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31.
患者男,37岁,已婚,大专.18年前逐渐出现眠差,2007年10月眠差加重、伴紧张焦虑、猜疑,疑家中有鬼怪,常晕倒,2007年10月10日就诊新华医院门诊;查头颅CT、心电图均无异常,诊断为重度神经衰弱;经氟西汀20 mg/d、氯硝西泮2 mg/d治疗1个月,症状加重.2007年11月14日首次就诊我院门诊.患者表现焦虑,头晕、心慌、浑身不适,诊断焦虑症,予舍曲林50 mg/d,佐匹克隆7.5 mg/d治疗4个月,症状持续存在.2008年3月25日因1周前出现疑妻害己,殴打妻子,并坚信右颞部肌肉已死亡10余年,再次就诊我院,并收住院治疗;入院后生命体征正常,神经系统未见异常体征,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精神检查:存在被害妄想,夸大妄想,情感反应较平淡,行为紊乱,冲动打人,自知力无.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奥氮平40 mg/d、奋乃静6 mg/d治疗;2008年4月9日因出现尿潴留,换用氯丙嗪350 mg/d、奎硫平400 mg/d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1个月后症状减轻自动出院.2008年10月10日因拒药,言行紊乱,猜疑,眠差,再次入住本院.入院后拒食,尿潴留,余未见异常体征.接触被动,数问一答,存在被害妄想,夸大妄想,疑人偷物,情感反应淡漠,意志减退,行动呆滞,自知力无;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奥氮平40 mg/d、舒必利600 mg/d治疗1个月,妄想减轻,能主动进食和小便,但每日晚遗尿.2008年11月24日出现模仿言语及行为,痴笑,表情幼稚,近事记忆、计算、常识及判断能力均下降,2008年12月9日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检查为100分,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因患者认知功能进一步下降,2009年2月26日WAIS-RC检查为72分.梅毒检查显示: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阳性(1:2),明胶颗粒凝集试验1:80阳性(+++),脑脊液检查华氏反应阳性,淋巴细胞数增加,蛋白定性阳性,胶金曲线成典型麻痹型.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麻痹性痴呆的诊断标准,更改诊断为麻痹性痴呆.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肿节风防治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经由病理活检确诊、初治的接受同期放化疗的Ⅲ~IVa期鼻咽癌患者100例,于放疗前3天开始口服肿节风,一次10g,一日3次,持续到放疗结束。放疗采用常规放疗方案,化疗采用PF方案,选择同期接受调强适型放疗联合PF方案同期化疗的100例Ⅲ~IVa期鼻咽癌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①两组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有效率100%,试验组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CR为69%,73%,对照组为80%,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急性放射反应中,白细胞下降及口干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而口腔黏膜炎及皮肤反应,对照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试验组。③试验组的1年及2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7%、86%;92%、70%;3%、11%;6%、19%;对照组为100%、93%;97%、81%;1%、5%;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两组口干及放射性龋齿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张口困难及颈部软组织纤维化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低于试验组。结论调强放疗在正常器官组织保护方面仍有着绝对的优势,而加用肿节风后的常规放疗组,对唾液分泌减少引起的口干及放射性龋齿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腮腺的保护接近调强放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aonance imaging,MRI)能够早期检测鼻咽癌的颅底骨侵犯灶,是治疗前标准检查.而SPECT/ CT和CT检测颅底骨侵犯的价值尚不明确.本研究对比分析SPECT/CT和CT对鼻咽癌(naso pharyngeal carcinoma,NPC)颅底骨侵犯(skull base bone involvemen,SBBI)检测能力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4-01-01-2015-12-31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165例NPC初治患者于放疗前同期进行SPECT/CT颅底断层骨显像,鼻咽颅底CT、MRI检查.以MRI结果为标准,采用双盲法对两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根据肿瘤的不同侵犯途径,进一步把颅底骨分斜坡、岩尖,蝶骨体、蝶窦底和翼突、翼板等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PECT/CT和CT检测颅底骨破坏灵敏度分别为96.7%(89/92)和60.9% (56/92),特异度分别为72.6% (53/73)和95.9% (70/73),准确度分别为86.1%(142/165)和76.4% (126/165),Kappa值分别为0.711和0.542.SPECT/CT和CT的AUC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7和0.784,分别与曲线下面积0.5行Z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43,P<0.001;Z=10.09,P<0.001.在斜坡和岩尖区域,SPECT/CT和CT检测SBBI灵敏度分别为96.7% (88/91)和57.1% (52/91),特异性分别为89.2% (66/74)和100.0%(74/74),准确度值分别为93.3%(154/165)和76.4%(126/165),SPECT/CT和CT检测AUC值分别为0.929和0.78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25,P<0.001.