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药品质量管理及控制是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及控制有助于提升医疗质量,从而为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为实施同质化的药品质量管理及控制,编制团队以科学性、通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编写原则,通过梳理问题、征集意见、专家论证审议,最终形成国内首部对药品质量管理及控制全过程进行规范的团体标准。该文阐述药品质量管理及控制标准制订过程,并对标准内容进行解析,以期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药品质量管理及控制提供建议和指导。  相似文献   
32.
药学会诊是指医疗机构药师应临床科室或医务部门的邀请,出于诊疗需要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优化和药学监护的药学服务。基于国家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文献、行业专家意见,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遵循科学性、通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组织制订了《药学会诊标准》。该标准对药学会诊基本要求、服务过程、质量管理与评价改进进行了规范和标准化,是医疗机构药师开展药学会诊服务的依据。该文介绍了《药学会诊标准》的制订过程,并针对标准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简要解析,旨在为医疗机构药师开展药学会诊工作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其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3.
婴儿左向右大分流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估婴儿左向右大分流先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11个月,危重型左向右大分流先心病59例,Ⅰ期修补58例,分期手术1例,病种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单心房等。结果 手术病死率3.4%(2/59)。结论 左向右大分流先心病婴儿伴有肺炎,心衰及合并肺动脉高压,经内科治疗无效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4.
肝细胞肝癌术后隐匿性病灶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超选择性插管、小剂量、低流量持续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方法对肝细胞肝癌 (简称肝癌 )术后隐匿性病灶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 6 7例肝癌术后 4 0天~ 3个月内起开始作介入治疗的患者中 ,经肝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检查发现 13例患者肝内 14处隐匿性病灶。病灶直径 0 .4~ 0 .8cm,平均 0 .6 cm。 13例肝癌患者术后经 BUS、CT、MRI等检查均未发现病灶 ,甲胎蛋白 (AFP)检查 >4 0 0 μg/ m l2例 ,2 0 0~ 4 0 0 μg/ m l4例 ,80~ 2 0 0 μg/ ml2例。对 13例患者 14处病灶作 1~ 3次超选择性插管、小剂量、低流量持续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结果  13例患者介入治疗后 2周及 1个月后作肝脏 CT复查 ,见 14处病灶内碘油沉积良好 ,与 DSA检查所见病灶结果相同。经 1~ 3次介入治疗后病灶缩小稳定。原 11例 AFP阳性患者均降至正常。另 2例 AFP阴性患者仍为阴性。随访 2 5~ 5 1个月无一例肝内有新病灶发现。结论 肝癌术后隐匿性病灶的早发现、早治疗 ,对延长肝癌术后患者生存期有相当积极的作用。肝脏 DSA、碘化油 CT检查是发现隐匿性病灶的最敏感检测手段。超选择性插管、小剂量、低流量持续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4例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TACE治疗前3 d开始予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连续10 d。对照组不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近期疗效、细胞免疫情况及化疗后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好于对照组;治疗组Karnofsky评分提高率高于治疗前,对照组低于治疗前;治疗组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均值均有提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毒副作用较对照组轻。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提高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后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减轻患者疼痛及化疗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损伤性出血的效果。方法对32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使用明胶海绵或金属弹簧圈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结果 32例患者经超选择肾出血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后临床症状很快得到缓解,2例休克患者血压1~2 h内恢复正常,1~3 h尿液转清,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损伤出血具有操作简便、微创、止血迅速且能最大限度保留患肾功能及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我院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提高药物相关性肾衰竭的预防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2009年4月27例致急性肾衰竭的主要药物、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结果:27例药物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中,>60岁的患者8例占29.62%,男5例,女3例.引起急性肾损害相关的主要药物为非甾体类抗炎药(11...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以小剂量美法仑为主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型的疗效。方法予美法仑2 mg 3次/周,沙利度胺50 mg/次,1次/晚,安雄 40 mg/次,3次/d口服。结果 治疗近40 d临床及血液学获得缓解。结论 以小剂量美法仑为主的方案治疗RAEB,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小,可能是治疗高危MDS的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筛选鼻咽癌(NP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基于SEER数据库(1973~2015)NPC患者的临床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按7∶3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利用R软件对建模组数据采用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决策树(DT)、套索算法(LASSO)与随机森林(RF)等4种AI算法筛选NP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用C-指数(C-index)、决策曲线分析(DCA)、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校准曲线(CC)等4种方式对模型进行内部评价;利用验证组数据和搜集的临床数据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与外部验证。结果 共纳入2116例NPC患者的临床数据(建模组1484例;验证组632例);建模组数据筛选影响NP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有年龄、种族、性别、Stage_M、Stage_T和Stage_N,利用其构建NPC风险预测模型的内部评价的C-index为0.76、ROC曲线下面积AUC=0.74、DCA净获益率为9%~93%,内部验证的C-index为0.740、ROC曲线下面积AUC=0.749、DC...  相似文献   
40.
<正> 1974年4月~1992年5月,共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500例,均治愈。着重介绍了动脉导管未闭常用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指出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一经明确诊断应积极手术治疗.对于新生儿及婴幼儿导管直径小于1.0 cm 者宜采用结扎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