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有效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分娩的孕产妇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孕期检查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围生期护理干预,产后6周应用HAMD评分标准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况。结果干预组孕产妇的心理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妇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实验基础医学是第四军医大学在教学改革中为医学本科生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在考试内容及策略思想、各考试项目内容及分数权重、考试的难度分析、考试各项内容失分的主要原因等方面,对2001-2005级学员实验基础医学课程的考试进行质量分析,以检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总结教学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制定和修改下一个阶段学习目标的管理计划.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观察分析1例脾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术后4 a肝转移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并对相关文献复习。结果:瘤细胞梭形,呈束状、旋涡状或席纹状排列,间质大量炎症细胞弥漫浸润,脾肿瘤细胞形态温和无明显异型,肝转移灶瘤细胞轻度异型,局部呈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Vimentin、SMA阳性,ALK阴性。结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少见肿瘤,诊断须依赖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大多预后较好,出现异型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型单侧骨外固定器的复位效果及固定性能。方法利用自制的单侧骨外固定器治疗3例胫腓骨骨折。结果本组3例均无断钉及断棒,术中通过调节连接杆的调节螺栓,能满意的使骨折断端撑开及加压,将5枚螺钉均拧紧固定后,支架固定可靠,抗旋转能力强。结论该单侧骨外固定器在三维空间不但具有调节复位的功能,而且固定效果可靠、抗旋转能力强、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VSD联合外固定支架用于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住院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治疗,观察组行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无创腔残留或植皮坏死,对照组32.5%残留创腔,7.0%创面植皮坏死;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6.5±1.1)月,较对照组的(12.1±2.3)月明显提前;骨折愈合率为100%,无畸形愈合或者骨不愈合,对照组17.4%骨畸形愈合,9.3%骨不愈合;观察组感染率为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疗效显著,可降低组织感染率及致残率,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且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高功率微波辐照后大鼠肺脏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HPM辐照后SD大鼠肺脏形态学的变化情况。方法辐照后不同时间点活杀SD大鼠取肺脏,分别用3%戊二醛以及10%福尔马林固定,用常规光镜以及扫描电镜观察大鼠肺脏形态学的变化。结果HPM辐照SD大鼠后6h,肺泡上皮细胞出现明显变性,可见肺泡上皮细胞脱落。肺泡隔断裂,形成肺大泡。辐照后24h,肺上皮细胞变性严重,肺泡隔断裂,变薄,出现广泛的肺大泡。间质水肿,炎细胞浸润。辐照后48h,肺内小静脉淤血。辐照后7d,肺泡隔局灶性恢复。结论HPM辐照可造成肺组织明显损伤,损伤具有时相性和可逆性。  相似文献   
18.
血管肉瘤是起源于血管内皮或淋巴管内皮的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软组织肉瘤的1%-2%[1],其中50%以上发生于头颈部,以往曾命名为血管内皮瘤、恶性血管内皮瘤、腺管肉瘤、血管肉瘤及淋巴管肉瘤等,现统称为血管肉瘤.血管肉瘤包括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肉瘤和起源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淋巴管肉瘤,因二者目前尚无可靠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指标来区分,所以统称为血管肉瘤[2].迄今为止,文献报道在肺组织发现的血管肉瘤国内外不超过100例,其中大多数为转移性病灶[1-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及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采用高屈膝体位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2010年1月~2012年10月的49例股骨及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5~7d内将患肢膝关节间断放置于≥105°的高屈膝体位.并予以止痛治疗及个性化的舒适护理,5~7d后嘱患者加强患侧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锻炼。结果本组49例患者在术后5~7d内均能按高屈膝体位放置的要求进行放置,术后伤口全部愈合良好,从膝关节的关节活动范围看,术后除l例膝关节有伸直受限外,48例患者膝关节伸直均达到00,术后1个月膝关节屈曲角度≥145°甚至正常活动的患者有43例,膝关节平均屈曲角度为143°。结论股骨及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5~7d内间断应用高屈膝体位放置的治疗方法,结合有效的镇痛方案,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兔骨骼肌干细胞(MDSCs)分离、鉴定及诱导分化为平滑肌细胞的方法。方法:应用酶消化法消化兔骨骼肌组织,应用改良差速贴壁法获得MDSCs,并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鉴定,体外诱导骨骼肌干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定向分化,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平滑肌细胞特异标记α-SMA和SM-MHC的表达情况。结果:骨骼肌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免疫细胞荧光法显示MDSCs呈结蛋白、干细胞抗原-1(Sca-1)和CD34阳性,CD45阴性,诱导后细胞排列形态呈漩涡状,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提示α-SMA和SM-MHC表达增高。结论:骨骼肌干细胞经体外培养及诱导后,呈明显的平滑肌细胞特性,可作为输尿管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