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背景:中药结合前列地尔等西药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延缓急性肾损伤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证实,但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肾功能减退进展的疗效尚无定论。 目的:探讨规律地使用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前列地尔、谷胱甘肽等西药是否具有延缓CKD患者肾功能减退的长期疗效。 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所有患者均为2004年8月~2010年10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住院的符合CKD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共30例,肾功能分期为CKD 2~4期。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案,将3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每月1次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前列地尔、谷胱甘肽等中西药物治疗,每次7~10 d,1个月后重复下一疗程;对照组则采取和试验组同样的口服药物治疗,但不用丹参多酚酸盐以及前列地尔和谷胱甘肽的保守疗法。随访时间平均4年。 主要结局指标:研究终点为血肌酐值较入组时增长一倍或患者进入替代治疗阶段。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电解质、血白蛋白以及血肌酐的变化以及1~4年末每组患者的留存数。 结果:4年后两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白蛋白及电解质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患者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试验组进入研究终点的患者比例(40%,6/15)显著低于对照组(93%,14/15;P〈0.01)。 结论:规律地使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前列地尔和还原性谷胱甘肽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可延缓CKD患者肾功能的恶化,阻止患者进入替代治疗阶段。  相似文献   
32.
代谢组学是关于生物体内源性代谢物质的整体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1],是应用现代分析方法对某一生物或细胞在一特定生理时期内所有相对低分子质量(通常分子量小于1 000)代谢产物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代谢组学的中心任务包括检测、量化和编录生物内源性代谢物质的整体及其变化规律,联系该变化规律与所发生的生物学事件或过程的本质。从定义本身不难看出,代谢组学是将生物体作为一个动态  相似文献   
33.
生物蜂王浆抑制腹水型肝癌细胞H22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生物蜂王浆对腹水型肝癌细胞H22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的生物蜂王浆即:经扶正抗癌1号方、以毒攻毒2号方、清热解毒3号方喂养的蜜蜂所分泌的蜂王浆分别灌喂荷H22肿瘤小鼠后,观察其体内抗肿瘤效果。并以普通蜂王浆和生理盐水灌喂为对照。结果:在所有生物蜂王浆灌喂组中,1号生物蜂王浆有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和延长生存期的作用;并能显增加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升高血IL-2和IFN-γ含量;组织学检查显示,肿瘤细胞大部分变性坏死,肿瘤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结论:1号生物蜂王浆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4.
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可行性,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肝癌细胞株H22接种于ICR小鼠皮下,建立异位移植模型,然后用此移植瘤组织再接种于小鼠肝内,建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结果: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成功率为95.6%,自发转移率为81.8%;大量腹水发生率为40.9%,自发消退率为0%.模型平均自然生存期为28 d,约移植14 d后进入快速增殖期.结论: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成功率高,有高转移、无自发消退现象,可作为研究肝癌转移机制和药物筛选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35.
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抗肝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编码蜂毒素的基因用于肝癌治疗,为蜂毒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携蜂毒素基因及甲胎蛋白(AFP)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X-gal染色检测其转染效率,MTT法测定其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并观察其体外转染对肝癌细胞致瘤能力的影响及肿瘤内注射对荷肝癌裸鼠的抑瘤效果.结果蜂毒素基因mRNA在细胞中得到了转录;当感染复数(MOI)为10时,重组腺病毒在体外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的转染效率达到100%,体内转染亦有较高的效率.Ad-rAFP-Mel和Ad-rAFP对BEL740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66.2%±2.7%和2.9%± 2.3%(t=30.83,P<0.01).Ad-CMV Mel对BEL7402、SMMC7721及L0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58.9%± 9.6%、65.9%±3.8%和31.7%± 1.2%,而Ad-rAFP-Mel对BEL7402、SMMC7721及L0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66.2%±2.7%、16.1%±6.6%和7.5%±3.3%,与Ad-CMV-Mel组比较t=1.27,P=0.27,t=11.31、P<0.01和t=12.12、P<0.01.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后,肝癌细胞致瘤能力减弱,肿瘤内注射,裸鼠皮下移植瘤消退. 结论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在体内外对肝癌均有特异性抑制作用,证明动物毒素基因作为抗肿瘤目的基因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阴阳虚证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以临床典型阴虚阳虚患者、动物模型(大鼠)以及细胞模型(HL60)为研究对象,观察阴阳虚证时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改变,并探讨中药上调GR的部分作用机制.结果①GR水平降低是阴阳虚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病理基础之一;②阴阳虚证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体内GR下降无器官特异性;③上调GR是参附汤、生脉饮被用于临床急救的重要作用机理之一;④参附汤、生脉饮上调GR的重要作用途径之一是增加细胞内GRmRNA的表达.结论①GR数量和/或活性的下降及其下降的幅度有可能作为中医虚证及其严重程度的重要微观指标之一;②有可能从生脉饮或参附汤中筛选出一种有效上调GR的成分(单体或混合物),并用于临床以虚证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如肿瘤、风湿病、爱滋病等.)  相似文献   
37.
340例恶性肿瘤病人NK、LAK细胞杀伤活性分析刘红(北京军区总医院中医科北京100700)黄雪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科上海200433)本文以125I-UdR标记的K562细胞及SPC-A-1细胞分别作为NK、LAK的靶细胞,对340例恶...  相似文献   
38.
变应性鼻炎四项免疫学参数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应性鼻炎四项免疫学参数检测赵兵黄雪强章如新凌昌全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的Ⅰ型变态反应病。我们对13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于治疗前进行血清总IgE、特异性IgE、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HBDT)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报道如下。一、对象健康对照组为42名经体检确...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并探讨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囊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结果:4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单纯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多房囊性肾细胞癌18例,囊性坏死肾细胞癌25例,单房囊性肾细胞癌11例,单纯囊肿恶性变6例。56例获随访,平均随访52个月(6~100个月) ,1例尿毒症患者术后15个月死于肾衰竭;余患者随访期内均未见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囊性肾细胞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困难者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囊性肾细胞癌预后较好,治疗应争取行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40.
蜂毒素的纯化方法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从蜜蜂毒中分离纯化蜂毒素 ,观察其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用SephadexG 2 5、SephadexG 5 0、SephadexG 75进行 3步色谱法从蜜蜂毒中分离纯化蜂毒素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 ;溴化四唑蓝比色法观察蜂毒素对SMMC 772 1、BEL 74 0 2和Hep 3B等 3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显示供试品为单峰 ,保留时间与对照品一致 ;蜂毒素剂量依赖性地抑制 3种受试肿瘤细胞的生长。结论以凝胶过滤色谱可制得高纯度的蜂毒素 ,蜂毒素在体外呈现出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