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6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Menkes病的临床及病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1例Menkes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以识别遗传性铜代谢异常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病Wilson病与Menkes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与结果患者女性,8岁发病,逐渐出现下肢无力、关节变形、双手呈爪样偏向尺侧、骨质疏松、四肢肌张力铅管样增高、震颤、言语不利、精神障碍,以及牙龈出血、鼻出血及尿潴留等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呈高腭弓,双手轮替动作试验、跟-膝-胫试验和指鼻试验均不能完成,并有锥体束征;血清铜氧化酶0.02μmol/L。临床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亦称Wilson病)并骨质病。给予青霉胺0.25g口服,3次/d,治疗4年无效,改为0.25g口服,4次/d。治疗1年余,症状及体征渐进性加重,16岁死亡。尸检结果显示,脑实质呈广泛性萎缩,双侧额顶叶皮质下白质严重萎缩、变性形成空腔。光学显微镜下基底节组织结构无明显改变,血管管腔偶有不规则,内膜皱缩;皮质内颗粒细胞层神经元脱失明显,白质广泛脱髓鞘变性并有囊腔形成,可见大量增生的星形细胞、吞噬细胞、异位神经元及卫星细胞,血管周围无炎症细胞浸润;基底节区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丘脑均未见明显的神经元脱失和坏死,但是神经元中卫星细胞明显增多,有大量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尾状核尾的神经元内有沉积物;未见AlzheimerⅡ型星形细胞和Opaski细胞;小脑的特征性变化为颗粒细胞层变薄,细胞减少,残留的Purkinje细胞有明显的树枝状突起(垂柳影样)及突起局限性肥大处树突增多,局灶性轴突肿胀(鱼雷样变);并可见Purkinje细胞沉入颗粒细胞层内。结论(1)Menkes病亦可发生于女性,可于儿童晚期或成年早期发病。(2)特征性表现为皮质下白质大片变性、坏死形成空腔,以及与临床症状、体征不平行的基底节结构保留完好,皮质内颗粒细胞层神经元脱失和小脑Purkinje细胞异常突起等。  相似文献   
82.
目的:建立一成功率高,感觉症状确实的感觉性神经元神经病的动物模型。并同时观察不同剂量维生素 B6对于大鼠感觉性神经系统的作用。方法:50只雌性Wistar大鼠分别给予600mg/kg(1周或2周),400mg/kg(4周), 200mg/kg(4周或8周)与100mg/kg(4周或8周)维生素B6,腹腔注射,每天一次。取其后根神经节(DRG),周围神经及脊髓作光镜与电镜分析。染色方法有HE,Luxol Fast Blue,Masson三色与银浸染色。半薄切片用甲苯胺兰染色,超薄切片用醋酸双氧铀与枸橼酸铅染色。结果:腰段DRG受累最重,其次为颈段、胸段。大剂量组导致感觉性神经元神经病,动物步态不稳,甚至瘫痪。DRG细胞体体积减少或坏死,伴以轴突萎缩与崩解,并可见吞噬细胞吞噬现象。小剂量组动物无异常临床表现,DRG神经元病变轻微,但存在轴突萎缩与变性。电镜下发现近端突与胞体均有细胞骨架异常。脊髓后束中薄束比楔束病变重。结论:多种因素包括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及不同亚群神经元的药物敏感性不同,均可影响维生素B6神经毒性的最终表现。  相似文献   
83.
Clinical,pathologicandgeneticstudiesonmitochondrialmyopathy,encephalopathy,lacticacidosisandstroke┐likeepisodesGuoYupu郭玉璞,Guo...  相似文献   
84.
纯运动性偏瘫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本世纪初曾有学者观察到纯运动性偏瘫的临床病例,但直至1965年才由Fisher—Curry二氏揭示了其临床病理特点,并确立了做为一种临床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一侧面部,上肢和下肢完全性或不全性瘫痪,不伴以感觉障碍的体征、视野缺损、失语、失用或失认”;“在脑干病变的情况下、偏瘫不应伴有眩晕、耳聋、耳鸣、复视、小脑性共济失调或明显的眼震”。纯运动性偏瘫综合征的出现频度较低,现将我院1985年以来收治病例的临床及CT特点进行了总结及出院后随访。  相似文献   
85.
10多年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科学技术发展,在神经病学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分述如下。一、脑血管病脑血管病是人类三个致死主要疾病之一,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很  相似文献   
86.
感觉神经特异蛋白-35000(SSP-35)是新近发现的蛋白质.在哺乳动物脊髓背根神经节(DRG)感觉神经元中表达丰富.在运动神经元中无表达,目前尚无关于人类抗SSP-35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的报道。  相似文献   
87.
获得性慢性肝性脑病八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慢性肝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与脑电图(EEG)、头颅MRI及肝脏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8例获得性慢性肝性脑病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病人中只有1例肝酶明显升高,2例正常,5例轻度升高。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时,除以锥体外系症状为突出表现的1例病人外,EEG均示弥散减慢活动伴有三相波,且与临床波动及血氨(NH3)水平相平行。2例接受MRI检查的病人均示底节区长T1、长T2信号。1例尸检示双壳核弧形软化,光镜下可见AlzheimerⅡ型细胞。结论 缺乏神经系统局灶体征的原因不明的进行性或间歇性神经精神异常,如EEG显示弥散性减慢活动伴有三相波,且与临床症状波动、血氨(NH3)水平相平行,尽管肝酶升高不明显,也应高度警惕慢性肝性脑病的存在。若MRI显示底节区病变,更高度提示慢性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88.
3-氯丙烯(Allyl Chloride)的慢性毒作用及其对神经组织的病理影响报导甚少。国外资料强调,动物慢性氯丙烯中毒时主要表现为肝肾损害;人长期接触浓度为3.13~416.29mg/m~3的氯丙烯后也有肝脏受损的表现,但均未见有神经系统的损害。1971年起,国内有关单位和我们先后在环氧氯丙烷及丙烯磺酸钠生产车间接触  相似文献   
89.
作者介绍了使用颅骨钻孔术取活检标本涂片的诊断方法。复习了一年过程中全部187例涂片法并用石碏切片对照,证明准确性达到90%,也提出在对恶性肿瘤类型的鉴别上存在问题。方法钻孔活检方法:根据临床所见、脑扫描和神经放射学所提示的部位确定钻孔位置。切开头皮钻孔,用一个金属脑套针(直径2毫米)向脑部病变处穿入。通过穿刺针感触到的脑内硬度的变化可以  相似文献   
90.
脑卒中是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的一组疾病 ,脑组织损害是产生临床症状的病理基础。脑损害有一个发生、进展的动态过程 ,在临床上可划分为不同的病期 ,有相应的主要病理改变 ,在治疗上必然各有其侧重点。在急性期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更应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措施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中最关键的是依据临床表现、病因及病理进行分型治疗。总之 ,脑卒中的治疗目标是减轻脑损害 ,恢复正常功能 ,因此脑卒中的治疗必须选择针对性强的个体化方案 ,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而分型分期是个体化治疗的核心。1 缺血性脑卒中目前的治疗主要有改善脑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