,对麻醉及疼痛的担心较少。术后镇痛的整体满意度较高,术后急慢性疼痛多发生在心脏、乳腺、胸外科、骨科手术的患者,对这类人群应加强术后镇痛治疗。  相似文献   
32.
李雪  乔青  冯艺  沈浣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7):1164-1165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经阴道无痛取卵术的效果。方法:90例经阴道穿刺取卵术的患者,分为3组(n=30)。A组:瑞芬太尼0.2μg/kg;B组:瑞芬太尼0.3μg/kg;C组:瑞芬太尼0.4μg/kg;3组均复合丙泊酚2 mg/kg。记录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变化,以及手术时间、丙泊酚总量、取卵数、患者睁眼时间和离床时间。同时记录体动次数、呼吸抑制、辅助呼吸、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术后半小时随访恶心呕吐发生率,腹痛评分,以及患者和术者满意度。结果:3组手术时间、取卵数量、患者睁眼时间和离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丙泊酚总用量小于A组(P<0.05)。A组患者体动≥2次的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0.05),C组患者呼吸抑制和辅助呼吸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和B组(P<0.05)。体动次数、手术时间和腹痛评分与取卵数量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瑞芬太尼0.3μg/kg复合丙泊酚2 mg/kg用于经阴道穿刺取卵在达到满意麻醉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33.
早产儿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T、B细胞功能发育未成熟的问题比较突出[1].早产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免疫效果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虽然国内外已开展一些相关研究[2,3],但仍存在很大争议.本研究通过配对研究方法,对早产儿和足月儿HepB初次免疫和低、无应答者再次免疫后的抗体应答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北京早园竹叶提取物对H<,2>O<,2>诱导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DNA损伤的保护与修复作用.方法 采用乙醇-水溶液超声辅助提取方法制备竹叶粗提物,经SP825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分别以10%,30%,6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得到不同成分的提取液,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性分析早园竹叶提取物的主...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比较5 μg和10 μg乙型肝炎疫苗(HepB)初次免疫(初免)正常应答和高应答新生儿初免后5年的抗体持久性。方法 选用5 μg(重组啤酒酵母)和10 μg(重组汉逊酵母)HepB,按照"0-1-6"程序完成3剂次初免的新生儿,并在接种第3剂次后1~6个月(T0)和5年(T1)后分别采集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定量检测抗-HBs,比较两剂量接种后正常应答和高应答(T0时抗-HBs ≥ 100 mIU/ml)者T1时的抗体阳性率(抗-HBs ≥ 10 mIU/ml)和平均抗体浓度(GMC);通过多因素分析探讨接种剂量与抗体持久性的关系。结果 HepB 5 μg组和10 μg组分别共有1 883名和1 495名观察对象纳入分析,T1时抗-HBs阳性率分别为49.92%(943/1 883)和75.92%(1 135/1 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75,P<0.001);GMC分别为10.23(95%CI:9.38~11.16)mIU/ml和28.91(95%CI:26.65~31.35)m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36,P<0.001)。10 μg组T1时抗-HBs阴转者抗-HBs滴度分布与5 μg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5,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排除其他因素影响后,HepB初免剂量与T1时抗-HBs阳性率和抗-HBs滴度均独立相关[P<0.001,OR=1.44(95%CI:1.20~1.73);P<0.001,β=0.27(95%CI:0.14~0.40)]。结论 新生儿使用10 μg重组HepB初免后5年抗-HBs持久性优于5 μg重组HepB。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 确定矫正胎龄小于37周早产儿全凭吸入麻醉时拔除喉罩无体动反应的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方法 择期全凭吸入全麻下行眼科手术的矫正胎龄小于37周的早产儿29例,ASA分级Ⅱ级.吸入6%七氟烷进行全麻诱导,手术过程中全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将呼气末七氟烷浓度调整至预定值,维持15 min不变,然后拔除喉罩.根据Dixon上下法进行试验,初始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为1.4%,拔除喉罩时发生体动反应,下一例升高一个浓度梯度,拔除喉罩时未发生体动反应,下一例降低一个浓度梯度,相邻浓度梯度为0.2%.将无体动反应时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到体动反应时呼气末七氟烷浓度的中点设为平衡点,计算所有平衡点七氟烷浓度的平均值即为MAC.