结论 SPECT/CT和CT能有效地检测鼻咽癌SBBI,在斜坡、岩尖区域,SPECT/CT检测效能优于CT.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角膜淋巴管的抑制效果和同种移植物存活的影响。方法:将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移植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移植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制作小鼠角膜移植模型,术后分别通过腹腔注射,正常组和移植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使用单克隆抗VEGF-C抗体阻断VEGF-C,在术后第3,7,10,14d分别取材,角膜淋巴管显像特征性使用全组织包埋免疫荧光法,移植物的免疫排斥反应通过裂隙灯检查并进行排斥反应评分(RI),另外VEGF-C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和即时PCR来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角膜无新生淋巴管;其余两组小鼠移植后有新生淋巴管从角膜缘发出,淋巴管计数(LVC)在第14d达峰值,移植组的淋巴管计数高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有少量VEGF-C表达,移植对照组VEGF-C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且在第14d达峰值(P<0.05);与移植对照组比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VEGF-C表达降低(P<0.05),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VEGF-C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通过裂隙灯观察角膜通透性,分别计数不同组的小鼠移植存活量来评价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同种移植物存活的影响。结论: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角膜淋巴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显著增强同种移植物存活数量。  相似文献   
35.
严浩林  李宇权 《内镜》1993,10(2):97-99
  相似文献   
36.
患儿,男,9岁,学生。1982年11月始,三个月内短暂的失明发作共9次。每次发作前无先兆,发作时无意识丧失,无抽搐。自诉:“每次发病只是两眼发黑,如黑夜一样,睁着眼什么东西也看不见”。发病时患儿常站立不动,或取蹲下姿势,揉眼,等待双眼复明。发作时间几十秒钟或1~2分钟。发作间歇期视力及一切活动正常。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制定标准化便携式呼吸机院前急救转运流程,提高呼吸机院前急救转运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以2020年Transport型气动电控呼吸机使用为例,针对呼吸机院前急救转运患者的任务评估、转运前准备、途中救治及院际交接等环节,制定标准化呼吸机急救转运流程及操作要点,并与上年度(2019年)呼吸机院前急救转运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标准化呼吸机院前急救转运流程后,2020年呼吸机转运成功率由2019年的98.6%提升至99.5%,有效提高了呼吸机院前急救转运质量,降低了呼吸机转运风险。结论:标准化的呼吸机院前急救转运流程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转运途中存在的隐患,可有效减少呼吸机院前急救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8.
本综述介绍了自体肺移植在肺部疾病中心研究进展,总结了近十年国内外对自体肺移植的发展及其手术损伤的改进,分别从自体肺移植术式、临床适应症、术中关键点、术后并发症及其辅助治疗、预后效果等方面做出详细的总结描述,并为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亟待基础和临床研究者进一步探究和评价自体肺移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从临床方面研究中风口服液对脑梗死(中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对照的方法,将6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风口服液)31例和对照组(消栓口服液)30例,实验前后评定神经功能以观察中风口服液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作用.结果:治疗前后比较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风口服液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优于消栓口服液.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人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007年11月~2008年6月120例原发性青光眼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收集到符合要求的患者100例。使用SPSS12.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人格特征中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人格特征内外向因子(E)48.21±3.97,神经质因子(N)54.37±4.59。均在43.3~56.7范围内,精神质因子(P)52.21±4.45<61.5,与正常人相比均没有差异,但是掩饰性因子(L)57.83±4.13<70,说明该人群人格特征以掩饰性为主要特征,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和文化程度。结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人格特征异于正常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