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临床证实51例肠梗阻患者的CT资料。结果:CT对梗阻病因诊断准确46例(90.2%);对梗阻部位诊断准确49例(96.1%);诊断绞窄性肠梗阻9例(100%)。结论:CT检查可判断肠梗阻,确定肠梗阻的原因、部位以及性质.是肠梗阻检查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2.
低场磁共振胆胰管成像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magneticresonancecholangiopan creatography ,MRCP)是国内外近年来开展的一种安全简便、无创伤性的胆胰管影像学检查新技术 ,目前MRCP在中高场磁共振中开展较多 ,在低场磁共振中应用较少[1 ] 。作者应用美国皮克公司生产的OutlookProview 0 .2 3T开放式磁共振仪 ,采用反转恢复自旋回波序列 (IRFSE)技术进行MRCP检查 ,现将近 5a完成的 2 5例MRCP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5例MRCP中男 1 4例 ,女 1 1例 ,年龄 2 1~71岁 ,平均 51岁 ,其中 5例为无胆胰管疾病的正常志愿者 ,2 0例为经手术病…  相似文献   
33.
有研究表明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失控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细胞分裂调控机制的研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细胞分裂周期25 B ( cell division cycle 25 B, CDC25B)和14-3-3是与细胞分裂有着密切关系的调控子。目前研究已经发现PKA/CDC25B/MPF ( CDC2-cyclinB1)和PKA/CDC25B/14-3-3/MPF是调控细胞有丝分裂的两条重要信号转导途径。蛋白激酶A ( pro-tein kinase A, PKA)是一种环磷酸腺苷(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可以通过磷酸化下游的靶蛋白,抑制靶蛋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发挥调节作用。实验研究发现, PKA可以通过磷酸化CDC25B某些位点的丝氨酸残基,使CDC25B处于磷酸化状态,不能使成熟促进因子( 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 MPF)的催化亚基细胞分裂周期2蛋白(cell division cycle 2, CDC2)第15位酪氨酸脱磷酸,因而不能激活MPF,使细胞分裂发生阻滞,不能发生G2/M的转化。14-3-3可以通过CDC25B/14-3-3/MPF途径调节有丝分裂,14-3-3通过结合已经发生磷酸化的CDC25 B的氨基酸(丝氨酸或者苏氨酸)残基,阻止CDC25B进入细胞核,从而引起细胞分裂的阻滞畅这样也就提示可以将14-3-3作为靶位点进行靶向治疗,治疗肿瘤疾病。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14-3-3ε和Cdc25B对小鼠卵母细胞生发泡(GV)期阻滞作用的影响,为阐明蛋白激酶A/Cdc25B/14-3-3ε通路在小鼠卵母细胞GV期阻滞中发育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在体外将表达载体pcDNA3.1-ZEO-HA-14-3-3ε、pcDNA3.1-MYC-Cdc25B-WT、pcDNA3.1-MYC-Cdc25B-S321A和pcDNA3.1-MYC-Cdc25B-S321D转录成mRNA。超排卵方法获得小鼠GV期卵母细胞,实验分为未注射组、TE缓冲液注射组、14-3-3εmRNA单独注射组、14-3-3εmRNA+Cdc25B-WT(野生型)mRNA共注射组、14-3-3εmRNA+Cdc25B-S321D(模拟磷酸化型) mRNA共注射组、14-3-3εmRNA+Cdc25B-S321A(突变型)mRNA共注射组,收集各组母卵细胞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外源性14-3-3ε和Cdc25B蛋白表达及Cdc2-Tyr15的磷酸化状态;相差显微镜观察卵母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计数生发泡破裂(GVBD)率。结果: 未注射组、TE缓冲液注射组、14-3-3εmRNA单独注射组、14-3-3εmRNA+Cdc25B-WT(野生型)mRNA共注射组、14-3-3εmRNA+Cdc25B-S321D(模拟磷酸化型) mRNA共注射组在显微注射后20h均未发生GVBD(P>0.05); 14-3-3εmRNA+Cdc25B-S321A(突变型)mRNA共注射组在显微注射后1、2和3h卵母细胞的GVBD率分别为(5.00±0.68)%、(62.00±3.56)%和(100.00±0.00)%,显微注射后20h到达第2次减数分裂中期(MII)的比例为(79.00±2.80)%,与未注射组和TE缓冲液注射组比较,GVBD率和到达MII的比例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14-3-3ε通过Cdc25B的321位丝氨酸磷酸化和脱磷酸化调控卵母细胞由GV期向GVBD的过渡。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观察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安全性及诊断准确性。方法CT扫描前阅读原有CT或MRI片,初步判断肿瘤所在位置,采用COOK公司生产的18GX15em活检针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穿刺成功取材后,将所取组织标本放入福尔马林溶液中送检,另外将针槽中残余物涂片,送细胞室检查。术后再次CT扫描,了解有无气胸及出血。结果37例病例穿刺均获成功,一次穿刺到肿块部位成功率位83.78%(31/37),二次成功率94.59%(35/37),有2例行三次穿刺。穿刺后组织病检为肺部恶性肿瘤75.68%(28/37),炎性假瘤8.11%(3/37),结核5.41%(2/37),炎性改变10.81%(4/37)。细胞学与病理学同时诊断为恶性肿瘤67.56%(25/37),2例细胞学提示为恶性肿瘤而组织病理学未见癌组织。穿刺前CT诊断与穿刺后病理诊断符合率89.19%(33/37),不良反应方面3例出现气胸8.11%(3/37),程度较轻,1例咯血,2例疼痛,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安全可靠、快捷方便,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分析卵巢肿瘤的CT表现特征,评价CT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1993年5月-2001年12月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108例,按照良恶性进行分组讨论。结果 108例卵巢肿瘤,良性肿瘤35例,包括卵巢囊腺瘤18例,囊性成熟畸胎瘤16例,纤维瘤1例;恶性肿瘤73例,包括浆液性囊腺癌36例,粘液性囊腺癌12例,混合性囊腺癌4例,子宫内膜样癌7例,颗粒细胞瘤5例,恶性畸胎瘤2例,内胚窦癌2例,转移瘤5例。良恶性肿瘤间大多有特征性的表现,本组病例定位诊断正确率88.9%,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4.2%。结论 CT能很好的显示肿瘤的内部特征,对卵巢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8.
对我院慢性中耳乳突炎35例CT表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7~62(平均31.3)岁。主要临床表现外耳道长期持续流脓或反复间断性流脓,流脓时间3个月~12a。常并耳呜、听力减退、耳痛等。检查可见鼓膜增厚、内陷或穿孔。  相似文献   
39.
宫颈癌的CT与MRI分期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49例宫颈癌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分别进行分期,并对46例手术患者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及延迟扫描诊断胆管细胞型肝癌的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27例胆管细胞型肝癌的螺旋cT平扫、增强及延迟扫描。结果27例胆管细胞型肝癌平扫全部病灶为低密度,其中13例为囊性,14例为实质性且病灶内见胆管扩张13例,病灶远侧肝萎缩11例。增强扫描13例囊性病变中有9例出现病灶边缘不连续的较薄环形增强,3例连续环形强化,门静脉期12例均无变化,1例无增强表现。14例实质性病变在增强1min后病灶出现延迟增强,密度等于或大于同层肝组织,扩张的胆管无变化。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胆管细胞型肝癌具有特征性CT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