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16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目的探讨枢椎(C_2)椎板螺钉在儿童颅颈交界区手术中使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采用C_2椎板螺钉治疗的12例儿童颅颈交界区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14岁,平均8.2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枕颈部疼痛、肢体无力、麻木等,8例患儿有高位颈脊髓病表现。术前行颈椎正侧位和过伸过屈位X线、寰枢椎薄层CT、颈椎MRI和椎动脉CTA检查。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的(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系统评价手术前后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术前平均为13.3分。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0个月;寰枢椎固定7例,枕颈固定5例。7例C_2采用了双侧椎板钉,5例为单侧椎板钉和对侧椎弓根钉。术前存在神经功能损害的8例患者有2例遗留右手握力下降(肌力4级),1例遗留左上肢灵活性下降,其余完全恢复。末次随访的JOA评分平均为15.8分。结论在C_2椎弓根不适合置钉的儿童患者中,使用C_2椎板螺钉固定的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3.
病例 男,56岁,因间断胸痛3年,加重25天入院。3年前于体力活动时感胸痛,部位在心前区,范围手掌大小,呈烧灼感,伴向左肩背部放射,无心悸大汗,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于当地医院就诊,ECG示ST-T改变,未做特殊处理,经休息5分钟疼痛缓解。此后间断发作胸痛,部位性质基本同前,多于夜间休息时或活动时发作,有时伴大汗并向左肩背部放射,经含服硝酸甘油后于3~5min内可缓解。  相似文献   
94.
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术式选择及治疗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不同术式治疗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的效果,探讨其术式选择。方法:2002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84例,男56例,女28例,年龄21~68岁。术前均伴有颈项部疼痛和活动受限,17例合并不程度寰枢水平的颈脊髓损伤症状。19例为单纯齿状突骨折,65例合并寰枢椎脱位。入院后均行颅骨牵引,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的复位。根据骨折线类型、伴随损伤和骨质情况,58例采用前路单枚中空螺钉固定(A组),26例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融合(B组)。结果: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8个月,A组58例患者54例获得骨性愈合,4例纤维性愈合,颈椎屈伸和旋转功能正常;B组均获得骨性愈合,颈椎旋转功能不同程度受限。结论: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应根据齿状突的骨折线类型及患者个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单枚中空螺钉固定可保留颈椎的正常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价腰椎后路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9月-2010年12月采用腰椎后路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53例。根据JOA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通过X线片观察腰椎前凸角、侧凸角的改善情况。结果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平均为85.2%。优34例,良14例,可5例,优良率90.6%。腰椎侧凸Cobb’S角由术前的(30.5.4-6.1)。矫正到末次随访的(12.3±4.1);腰椎前凸角由术前的(15.2±4.6)。矫正到末次随访的(32.1±7.3)。无矫正角度明显丢失及内固定物失效。结论腰椎后路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颈胸交界区外伤性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3年至2008年急诊收治10例创伤性颈胸段椎间盘突出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23-66岁,平均41.5岁;急诊行经椎间孔入路椎间盘摘除,同期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后予以高压氧治疗。采取JOA评分标准,从肢体感觉,运动,膀胱功能等方面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3个月。1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脊髓功能无恢复,其余9例患者感觉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3)分至术后平均(1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外伤性颈胸段椎间盘突出症早期采用经椎间孔入路实施椎间盘切除术可以获得安全有效的脊髓减压,有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整体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6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80例在此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就两组结果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对两组患者用自定调查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比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行全面整体的舒适护理,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提高护理人员的全面素质的同时提高了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98.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VCF)发生率达30%[1]。临床上胸腰椎骨折大多为前屈型损伤,其应力集中于椎体前部,多为椎体压缩骨折。自2003年6月~2006年2月,笔者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在C型臂X线机下经皮注射椎体成形术(PVP)治疗32例34椎,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龄52~72岁,平均67岁。全部有明显外伤史及腰背疼痛症状,8例因疼痛剧烈,失去活动功能,须卧床休息。骨折部位:T104椎,T116椎,T1214椎,L110椎。外伤至手术时间为12~30d,平均为15d。1.2手术治疗1.2.1术前准备查血常规及凝血四…  相似文献   
99.
C2/3经关节螺钉固定的临床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C2/3侧块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可行性,为颈椎后路钉板固定在枢椎提供新的螺钉锚点.方法利用20例配套颈椎干骨标本,测量枢椎和第三颈椎侧块的宽度和高度.设定C2/3侧块关节螺钉的进钉点和进钉方向,即进钉点在头尾方向上位于枢椎侧块的中下1/3交界处,在内外方向上位于枢椎侧块的中央,螺钉穿枢椎侧块经由C2/3侧块关节进入C3侧块;进钉方向与人体矢状面平行,并与C2/3侧块关节面呈90°角,测量螺钉分别在枢椎和第三颈椎侧块内的长度.结果枢椎侧块的平均宽度和高度分别是14.83mm和9.63mm;第三颈椎侧块的平均宽度和高度分别是13.86mm和11.27mm.螺钉在枢椎和第三颈椎侧块内的平均长度分别是6.24mm和9.70mm,螺钉总长平均15.94mm.结论经C2/3侧块关节进行螺钉固定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可以作为枢椎后路螺钉固定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对雪旺细胞分泌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方法制备脂多糖激活的和未激活的成年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取3种不同浓度,分别施加于纯化培养的乳鼠雪旺细胞,作用24、48、72小时,取细胞上清液,用间接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GF的含量。结果脂多糖激活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和未激活者取不同浓度作用不同时间后均能不同程度的促进乳鼠雪旺细胞分泌NGF。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含有促进雪旺细胞分泌NGF的因子,提示巨噬细胞可能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调节雪旺细胞对NGF的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