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9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细胞凋亡的英文是apoptosis。此词是由apo和ptosis两个拉丁字组成,前者是指离开,后者指落下。细胞凋亡的含意是细胞犹如秋天落叶,到一定时候,失去生命力,随即脱落。所以,细胞凋亡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刺激下,遵循自身程序发生的细胞死亡。由于细胞凋亡是通过细胞内特殊基因程序而发生,故又称其为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血管内皮细胞是一种代谢活跃的细胞,体内外多种刺激因子均可作用于内皮细胞诱发调亡。因此我们认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构成了微循环障碍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血管内皮细胞凋…  相似文献   
22.
作者对25只盲肠结扎后败血症大鼠体内的纤维连接蛋白(Fn)进行了研究。血浆Tu(pFn)用免疫火箭电泳法,组织中(肝、肺)可浸出的Fn含量用ELISA和Fn在肺中的定位分布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发现,盲肠结扎后22h肝中Fn含量明显减少(P<0.05),肺组织中Fn含量与炎症轻重有关,炎症轻微处Fn含量比正常及假手术对照明显减少(P<0.05),炎症严重处Fn明显增加(P<0.05)。但此时pFn增高。肺中的Fn抗原主要集中在微血管周围,其分布与嗜中性白细胞的浸润一致。作者认为,上述变化与败血症时肺功能衰竭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
降脂减肥药对大鼠胃肠运动及腹壁脂肪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降脂减肥药具有减肥的效果,其有效成分为精制大黄,给12只大鼠胃内注射降脂减肥药(每次0.25g/100g体重,每日2次),6天后发现与对照组比,用药组体重增度明显加快(P<0.005),腹壁脂肪细胞大小不匀,细胞内脂肪染色较浅,提示降脂减肥药的疗效与上述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4.
肿瘤坏死因子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与C-jun基因表达的变化DamageofEndothelialCellsInducedbyTNFandChangeofc-junGeneExpression¥//文/金惠铭,沙志一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是创伤、感染、休克等...  相似文献   
25.
糖尿病(DM)患者,特别在并发大血管病和微血管病时,体内循环内皮细胞(CECs)、内皮祖细胞(EPCs)和循环祖细胞(CPCs)均发生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本文将围绕这些变化讨论其发生原因、可能机制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6.
静脉注射肿瘤坏死因子(TNF,30μg/100g体重)后,大鼠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逐渐降低(与实验开始时比),1/2h时最明显(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血浆Fn与TNF一起体外孵育未见Fn降低,因此TNF的上述作用似非直接。与此同时,组织Fn含量及免疫荧光强度均增加,尤以肾内变化为显。由于血浆Fn降低,而组织Fn升高,因此TNF通过增强微血管通透性导致血浆Fn向组织转移的可能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7.
经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复制循环微血栓及心电图表现异常的大鼠模型,观察肝素对微血栓的治疗作用。结果发现,肝素治疗组心电图改善,血粘度下降,循环微血栓数目减少,心肌细胞膜上Na~ —K~ —ATP酶活性较盐水对照组略有上升,但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提示肝素可减少实验动物循环血中微血栓的形成,改善心电图异常变化,但心肌细胞膜的Na~ —K~ —ATP酶活性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可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对局部血液循环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ndotheli-um derived relaxing factor,EDRF)是研究较多的一种。目前认为EDRF本质是内皮细胞来源的一氧化氮,简称EDNO。它是由L-精氨酸(L-Arg)在一氧化氮合成酶(简称NOS)作用下,由末端的胍基氮原子氧化而成。研究表明,除内皮细胞外其他许多细胞也可以产生EDRF。不同细胞具有不同类型的NOS,不同部位产生的EDNO发挥复杂的生理、病理作用。本文就EDRF的产生、本质、作用机  相似文献   
29.
国内微循环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微循环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微血管分子医学的研究已广泛开展。本文主要环绕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细胞分子机制、血管新生、血管平滑肌细胞病变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四个方面对2001年国内的主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细胞分子机制 LPS和TNFα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细胞分子机制是研究的重点。在研究脂多糖(LPS)刺激人血管内皮细胞(HVEC)分泌内皮素-1(ET-1)与肾上腺髓质素(Adm)的机制时发现,LPS刺激HVEC分泌ET-1  相似文献   
30.
微循环应用进展20卷,Allegra,Intaglietta and Messmer主编1993年。 自1852年T W Jones′观察到蝙蝠翅膀小静脉自发性节律活动以来,血管运动现象已引起生物学家、临床医生及工程师等各种研究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微循环应用进展》丛书中最新的一卷对这一令人振奋并具争论性题目的研究现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