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4 毫秒
91.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48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小梁切除术,给予观察组患者行改良小梁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以及术后眼内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随访6个月后,其视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眼内压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改良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眼内压情况,并提高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能力,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2.
姚建民等[1]应用筋膜蒂指蹼皮瓣治疗单纯性并指,具有不同于其他局部皮瓣的优点,但存在指蹼瓣过大、瘢痕显露、指侧创口愈合不佳、术后复发等同题[1-6].为了改善治疗效果,2003年3月至2011年6月,我们对原设计进行了改良,采用小皮瓣、多齿状切口和组合局部皮瓣的术式,为33例并指患者重建指蹼61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3.
目前,双J导管已广泛应用于上尿路手术中,由于其确实可起到支架和内引流作用,有效地减少了尿漏和尿路管腔狭窄等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随着泌尿外科腹腔镜取石、成形等手术的日益开展,如何在腹腔镜手术中快速、简便地放置双J管,以加快手术速度、提高手术成功率,也成为推广腹腔镜手术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自1999年9月以来,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的引导导丝作为双J管的支架,腹腔镜直视下放置双J管,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患者男,13个月。2005年11月,因右手不慎被机器链条绞伤致手掌完全离断1 h而急诊入院。入院检查,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右手掌自第一掌骨头水平斜行至环、小指指蹼以近水平完全离断,断端组织损伤严重,创面不齐,污染严重。全麻下,急诊行断掌再植手术。在10倍手术显微镜视下行清创术,术中发现各指屈肌腱均逆行抽出2cm左右,且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改良Scarf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改良Scarf截骨术治疗拇外翻患者68例(92足),比较手术前后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及远端关节面固有角(DMAA)的变化。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12个月。末次随访时,HVA、IMA、DMAA均较术前显著减小(P<0.01),AOFAS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疗效优、良、可分别为82、5、5足,治疗优良率为94.6%。结论改良Scarf截骨术是矫正拇外翻畸形的可靠技术,纠正畸形效果满意,能有效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96.
目的:为了促进种子细胞在韧带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上的黏附增殖,在丝素薄膜上共价接枝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GRGDS序列,并观察RGD多肽修饰的丝素蛋白支架材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7/2007-07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和骨科实验室完成。利用市购的白色家蚕蚕丝制备丝素蛋白薄膜,在丝素蛋白支架材料表面接上海吉尔公司合成的RGD多肽,为丝素-RGD组,以未接多肽的丝素蛋白材料和细胞培养板分别作丝素组和阳性对照组。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到以上材料和培养板上培养4,12 h后,沉淀法定量检测黏附的细胞数检测细胞黏附率;培养1,2,3,4 d后比较材料上的细胞标准化细胞密度来反映细胞的增殖程度;培养24 h后对细胞骨架作免疫荧光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两组细胞骨架的组织情况。结果:培养4,12 h时丝素-RGD组细胞黏附率均显著高于丝素组(P<0.01),但与阳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培养1,2,3,4 d时各组细胞的增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培养24 h丝素-RGD组细胞完全铺展开,有粗大的细胞骨架组织,细胞内应力纤维清晰可见,其肌动蛋白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丝素组(P<0.05)。结论:RGD多肽修饰能显著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在丝素蛋白支架材料上的黏附、铺展,但对细胞增殖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7.
<正>支气管平滑肌瘤极为少见肿瘤,我们遇一例患者报道如下。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0岁。主因咳嗽、咳痰3个月于2014年12月2日第2次入院。住院号1429751。患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3年,3个月前因乳腺纤维瘤手术治疗。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为黄痰,发热,体温达39℃,伴胸闷、憋气,在当地治疗无好转,去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查胸部CT报右下叶肺炎,于2014年11月10日住我院。  相似文献   
98.
目的:了解抗感染药物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2013年军队ADR监测管理系统中抗感染药物严重ADR/ADE 1175例,对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剂型、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关联性评价及转归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17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8:1,平均年龄(49.62±24.57)岁,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药物类别中喹诺酮类195例(16.60%)、头孢菌素类184例(15.66%)、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方制剂159例(13.53%)位居前3位。涉及124个单品种,位居前3位的分别为左氧氟沙星73例(6.21%),莫西沙星64例(5.45%),利奈唑胺59例(5.02%)。1175例ADR/ADE中最多见为全身性损害286例次(19.13%),其次为肝胆系统损害203例次(13.58%),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86例次(12.44%)位居第3位;严重ADR表现中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肝功能异常162例次(10.84%)、过敏性休克137例次(9.16%)和血小板减少97例次(6.49%)。结论:抗感染药物所致的严重ADR/ADE涉及多个药物类别、品种,累及多个系统/器官,应用时除关注抗感染疗效外,还应监测患者肝肾、血液系统相关指标,以及时处置用药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9.
摘要:目的??评价内镜超声引导下胆道穿刺引流(EUS-BD)治疗恶性胆道梗阻(MBO)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该院行EUS-BD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EUS-BD的疗效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了EUS-BD手术,16例获得技术成功(76.19%),其中15例(71.43%)获得临床治疗黄疸的效果,共发生3例不良事件(14.29%),该3例均在后续治疗中康复。结论?EUS-BD是安全、有效的胆道引流方式,是ERCP失败后治疗MBO的可靠方式。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