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7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晨练后,老刘捎回报纸来,坐在阳台上给老伴读报。他戴上老花镜,刚读了一段国际新闻,就读不下去了,摘下眼镜,直揉眼睛,对老伴说:“最近眼睛不知怎么了,老是干干涩涩的,痒得很,看东西也看不清楚,揉揉才好受。”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肾癌的疗效.方法 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9例肾癌患者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联合RFA.患者均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后3~7 d,在CT引导下行RFA.术后1个月行肾脏病灶穿刺活检和CT增强检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9例患者随访1~6个月,未发现.肾脏肿瘤增大,...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用三维DSA观察子宫动脉的开口位置、解剖形态及最佳投照角度,以提高子宫动脉的插管成功率.方法 对42例(84侧)成年女性子宫动脉进行前瞻性206°旋转DSA检查,对获取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子宫动脉的DSA表现,并观察子宫动脉的最佳显示角度.结果 所有84侧子宫动脉开口均能在三维DSA上清晰显示,其中58侧起源...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在肝癌介入治疗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前分别行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分析肝动脉解剖、肝癌供养动脉及门静脉系统的显示情况。结果 MSCTA在显示腹腔动脉及肝动脉解剖方面与DSA高度一致。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与DSA对肿瘤供养动脉的显示均优于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P<0.05);MIP对3级肝动脉显示优于VR(P<0.05),与DSA比较无差异;4级及以上肝动脉分支的显示MIP优于VR,DSA优于MI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A与DSA对门脉癌栓及侧支血管的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肝动脉-门静脉瘘的显示DSA优于MSCTA(P<0.05)。结论 MSCTA能准确显示肝癌供血动脉及门静脉系统,有效指导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消融术在原发性肝癌(PHC)及肝外转移灶治疗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PHC及部分伴有肺转移、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临床资料.67例中,肝内病灶83个;肺转移灶53个(31例);腹腔淋巴结转移22个(16例).肝内病灶采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或)无水乙醇消融术治疗,肝外转移病灶采用单纯无水乙醇消融术,术后3个月复查CT平扫或增强以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肿瘤病灶有效率65.8%,肝内病灶有效率67.5%,肺转移灶有效率60.4%,腹腔淋巴结转移灶有效率72.7%,半年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83.5%和59.7%.结论 无水乙醇消融术在PHC及肝外转移灶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鲁东  李东林  罗维 《当代医学》2009,15(10):90-90
治疗胆囊结石症的手术方法很多,包括传统的剖腹胆囊切除术(O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等。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其治疗方法向着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的方向发展。随着腹腔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LC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的认同,并有取代传统的OC的趋势。但在我国目前情况下,LC技术由于硬件投入高,患者住院费用高,手术适应证相对狭窄,而且中途中转开腹手术的比率仍较高,在广大基层医院中仍不能普及。1996年1月~2008年1月我院选择性地对128例胆石症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的治疗,探索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的要点,现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7.
平板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平板探测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常规全脑血管DSA检查后,再行旋转DSA采集数据,利用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分析3D-DSA与常规DSA对颅内动脉瘤显示的差异,评价3D-DSA对介入栓塞治疗的指导意义。结果常规DSA检出脑动脉瘤34例,经应用旋转DSA及三维重建后检出46例,其中35例进行介入血管内栓塞治疗,栓塞效果良好,11例行手术夹闭治疗。结论3D-DSA可显著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能够直观清楚地显示动脉瘤详细全面的解剖信息,指导制定治疗计划,在脑动脉瘤的诊断和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8.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5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总结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53例,肝转移癌 102例;其中有外科手术史患者98例;共并发肝脓肿5例,3例并发于原发性肝癌,2例并发于肝转移癌.采用在X线透视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脓肿引流术,术后给予抗生素冲洗.结果 所有患...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供血动脉栓塞建立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杂种家猪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采用经皮穿刺插管的方法经右侧股动脉插入5F Cobra导管至左侧股动脉,超选择性插入股骨头供血动脉,用长约500μm的真丝微粒栓塞供血动脉;对照组:仅行左侧髂总动脉造影,不行动脉栓塞。术后2周和4周分别行左侧髋关节X线摄片、CT和MR检查;第4周影像学检查结束后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细胞形态,并计算单位面积的骨小梁体积和空缺骨陷窝百分比,对两组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栓塞术后2周,股骨头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表现;CT示髋部软组织肿胀,MRI显示髋关节腔内长T2信号。栓塞4周后,X线平片、CT和MRI示实验组股骨头典型缺血性坏死改变;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实验组骨细胞核固缩、深染,骨细胞减少或消失;单位面积的空缺骨陷窝百分比增多,骨小梁体积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穿刺股骨头供血动脉栓塞可成功建立猪ANFH模型,并较好地模拟ANFH的临床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SPVE)的技术要点和安全性.方法 对41例肝脏肿瘤患者(包括原发性肝癌13例,转移性肝癌28例)行SPVE,对其中32例同期行TACE术(SPVE+ TACE组),9例未行或未同期行TACE术(单纯SPVE组).术后回顾性分析SPVE的技术要点、并发症及临床安全性.结果 对41例均成功完成SPVE术,成功率100%;术后第3天患者ALT、AST、TB较术前升高,SPVE+TACE组升高更为明显,至术后第7天均明显下降.5例出现SPVE相关并发症,包括2例异位门静脉栓塞、1例暂时性肝功能衰竭、1例肝包膜下出血和1例肝内门静脉-静脉瘘.结论 SPVE作为肝脏外科手术和TACE术的重要辅助技术是可行的,但术后相关并发症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