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7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015例中的20例心肌桥,结果:左前降支肌桥19例,右冠后降支1例,狭窄程度Ⅰ级3例,Ⅱ级8例,Ⅲ9例,全部病例均有胸痛,胸闷症状,17例有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经β受体阻滞剂和(或)钙离子阻滞剂治疗后患症状缓解;随访0.5-5年,无一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和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可导致心肌缺血,对有症状的心肌桥患应积极治疗,采用β受体阻滞剂和(或)钙离子阻滞剂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2.
外周血分离制备组织工程瓣膜内皮种子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从外周血分离制备组织工程瓣膜内皮种子细胞的方法.方法:采集正常人外周血,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MNCs)进行体外定向培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流式术进行内皮细胞表面标记物检测,应用细胞荧光化学检测培养细胞的内皮细胞功能,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培养液中的NO,最后进行细胞计数.结果:人外周血MNCs经体外培养,表达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抗原,包括Ⅷ因子(VWF)、VE-Cadherin、KDR和CD34,早期(7 d内)还表达CDl33并显示出能内吞乙酰低密度脂蛋白(acLDL)以及释放NO的内皮细胞特性,培养l0 d后细胞融合生长,20 d左右成典型的鹅卵石样内皮细胞形态,28 d时细胞数量级达到107.结论: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定向培养可以获得作为组织工程瓣膜种子细胞的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83.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84.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85.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价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前后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方法:于手术前1-2天及术后1周内应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心腔内径及心功能指标,了解心脏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12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术后,超声心动图CDFI检测其中11例患者未探及残余分流,1例患者于封堵器四周探及残余分流,3个月后复查残余分流消失。同时封堵术后患者左心房、左心室大小及肺动脉内径明显缩小,左室身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分数明显减小,高动力性的心脏血流动力学状态得到纠正。结论: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超声心动图对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术后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对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监测,可以了解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87.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88.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在X射线照射下应用导管技术,在冠状动脉的病变狭窄处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来增大管腔内径,从而改善血流灌注及心肌缺血状态。我国自1983年开始开展这一技术[1],现在每年有29万例以上的PCI病例[2]。本院自1996年开展此项手术至今,PCI病例已有6000多例,并且每年都以20%的比例增加。同时,由于病变复杂,操作时间延长,相应的操作者暴露于射线之下的时间和所受辐射剂量也越来越多。因此,操作者的辐射防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通过测量不同体位曝光时第一术者体表入射剂量分布情况,为操作者的剂量防护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icin)对内皮细胞凋亡及增殖、迁移、成血管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并分组,将浓度为0、1、10、100 ng/mL的rapamycin与内皮细胞作用24 h,DAPI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迁移能力,并在倒置显微镜下检测细胞的成血管能力.结果:10、100 ng/mL rapamycin能明显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能力(P<0.01).同时rapamycin (1 ~100 ng/mL)能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P<0.01).rapamycin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DAPI染色可见更显著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100 ng/mL rapamycin作用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明显降低细胞成血管能力(P<0.01).结论:rapamycin可以诱导内皮细胞发生凋亡并抑制其增殖、迁移和成血管能力.  相似文献   
90.
王江洪  徐力辛  黄伟剑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2):99-101,I0001,I0002
<正>自1945年Wolferth首次报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时心电图常出现"镜面"导联ST段压低,并往往利用这一心电现象判断犯罪血管位置、分析ECG镜段导联区是否存在缺血、估价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和临床预后等,随着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发展,认识进一步深入。本文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之前,利用术前心电图(ECG)"镜面"导联ST段压低判断冠脉高危犯罪血管部位(左主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