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特种医学   18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评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在低场MR中对脑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脑肿瘤患者,均进行FLAIR序列和FSE-T2WI检查,比较两种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能力。结果FLAIR序列显示病灶64个(100%),而FSE-T2WI仅显示病灶56个(87.5%);FLAIR序列显示病灶内部结构及边缘良好者为46个(71.88%),FSE-T2WI显示病灶内部结构及边缘良好者为27个(42.19%),在显示病变内部结构及边缘清晰度方面,FLAIR序列优于FSE-T2WI(P〈0.01)。结论在低场MR中,FLAIR序列图像有助于区分瘤体与水肿、显示肿瘤内部结构。因此FLAIR序列应该成为检查脑肿瘤的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在脑室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患者均进行FLAIR序列和FSE-T2 WI检查,比较两种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能力。结果 6O例中,属脑室系统正常变异者14例,交通性脑积水5例,梗阻性脑积水10例,室管膜瘤2例,侧脑室内脑膜瘤1例,亚急性脑室内出血2例,脑白质脱髓鞘疾病20例,侧脑室旁腔隙性脑梗塞3例,小脑髓母细胞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以上疾病的病灶,在FLAIR序列上均能显示,并可清晰显示边界:但在T2WI上虽可显示有些病灶,但边界不清。结论 FLAIR序列能够抑制脑脊液的信号,提高脑室内、脑室旁病灶的对比度,对脑室内及脑室旁病变的显示较FSE-T2WI优越。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MR快速评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最优序列组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10天内由于围产期窒息行MRI,根据日龄分为出生4天以内(Ⅰ组或早期组)和出生4~10天(Ⅱ组或晚期组)两个亚组.两名评估者共同回顾性评估T1 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矢状位T1WI及不同序列组合对HIE的分度,并计算与参考标准一致性(Kappa值),确定MRI对HIE快速评价的最优序列组合.结果 与参考标准比较,对新生儿HIE的分度评价,DWI在早期组评价的K值为最高(K=0.783),T1WI在晚期组评价的K值为最高(K=0.704).横轴位T1WI、T2 WI和DWI联合序列评价与参考标准具有高度一致性(K=0.865),依次增加FLAIR和矢状位T1WI序列到T1WI、T2WI和DWI联合其K值不变.结论 MRI横轴位T1WI、T2W和DWI联合是快速评估新生儿HIE的最佳序列组合.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中脑脚间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9例中脑脚间区急性脑梗死和51例健康受检者(中脑脚间区在DWI上呈高信号)的常规MRI及DW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两名神经放射学专家共同进行两次评价,第一次仅对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进行评价,第二次对常规MRI、DWI和ADC图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并比较两次诊断中脑脚间区急性脑梗死的一致性(Kappa值)以及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与最终诊断结果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评价的一致性分别为低度(K =0.363)和高度(K=0.940).两次诊断中脑脚间区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分别为79.6%和100%(P=0.001),特异性分别为56.9%和94.1% (P=0.000),准确性分别为68.0%和97.0% (P=0.0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3.9%和94.2% (P=0.0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4%和100% (P=0.001).结论 DWI序列诊断中脑脚间区急性脑梗死需与正常扩散高信号鉴别,结合常规MRI可显著提高诊断中脑脚间区急性脑梗死的一致性、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55.
骨外骨软骨瘤1例盛蕾①孙洪勋马得廷患者,女,38岁,3年前因一次外伤后,左小腿下段前方可及一肿物,无压痛,并逐渐增大。门诊以“骨化性肌炎”收治入院。查体:左小腿踝上2cm处见皮肤隆起,可触及6cm×4cm大小肿物,质硬,光滑,可轻度移动。足部活动尚...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态多层螺旋CT(MSCT)观察胸骨的变异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0年1—6月泰安市中心医院行胸部MSCT检查的1 000例受检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505例、女495例,年龄10~99(54.7 ± 25.5)岁。胸部CT检查均进行横轴位容积扫描,采用骨算法对胸骨进行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垂体柄在FLAIR图像上的信号强度及表现特征。方法 选择145例患者应用低场磁共振进行SE T1WI、FSE T2WI、FLAIR 3个序列扫描,对垂体柄的信号强度及表现进行评估。结果 在FLAIR图像上垂体柄呈高信号强度的占70.3%(102/145),呈等信号的占29.7%(43/145)。当扫描层面穿过垂体柄上端时,垂体柄呈圆圈状;当扫描层面穿过垂体柄中段和末端时,垂体柄则呈圆点状;边缘均清晰。在T1WI上垂体柄呈等信号强度的占95.2%(138/145),在T2WI上垂体柄呈等信号强度的占51%(74/145),边缘多数欠清晰。在矢状位FLAIR图像上垂体柄呈窄“V”形,上宽下窄,边缘呈线状高信号,中间呈脑脊液样低信号。在T1WI上,垂体柄显示清晰呈“Y”形:在T2WI上,垂体柄显示不清。结论 垂体柄常呈高信号强度并存在于所有年龄组,推测是因垂体柄富含液体成份造成垂体柄的T2值延长所致。在轴位和正中矢状位上FLAIR图像能比T1WI、T2WI更清晰地显示垂体柄的形态和结构。  相似文献   
58.
多层螺旋CT显示正常胸骨及胸骨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胸骨成像方法及在诊断胸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经16层螺旋CT常规胸部容积扫描和薄层低对比图像重建108例,其中胸骨病变组8例、对照组100例.所有病例均应用标准和曲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阴影法成像(SSD)及容积成像技术(VRT)对重建图像进行后处理,最后由2名CT诊断医师对各种后处理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108例受检者的MSCT后处理图像均能显示胸骨.在显示细微骨质结构方面,矢状位MPR模式优于轴位MPR模式(U=14.107,P=0.000),冠状位曲面MPR模式优于冠状位MPR模式(U=11.882,P=0.000);在显示胸骨形态方面,VRT成像模式优于MIP和SSD 2种成像模式(UVRT:MIP=13.553,UVRT:SSD=12.102,P值均=0.000).8例胸骨病变组中,胸骨骨折5例,胸骨转移瘤3例.结论 冠状位曲面MPR、矢状位MPR和VRT技术是显示胸骨的最佳MSCT成像方法,在评价胸骨疾患方面较常规平片和(或)CT更具优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SPLC)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对24例临床病理确诊的、直径小于3cm的周围型小肺癌病例进行螺旋CT扫描,并薄层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并与横断位相比较。结果24例周围型小肺癌的MPR和VR技术在显示肿瘤的基本形态,边缘特征(分叶,血管集束等)叶间裂及膈胸膜的牵拉征,与横断位图像有优势。结论16层螺旋CT的机器性能及处理技术为肺内早期肺癌的定位、定性提供了更多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60.
子宫肌瘤的低场MRI诊断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MRI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23例子宫肌瘤患者行MRI检查,SE序列,横断面T1、T2加权及矢状面、冠状面T2加权成像,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共检出38个病灶,所有病灶在T1WI上表现为等或低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低或混杂信号。其中5例经手术治疗,4例行超声刀治疗,2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结论MRI对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B超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