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针对于自体骨供区有限,采用中华长城系统内固定,自体骨与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干燥骨联合移植对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改善。方法:选择2002-03/2004-0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骨科收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18例,Cobb’s角48°~110°,旋转畸形2°~3°。按King分型,Ⅰ型5例,Ⅱ型6例,Ⅲ型6例,Ⅳ型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椎牵引2周,术前1d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内固定物采用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术前2h将异体皮质、松质骨片放入37℃庆大霉素生理盐水中浸润,将骨片周边的皮质骨去除后,将松质骨片剪成2~6mm的碎松质骨粒,用37℃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继续放入37℃庆大霉素温生理盐水中进一步浸润待使用。Ⅰ型患者经横突旁切口行侧前路胸、腹膜外松解,矫形椎体钉固定、自体骨、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干燥骨混合后椎体间植骨术。Ⅱ,Ⅲ,Ⅳ型患者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侧突变后突、分段撑开、剃刀背切除、自体骨、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干燥骨混合后椎板间植骨融合术。术后3周戴支具下地活动。结果:纳入患者18例,平均随访11.8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手术一般情况:本组病例术中出血量为400~800mL,手术时间为3~6h,平均4.6h,术中唤醒检测脊髓均未见异常,伤口均为I类切口,甲级愈合。②手术前后cobb角矫正情况:与术前比较,术后1年侧凸主弯、代偿弯cobb角均明显减小[(68.3±12.6)°,(30.1±10.4)°;(31.2±9.5)°,(16.8±11.4)°;P均<0.05]。③顶椎旋转度矫正情况:与术前比较,术后1年明显减小[(2.4±0.5)°,(1.8±0.6)°,P<0.05]。④身高变化情况:与术前比较,术后1年明显增高[(146±19.2),(152±18.7)cm,P<0.05]。⑤植骨融合情况:所有病例在术后4个月,植骨颗粒已经模糊,开始形成新骨;术后8个月左右,已经有大量新骨形成,使得脊椎的正常结构已显示不清。无1例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均未出现3周后晚期感染以及因使用同种异体骨而感染肝炎或艾滋病者。结论:实验过程18例患者均未见明显排斥反应,切口愈合良好,植骨区均达骨性融合。提示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及同种异体骨融合对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弯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正2012年1月~2017年1月,我们采用局麻下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2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75~92岁。左侧10例,右侧14例。骨折Tronzo-Evans分型:Ⅰ型2例,Ⅱ型13例,Ⅲ型8例,Ⅳ型1例。合并症:高血压20例,糖尿病12例,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功能不全8例;同时合并2种内科疾病20例,合并3种疾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前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下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方法对2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单侧小关节交锁10例,双侧小关交锁16例)行前路复位植骨融合加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中无大血管、气管、食管、脊髓损伤。26例均获随访,时间5~6个月。患者复位良好,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1~2级恢复。结论前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滑脱并关节突交锁疗效确切,术中只要掌握好复位技巧,能解决脱位和交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自体骨环形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46例患者依植骨方式的不同分为椎间融合器融合组(A组,26例)与环形植骨融合组(B组,20例),比较两组术后的椎间隙高度、滑脱复位率、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的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易0.05)。临床优良率采用Nakai评分标准:A组优16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达88.5%;B组优14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9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明显增加,但末次随访时椎间高度都有不同程度丢失。A组少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和自体骨环形植骨融合分别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短期内都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两者临床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6.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腰椎结核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腰椎结核手术效果。方法手术治疗158例腰椎结核患者,分别采用侧前路入路手术病灶清除植骨钢板内固定59例(A组)、后路病灶清除减压内固定49例(B组)、前路减压病灶清除后路内固定50例(C组)。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截瘫缓解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后凸畸形矫正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A组(170.5±18.3)min,B组(130.3±26.8)min,C组(208.5±18.3)min;平均出血量:A组(520.4±53)ml,B组(535.8±62)ml,C组(750.6±91)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24个月。3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A组1例出现结核脓肿复发,窦道形成,经前路脓肿清除后治愈,1例术中损伤髂总静脉,行修补术。末次随访时所有植骨均获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出现。3组的ASIA分级、Cobb角变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侧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以及前后路联合术式均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病灶侵蚀的范围、节段、患者的耐受能力以及手术者的习惯来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通过关节镜辅助下内侧髌股韧带双束重建治疗的29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9例,年龄14.0~29.5岁,平均19.4岁。测量TT-TG距离、髌骨倾斜角,计算Caton指数。术前、术后通过Kujala、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术前TT-TG距离均小于20 mm、髌骨倾斜角小于20°,Caton指数0.9~1.1。所有患者术后均未见脱位复发,术前术后Kujala评分分别为(51.32±5.52)分、(82.45±3.38)分;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分别为(53.25±5.85)分、(89.65±4.75)分;术前、术后髌骨倾斜角为13.15°±1.67°,6.94°±1.4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内侧髌股韧带双束重建治疗无严重骨性异常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近期随访无复发,可以显著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修复软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取非负重区软骨替代负重区病变软骨,探讨软骨缺损的修复方式。方法对膝关节负重面软骨缺损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非负重面自体骨软骨移植,根据缺损大小选择不同大小的骨软骨移植物,术后行CPM功能锻炼1周,6周后负重行走。结果术后随访3~24月,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良好,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复查MRI示原软骨缺损区软骨表面光滑,移植物位置良好。结论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效果良好,创伤小,避免同种异体移植产生的排斥反应及疾病的传播,是修复软骨缺损的好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肘、膝、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治疗方式。方法对55例8~16岁的关节内、外翻畸形患儿(肘关节30例,膝15例,踝10例),采用肘外侧切口,踝、膝内外侧切口,截骨矫形,1枚或2枚“∩”形钉内崮定治疗,术后石膏托外固定4周,结果随访50例,随访时间3~24个月,截骨均达到骨性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内固定松动临床疗效优48例(96%),良2例(4%)。结论用“∩”形钉作为截骨矫形内固定材料.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深低温保存的同种体骨膜台骨联合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有生物活性的移植材料对骨缺损修复能力的影响。方法 实验采用兔桡骨缺损模型,经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膜加胎兔骨移植为实验侧,胎兔骨移植为对照侧,分别在术后2、4、8及12周对实验侧和对照侧骨缺损模型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X线片及钙、磷含量检查。观察异体骨膜加胎骨复合体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及移植后骨膜、胎骨的动态变化。结果 实验侧术后4、8及12周钙、磷含量明显高地对照侧(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钙、磷含量有升高的趋势。实验侧8周可见髓腔再通,组织切片可见骨陷窝及板层骨形成。结论 胎骨是良好的移植材料,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膜联合胎骨能加速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