结果 矫正胎龄小于37周早产儿拔除喉罩无体动反应的七氟烷MAC为(1.17±0.19)%.结论 矫正胎龄小于37周早产儿拔除喉罩无体动反应的七氟烷MAC为(1.17±0.19)%,低于足月儿童的参考值,这可能是归因于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在矫正胎龄<60周的早产儿眼底手术中,不同全身麻醉管理方式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全身麻醉下眼底手术、出生孕周<37周、矫正胎龄<60周的早产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实施七氟醚吸入诱导与维持,气道管理工具为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或气管内导管(endotracheal tube, ETT)。根据麻醉管理方法分为LMA组(置入喉罩,压力支持通气)和ETT组(肌松剂+气管插管,压力控制通气)两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围术期并发症及不良事件,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术毕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168例早产儿纳入本研究,LMA组68例,ETT组100例。术中不良事件(包括更换气道管理工具、更换通气模式和低氧血症)LMA组3例(4.4%), ETT组1例(1.0%),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术毕拔管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LMA组和ETT组分别为6(5,10) min和10(6, 19) min(P<0.001);术毕拔管困难(拔管时间>30 min)的比例LMA组显著低于ETT组(4.4% vs. 15.0%,RR=0.262, 95% CI: 0.073~0.942, P=0.029)。LMA组呼吸系统并发症14例(20.6%), ETT组27例(27.0%),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2);其中LMA组呼吸暂停发生率较ETT组显著降低(4.4% vs.15.0%, RR=0.266, 95%CI: 0.086~0.822, P=0.015)。两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0% vs. 1.0%, P=1.000)及意外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率(5.9% vs. 7.0%, P=0.7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气道痉挛、二次插管/喉罩、反流误吸并发症。患儿返病房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 vs. 2.0%, P=0.241)。LMA组住院时间中位数为20(17,22) h,较ETT组 22(17,68) h显著缩短(P=0.002)。结论: 与使用肌松剂行气管插管的全麻管理模式相比,无肌松剂置入喉罩的管理模式用于早产儿眼底手术可缩短术后拔管时间,降低术后苏醒期呼吸暂停的风险。  相似文献   
39.
高超  王强  冯艺  姚兰 《重庆医学》2016,(20):2876-2877
小儿麻醉期间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梗阻是舌后坠和喉痉挛,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解除,极有可能发生心搏骤停。而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氧储备少,且短时间缺氧即可造成永久性伤害,因此更为凶险。2014年11~12月,笔者对12例矫正月龄小于或等于59周的早产儿实施吸入较低浓度七氟烷诱导麻醉,置入喉罩时出现2例严重喉痉挛,经抢救均转危为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0.
了解山东省大学新生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流行及其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高校制定新生戊肝防控及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山东省招收大学生最多的济南、烟台2市随机选取4所大学,按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4年入学新生共2 127名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标本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 IgM抗体(抗-HEV IgM)和IgG抗体(抗-HEV IgG).结果 大学新生中抗-HEV IgM和抗-HEV IgG的总阳性率分别为0.14%和2.68%.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新生抗-HEV IgG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生源地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新生抗-HEV IgG阳性率分别为1.97%,3.77%和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5,P<0.01);生源地为山东省内沿海地区学生抗-HEV IgG阳性率(2.95%)高于内陆地区学生(1.32%) (x2=4.56,P=0.03).仅12.32% (262/2 127)的新生听说过戊肝;42.75% (112/262)不愿意接种戊肝疫苗,其中39.29% (44/112)认为没有必要,56.25% (63/112)认为价格太高.结论 山东省大学新生处于戊肝易感状态,且戊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开展戊肝防治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