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陆焱  云雄  梁昌海  韩贵宾 《河北医药》2016,(13):2019-2021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单椎体A型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接诊的80例单椎体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观察组采用微创式手术。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和厚凸Cobb角的变化,记录治疗前后患者VAS、ODI的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都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剟.05);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小于对照组,Cobb角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7.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在单椎体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应用情况优异,对患者的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影响椎体压缩骨折术后骨折改善率相关因素。方法对74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VP治疗。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并收集相关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测量患者矢状面Cobb角、骨水泥弥散程度、骨质疏松程度、矢状面椎体压缩率以及术后椎体压缩改善率。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椎体压缩率、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椎体压缩骨折改善率为34.83%±3.09%。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程、术前椎体压缩率、骨水泥弥漫系数与椎体压缩改善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程度与椎体压缩改善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病程、患者骨质疏松程度以及术前椎体压缩率为影响椎体压缩骨折改善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PVP能够显著改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椎体压缩症状及恢复脊柱力学结构的稳定;患者的病程、骨质疏松程度以及术前椎体压缩率与椎体压缩骨折PVP术后改善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3.
刘亮亮  云雄 《中南药学》2014,(10):1056-1056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8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再发伴胸痛半月余"于2013年9月2日入院。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渐出现咳嗽、咳痰,痰多为白色黏痰,无明显痰中带血、发热、胸痛、胸闷、气促等。既往给予口服药物或静脉输液抗炎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诊断为:1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2右纵膈肿物查因:肺癌?;3下咽部肿物查因;4肺部感染;5右肺尖继发性肺结核。入院检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药学服务的实践模式。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围术期胃癌患者营养支持治疗过程,对患者的营养支持方式与途径,选择营养液安全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等方面予以关注,结合国内外营养支持治疗指南对医师营养支持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和营养计划提出建议。结果在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的相互合作下,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围术期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过程,提高了临床营养支持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5.
股骨髁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股骨髁部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和应用. 方法 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分别应用股骨髁上带锁髓内钉(44例)、动力加压髁螺钉(49例)、AO髁支持钢板(45例)、95°髁钢板(17例)、加压螺钉(24例)及微创内同定系统(5例)治疗184例股骨髁部骨折患者,对其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结果 184例患者经平均18.2个月(3~47个月)随访.股骨髁上带锁髓内钉组中,优26例,良12例,中4例,差2例;4例发生骨不连.动力加压髁螺钉组中,优30例,良13例,中5例,差1例;1例出现感染,2例发生骨不连.AO支持钢板组中,优28例,良12例,中5例;2例出现内固定松动,2例膝内翻.95°髁钢板组中,优9例,良5例,中2例,差1例;1例出现内固定松动,1例骨不连,1例膝内翻.加压螺钉组中,优12例,良8例,中3例,差1例;2例出现内固定松动.微创内固定系统组中,优4例,良1例;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不同内固定方式因其自身的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特点而具有不同的适应证.术前对骨折进行准确分型是选择合理、可靠内固定方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36.
郭瑛  云雄  彭波  黄智  李伟  徐昕  陆焱 《临床军医杂志》2015,43(1):20-22,73
目的探讨采用前方小切口切开复位联合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3年8月对68例股骨颈骨折采用前方小切口切开复位联合经皮三枚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37.5±5.2)岁,按Garden分型,Ⅲ型45例,Ⅳ型23例,均于伤后3 d内施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GardenⅠ、Ⅱ级复位,经随访12~60个月,无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发生,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优55例,良13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前方小切口切开复位联合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手术简便,创伤小,愈合率高,疗效良好,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37.
小切口微创治疗拇趾外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拇趾外翻的手术方式.方法:对104例182足拇趾外翻患者,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随访0.5~4年,平均2.5年.结果:采用北医一院骨科的疗效评定方法,分优、良、可:优156足,占85.71%;良26足,占14.29%;可0足.此组病例患者无一例发生手术后并发症.结论: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拇趾外翻畸形安全、可靠、损伤小,恢复快,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8.
许声联  云雄 《海南医学》1994,5(4):228-230
本文报道经皮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45例。优良率为84.4%。差者7例中6例施行了Love手术,疗效分别为优2例,良3例,无变化1例。并发症2例,其中持续性腰痛1例,神经根损伤1例。本文强调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是防止并发症的基础。  相似文献   
39.
作者采用经后路切开复位带臀上血管蒂髂骨块移植及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28例.经1~5年的随访,优良率为89%,股骨头缺血坏死率3%.认为选用后方入路行后侧植骨的方法,植骨块可在直视下嵌合骨质缺损区,增加后方骨折端的稳定性,对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40.
背景:关节镜下采用腘绳肌腱及生物界面螺钉重建交叉韧带的临床实验已经在国内广泛开展,但是对于腘绳肌腱细小的南方人应用此种修复方式的临床研究较少。 目的:首次分析关节镜下腘绳肌腱及界面螺钉重建海南地区人群交叉韧带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地区27例交叉韧带重建的病例临床资料,其中24例前交叉韧带断裂,2例后交叉韧带断裂,1例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断裂。采用腘绳肌腱及生物界面螺钉进行重建,其中自体腘绳肌23例,同种异体腘绳肌4例。术后定期复查膝关节功能并指导功能锻炼,应用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韧带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 结果与结论:22例患者获随访8.7(3~24)个月,1例隐神经损伤,1例移植后3个月膝关节化脓性感染,行移植物取出待二期行翻修;除感染1例外,所有患膝移植后活动均正常,不稳感消失,同种异体腱组患膝皮温较高,但体温不超过38 ℃;术后Lysholm 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P < 0.01),其中19例术后IKDC评分正常或接近正常,说明自体或同种异体腘绳肌腱是修复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的良好移植物,腘绳肌腱及界面螺钉重建交叉韧带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