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背景:钛板作为颅骨修复体因良好特性得到广泛应用。但颅骨形状复杂,修复体的现行制作技术成本高,设计和制造困难。目的:观察应用数字调控压模法制作适形颅骨修复体技术对神经外科颅骨缺损修复的效果。设计:回顾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三О三医院神经外科和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对象:选择2001-09/2004—09在解放军第三О三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20例,颅骨缺损部位:额颞部5例,颞顶部4例,颞额顶部4例,顶部4例,枕部3例。颅骨缺损范围:最小4cm&;#215;4m,最大12cm&;#215;12cm。方法:应用原始颅骨CT数据三维重建,进行修复体的几何设计,完全拟合颅骨的自然形态。利用新型数控成型模制作系统,根据拟合修复体数据控制形成相应凹凸模型,将钛钢板压制成形,实现与创伤部分精确贴合。主要观察指标:颅骨修复术特点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2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近期皮下积血2例,硬膜外血肿1例,脑内血肿1例,无脑挫伤发生。远期随访11例,全部缺口愈合良好,无发生感染、修复体松动、修复体外露等意外事故。②适形钛网颅骨修复术塑型精确、边缘贴合误差小,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对修复外形及舒适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应用数字调控压模法制作适形钛网人工颅骨修复术效果良好,各项指标优于传统的手工塑型颅骨修复术。  相似文献   
12.
开发车载X线设备系统的目的是为那些因地理环境、灾区环境以及战争情况下受限不便就诊的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车载X线设备系统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3.
1前言我校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一台法国70年代后期、带影像增强和电视屏幕系统的750mACg-2X光机,采用6个接触形平面蜗卷弹簧来平衡X射线管头装置部分的重量,操作轻便灵活。该机使用3年后,弹簧相继出现疲劳断裂,使机器无法正常使用。在向国外购买原配件每个弹簧需1000多港元,且不能及时供货,而国内又无合格配件可购的情况下,我们对该机进行了改装,获得了满意的结果。2改造方法2.ICgrZX光机管头重量弹簧平衡系统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该系统包含矩形动架,刚性板架和管头组合件3大部分(图1)。臼IC-2X光机管头重量弹簧平衡系统1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三种智慧放疗计划预测模型的精度与泛化鲁棒性,为模型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5例前列腺癌和25例鼻咽癌临床放疗计划,运用Z、L、S模型预测前列腺癌中膀胱和直肠、鼻咽癌中左右腮腺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应用预测DVH与临床DVH曲线下面积的差别(|DVH预测-DVH临床|)评价预测误差,误差越小则预测精度越高。在单个危及器官(OAR)上比较3种预测模型的精度,并在不同OAR中计算各模型预测精度的标准差以评价和比较模型的泛化鲁棒性。结果对于膀胱和直肠,L模型的预测误差(0.114和0.163)显著大于Z和S模型(≤0.071,P<0.05);对于左腮腺,S模型的预测误差(0.033)与Z和L模型相近(≤0.025,P>0.05);对于右腮腺,S模型的预测误差(0.033)显著大于Z和L模型(≤0.028,P<0.05)。在不同OAR上,S模型的预测精度标准差比Z、L模型小(分别为0.016、0.018和0.060)。结论在前列腺癌膀胱和直肠的DVH预测中Z和S模型的精度较高,而在鼻咽癌左右腮腺中Z和L模型较高,在不同OAR上S模型的泛化鲁棒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5.
0简介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病灶靶区实施精确的剂量照射已成为现代放疗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此要求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适形放射治疗的理论:即由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照射病人后在患者体内产生的剂量分布与患者肿瘤的形状尽可能地接近,同时尽量降低肿瘤周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验证蒙特卡罗剂量计算方法在放射治疗计划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针对一个临床食道肿瘤病例进行了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用蒙特卡罗虚拟源模型完成了各个射野的剂量计算。结果高剂量区与计划靶区保持了很好的适形,关键器官的照射量很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结论用蒙特卡罗虚拟源剂量计算模型生成的剂量分布符合临床放射治疗的实施原则,由于该模型的精确性,完全可以替代现有的解析型剂量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7.
遗传算法优化调强放射治疗射野权重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调强放射治疗(IMRT)剂量计算与射野权重优化方法。方法建立基于二维卷积的IMRT剂量计算模型.用Visualc#.Nct编写剂量计算及基于遗传算法的IMRT射野权重优化程序,分析优化结果。结果用遗传算法优化射野权重能够在一个临床可接受的计算时间内得到较高适形度的剂量分布。结论遗传算法是一种有效的IMRT射野权重优化方法,在IMTR治疗计划优化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医学软件测试是评估医学软件功能及性能的主要技术手段。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医学AI软件不断更新,其覆盖高算力、数据量大、模型复杂,而传统医学软件测试技术已不能满足相关需求,从而导致医学AI软件测试存在效果不佳、审评审批进展缓慢等问题,严重制约产业及其行业的发展。与传统医学软件测试技术相比,医学AI软件测试技术能够针对医学AI软件关键检测内容及性能指标,有效提高医学AI软件的检测效率。本文概述医学AI软件的发展现状,并与传统医学软件进行对比,总结现有医学软件测试技术,对医学AI软件测试技术的研究进展和不足之处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对医学AI软件发展面临的挑战及问题进行展望,旨在为医学AI软件测试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遗传算法的剂量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算法作为一种全局优化算法,可以用来解决在目标函数不连续、不可能、非线性等情况下的复杂问题,且具有较高的收敛效率和广阔的搜索空间.本文应用遗传算法优化逆向调强放疗计划中射束的权重,用二维等剂量线、三维剂量分布和剂量-体积直方图来评估计划的优劣.最后,给出了计算结果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应用数字调控压模法制作颅骨修复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制作与损伤部位形态完全相同的颅骨修复体。方法应用原始颅骨CT数据三维重建,进行钛板修复体的几何设计,完全拟合颅骨的自然形态,实现与创伤部分精确贴合。结果利用设计制作的新型数控成型模系统,根据拟修复体数据控制形成相应凹凸模型,可将钛钢板压制成形。结论该方法应用简单,成本低,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