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74篇
预防医学   9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2篇
  2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9 毫秒
91.
正心内直视术后胸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并不高,但皮下感染未得到有效治疗进而发展为胸骨感染和纵隔炎,并可能恶化导致败血症、心脏切口感染甚至心脏血管桥破裂,死亡率高达25.7%~52.0%~([1])。外科清创加肌瓣转移重建是治疗该类疾病的重要手段。深部胸骨感染常发生在心脏术后14d左右,病情发展很快,通常需要紧急手术~([2])。由于大多数患者刚经历心血管大手术打击,或处于严重败血症状态,或  相似文献   
92.
目的:评价血细胞形态学检测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至2006年间我院住院患者白细胞(WBC)数据,包括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淋巴细胞百分率(L%)、单核细胞百分率(M%)、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E%)、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B%)、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指标异常标本968例(实验组),另收集300例健康人群(门诊及体检)血常规各项指标均正常的标本(对照组)。结果:若N%、L%、M%、E%、B%增高或M%与B同时增高,无论WBC总数是否改变,镜下均可观察到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或右移)、中毒颗粒、空泡以及有核红细胞、幼稚细胞、异型淋巴细胞;若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浅染区扩大或消失以及红细胞体积增大时,RBC、HGB、MCV、MCH、MCHC、RDW等指标异常。健康人群组细胞异常检出率低。结论:全自动仪器为临床检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都不能完全省去镜检,特别是临床有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出血等疑似血液系统疾病时,均有必要行镜下血细胞形态学观察。  相似文献   
93.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研究治伤风颗粒的临床使用现状,为治伤风颗粒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尝试对真实世界数据的处理和挖掘方法进行探索。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江苏地区3家医院2019—2021年使用治伤风颗粒的门急诊处方,经数据标准化,对科室、患者性别、年龄、处方剂量、疾病诊断、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研究共纳入18 373张处方,分析发现使用治伤风颗粒的患者中,30~40岁年龄段最多,占24.02%;呼吸科使用最多,占比28.95%;疾病诊断方面,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多,占比38.59%,中医诊断以寒邪外感证居多,占比13.80%。治伤风颗粒临床联合用药情况较多(占比43.29%),且多与抗感染药、解热镇痛药、清热止咳类药等联合使用。结论:该研究为真实世界数据分析研究的探索,初步建立了真实世界数据处理和研究的流程与方法,揭示了治伤风颗粒临床应用特征,可为其临床进一步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何云  林星  陈庭秋 《基层医学论坛》2016,(25):3577-3578
目的:了解龙岩市麻疹监测工作情况,为我市麻疹防治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对龙岩市2013年—2015年收集的疑似麻疹病例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检测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全市共收集疑似麻疹病例血标本360份,麻疹IgM抗体阳性12份,阳性率为3.33%。麻疹发病呈散发,以2岁以下儿童为主。发病有明显季节分布,发病高峰在3月~7月。成人麻疹发病占有相当的比例(33.33%)。结论我市近年来麻疹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要关注<8月龄的儿童和成人麻疹发病情况,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为消除麻疹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5.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是一生物活性很强的脂介质,与内毒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参与缺血再灌流肝损伤和内毒性肝损伤,且可能起中心放大作用[1]。我们对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中PAF水平进行调查,并探讨其与发...  相似文献   
96.
张怡  何云 《中国校医》2000,14(6):453-454
汉阴县地处秦巴山区 ,属陕西省安康地区 ,为国家级贫困县 ,人年均收入千余元。作为江苏省赴陕扶贫接力计划的医疗队 ,我们参与了 1999年汉阴县城乡学生生长发育状况的调查。现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汉阴县城乡中小学各 3所 ,共 12所学校的 7~ 18岁学生 ,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和《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检测细则》要求进行调查。取得构成全国样本的合格卡片 2 2 10张。2 结果2 .1 身体形态指标发育状况 (表 1~ 2 )  1999年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三项形态指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相似文献   
97.
对本院25例小儿交通伤手术的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 本组男21例,女4例;年龄7个月~14岁。体重8.5~48kg。平均手术时间30min~6.5h。其中颅脑伤(颅骨凹陷性骨折、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4例,腹部伤(肝脾破裂、肠穿孔等)3例,泌尿系伤(尿道断裂、肾挫伤等)4例,四肢骨折6例,软组织撕裂伤7例,多发伤1例。伤情严重者12例,其中昏迷2例。收缩血压下降至60~70mmHg(1mmHg=0.133kPa)6例。1例多发伤包括尿道断裂、肠穿孔、双下肢脱套伤、头皮撕裂等,手术历时6.5h。麻醉处理 (1)术前准备:根据伤情做适当准备,如抗休克(应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加强门诊手术室感染监控与管理,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采取规范制度,明确职责,加强教育培训,每月定期对门诊手术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及无菌包进行抽样检测,严格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合理安排手术等措施,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2005—2008年连续4 a,感染监控抽样调查示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和灭菌物品监测总合格率达97.3%,2007—2008年连续2 a抽样调查达100%,无一例患者发生医源性感染。结论对门诊手术室采取严格消毒灭菌、加强感染监控和科学合理的管理,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电子行业不同工种职业人群的DNA损伤情况,为确定健康危害预防重点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珠三角某电子厂在职工人563名作为职业接触组,其中铅暴露组(n167),异丙醇组(n287),噪声组(n39),铅+高温组(n34),异丙醇+高温组(n36);选取就业前体检工人作为对照组(n90)。采集人体微量外周血进行彗星试验,运用倒置荧光显微镜拍摄彗星图片,并通过CASP彗星分析软件对彗星图片进行分析。结果:铅+高温组工人外周血的核DN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尾DNA含量、尾长和尾矩高于对照组(P<0.05);异丙醇+高温组工人外周血的核DN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尾DNA含量、尾长、彗星全长、尾惯量和尾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所选取的电子行业各工种工人均有明显的DNA损伤情况,尤以异丙醇+高温组工种最为严重,其次是铅+高温组工种,应引起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和厂方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观察FloTrac/Vigileo监测液体复苏对外科脓毒性休克患者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07~2011-07外科脓毒性休克需机械通气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液体复苏,维持MAP 65~90 mm Hg,CVP 8~12 mm Hg,尿量>0.5 Ml/(k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