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CRP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儿童及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404例住院患儿外周血中CRP含量及白细胞(WBC)计数。结果儿童及新生儿感染组的CRP水平和WBC计数均较非感染组显著增高。儿童感染组CRP的敏感性(75.8%)和特异性(94.7%)均明显高于WBC计数的敏感性(36.3%)和特异性(89.5%)。CRP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91.67%,WBC计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22.7%和84.7%。两项检测进行联合诊断时,儿童及新生儿的敏感性分别为82.4%和91.0%,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8.6%。结论血CRP的检测有助于儿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WBC计数和CRP的联检对儿科感染性疾病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2.
镍诱导pSP189质粒的非定标性突变及其与DNA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醋酸镍诱导pSP189质粒在Vero细胞中的非定标性突变及其DNA损伤,分析其间的关系,为探讨镍的致癌机制提供线索。方法醋酸镍染毒Vero细胞2.5h,再常规培养24h后,转染野生型质粒pSP189,获取经该哺乳动物细胞复制过的质粒,转化其进入大肠杆菌MBM7070,通过特殊培养基筛选突变子;用改良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开始转染时Vero细胞的DNA损伤。结果醋酸镍浓度为250μmol/L和1000μmol/L剂量组诱导出了非定标性突变,其突变率分别为9.46×10-4和15.01×10  相似文献   
53.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的现场应用及健康人群的表现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同时检测血白细胞DNA链断裂和DNA-蛋白交联并将其应用于部分健康人群。方法 60名健康人群,每人血样分A、B两份,B份在细胞裂解后加蛋白酶K,其余同常规方法;B份尾矩为总的DNA链断裂量,B份与A份尾矩的差值为DNA-蛋白交联量。结果 DNA链断裂在性别、年龄和饮酒与否方面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而吸烟可使其显著增加;上述各因素对DNA-蛋白交联均无显著影响,后者在该研究人群中的分布呈正态(2.46×10  相似文献   
54.
目的 了解山西省MSM新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状况与艾滋病性病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MSM艾滋病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在山西省晋城、临汾和长治市通过面对面访谈、网络调查的形式收集MSM相关信息。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分别使用Pearson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收取724份有效问卷,MSM新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率为27.49%(199人),HIV感染率为7.73%(56人);性病检测阳性126人(17.40%),不同性病阳性率分别为:梅毒6.49%(47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8.43%(61人),淋球菌4.56%(33人)。校正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最近6个月内发生同性商业性性行为、最近6个月内发生同性无保护性肛交、最近6个月内使用新精神活性物质、既往进行HIV检测者HIV感染风险高,文化程度为大专/本科及以上人群的HIV感染风险低;最近6个月内发生同性无保护性肛交、最近6个月内发生同性商业性性行为、使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MSM感...  相似文献   
5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苓桂术甘汤改善胰岛素抵抗(IR)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 析平台(TCMSP)获取苓桂术甘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 通过OMIM、DisGenet、KEGG、TTD、GAD、 Drugbank 等数据库获取IR 疾病相关靶点,并利用VennDiagram 包获得二者的交集靶点即为苓桂术甘汤治疗IR 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stoscape 3.6.0 软件及STRING 数据库分别构建中药-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 苓桂术甘汤治疗IR 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网络特异性分析,最后借助topGO、 GOplot 包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阐明可能的关键靶点和关键通路。采用org.Hs.eg.db、ClusterPofiler 包对苓桂 术甘汤治疗IR 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 功能及KEGG 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苓桂术甘汤120 个活性 成分、73 个潜在作用靶点。分析得到槲皮素、柚皮素、山柰酚、芒柄花素、β-谷甾醇等关键活性成分,维甲 酸X 受体α(RXRA)、雌激素α 受体(ESR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等关键靶点。苓桂术甘汤对IR 的治疗作用与糖脂代谢、激素应答、转录过程和氧化应激等生物学过程相关,涉及晚期糖基化(AGERAGE) 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 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等 多条通路。结论苓桂术甘汤可能主要通过槲皮素、柚皮素、山柰酚等活性成分调节糖脂代谢、肿瘤坏死因 子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IR 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本文通过分析蜚蠊的耐饥性、化性变化、单性繁殖,以及超强繁殖能力和环境的适应能力等生物学特性,阐述了蜚蠊对经济、物种多样性、生态安全、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危害,分析了当前蜚蠊借助入境交通工具、集装箱及货物入侵对我国口岸带来的压力及风险,结合口岸的实际工作,提出了完善蜚蠊监测标准、风险评估、防控技术和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等对策及建...  相似文献   
57.
肖鹏  何晓婷  黄钰  龚妮 《当代护士》2021,28(6):136-138
手术治疗是食管癌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1-2].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国内报道其发生率为2.6%~6.4%,病死率为38.4%~53.6%[3-4].在临床上,食管癌合并肝硬化的患者比较少见,此类患者接受手术风险更高,术后营养失调严重且难纠正,各类并发症更易发生且难防治,包括吻合口瘘[5].未及时恰当处理的瘘,食物、唾液、胃液以及痰液等均可通过瘘口进入胸腔,引起伤口愈合不良、体液丢失、电解质紊乱、感染、进食障碍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本科室于2019 年8月收治1例食管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食管切除术后第9天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经过治疗和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8.
张震宇  叶红波  黄钰  彭琪 《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968-1969,2050
目的 研究孕妇妊娠早期碘营养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广州市新海医院产科门诊的1126例妊娠早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空腹晨尿及静脉血,促甲状腺激素及游离甲状腺素采用常规电化学发光法,尿碘监测采用国家标准《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测定尿标本中碘含量。结果 1126例孕妇甲亢患病率为3.1%,亚甲亢患病率为4.8%,甲减患病率为2.9%,亚甲减患病率为5.9%,低甲状腺素血症患病率为2.8%,尿碘中位数为145.12μg/L,患有与不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孕妇TPOAb(23.3%和16.3%),其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碘中位数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关系数为-0.098。结论 孕妇妊娠早期碘营养水平异常直接影响到母体及胎儿的甲状腺功能,掌握孕妇早期碘营养水平,定期监测尿碘及甲状腺功能对于合理摄入碘、母体甲亢的控制、妊娠的顺利及胎儿的发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的救治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共65例,根据血钠浓度及血渗透压分为2组。A组:合并血钠浓度>150 mmol/L,血渗透压>330 m Osm/L,共31例;B组:血钠浓度<145 mmol/L,血渗透压<330 m Osm/L,共34例。两组均进行大量补液及小剂量胰岛素治疗,联合胃肠补液,当血糖降至13.9 mmol/L改为5%葡萄糖液。结果 65例患者总的治疗效果为有效59例(有效率90.7%),死亡6例(9.3%),其中6例年龄均>65岁,且合并心功能不全,肾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A组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26例(83.9%),死亡5例(16.1%)。B组患者治疗效果为有33例(97.1%),死亡1例(2.9%)。结论及时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正确的抢救能有效地降低酮症酸中毒的病死率。其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状态,以及老年患者预后不佳,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中医结合心理矫正疗法在儿童多动症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分析与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所收治的84例儿童多动症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心理矫正疗法,在此基础之上,对联合组患者再予以中医(益肾健脑汤)治疗,且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62%)比对照组(80.95%)高,经Ridit分析两组比较差异显著(U=2.514,P0.05);联合组治疗后PSQ评分各指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83,P0.05)。结论:对儿童多动症患者予以中医联合心理矫正法加以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与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