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3.0 T MR自由呼吸冠状动脉成像的重建及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MR冠状动脉成像后处理重建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矢量心电门控技术(VCG)和自由呼吸导航技术,对85例临床疑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了3.0T全心冠状动脉检查,所有数据均使用Soap-Bubble进行后处理重建和定量分析,参照冠状动脉标准分段法(ACC1999)对冠脉进行分段评价,以“优”、“良”、“差”三个级别评判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分析测量冠脉长度、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原因及程度。结果:92%(78/85)的受检者扫描获得成功,共获得图像质量能够满足影像学评价(内径≥2mm)的冠状动脉节段385个,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血管共26支。图像质量优者占26例(33.3%),良者占34例(43.6%),差者占18例(23.1%)。右冠、左前降支及旋支的长度分别是(124.8±8.5)mm、(95.4±2.6)mm、(74.6±3.4)mm;直接为(2.6±0.3)mm、(2.4±0.3)mm、(2.4±0.2)mm。结论:Soap-Bubble重建能够把扭曲变形的三维冠脉映射到一个平面上,去掉和冠脉无关的干扰信息并对冠脉进行定量分析,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原因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小儿脑胶质瘤CT表现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搜集经术前CT诊断及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46例,分析CT表现,并进行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PCNA标记指数。结果: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的PCNALI明显低于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P<0.05),胶质瘤的密度均匀度、瘤周水肿程度及强化程度与PC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胶质瘤的部位与PC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脑胶质瘤CT表现与PCNA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CT表现能够间接反映小儿脑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3.0T MR 3D THRIVE动态增强扫描结合任意曲面重建技术,在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和高分辨3D THRIVE动态增强扫描,后处理采用任意曲面重建,分析肿瘤的MR征象和肌层浸润深度,并与手术病理对照,计算两种扫描方法对肿瘤浸润肌层深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采用3D THRIVE增强扫描结合曲面重建,较常规扫描能更加清晰显示病灶侵犯范围,对肿瘤局限于内膜、肿瘤浸润浅肌层、肿瘤浸润深肌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75.0%、97.6%、75.0%、97.6%、95.6%;86.9%、91.3%、90.9%、87.5%、89.1%;94.7%、92.6%、90.0%、96.2%、93.5%。常规扫描则相应为50.0%、95.0%、50.0%、95.0%、91.3%;78.3%、73.9%、75.0%、77.3%、71.7%;68.4%、81.5%、72.2%、78.6%、80.4%。结论:采用高分辨3D THRIVE技术进行平扫、动态增强检查并结合曲面重建,较常规扫描判断肿瘤侵犯子宫肌层的准确性有显著提高,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计划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输尿管造影(CTurography,CTU)不同后处理重建方法在辅助诊断输尿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8例经过临床及手术病理确诊的输尿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肾功能受损程度不同进行15、30、60min的延迟扫描,并行薄层重建。后处理重建采用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方法,观察输尿管的解剖结构、毗邻关系及行走路径。分析不同的重建方法对最佳延迟时间段图像质量、疾病判断的准确度及毗邻关系的应用价值。结果(1)CPR显示:图像质量评级为优良54例(93.1%),评级为差4例(6、9%)。疾病判断的准确度为:输尿管结石100%(30/30);输尿管肿瘤62.5%(5/8);输尿管囊肿100%(5/5);先天性输尿管狭窄100%(9/9);输尿管炎症66.7%(4/6)。CPR能清晰显示输尿管行径、解剖与毗邻结构。(2)MPR显示:图像评级为优良48例(82.8%),评级为差10例(17.2%)。疾病判断的准确度为:结石100%、肿瘤87.5%、囊肿100%、先天性狭窄100%、炎症50、0%。MPR部分显示输尿管部分行径、解剖与毗邻结构。(3)MIP显示:图像评级为优良39例(67.2%),评级为差19例(32.8%)。疾病判断的准确度为:结石86.7%、肿瘤50.0%、囊肿80、0%、先天性狭窄77.8%、炎症50.0%。结论根据输尿管显像程度,选择合适的重建方法完整显示输尿管与疾病的解剖关系,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5.
甲氨蝶呤明胶微球末梢栓塞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肝动脉灌注的实验研究旨在证明国内首创的甲氨蝶呤明胶微球(MTX-ms)的末梢栓塞作用,为临床介入治疗肝癌提供一种新型的化疗栓塞剂。经大白鼠肝动脉灌注MTX_ms后即刻及10-50天行随访肝动脉造影,显示MTX-ms能在小动脉 效地阻断肝动脉血流,小剂量的微球不会引起明显的肝组织损害。MTX-ms的降解时间约在30-40天左右。大白鼠肝动脉完全阻断后仍可产生侧枝循环,但多为不完全性肝动脉再通  相似文献   
26.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PHT)的严重并发症,也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1-2].术前如何获得患者门静脉系统侧支循环血管的详细分布,从而选择精细的手术方法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观察CT门静脉成像术(CT-PV)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以期对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提供详尽的术前影像学资料,用于指导外科手术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介绍一种冠状动脉MRA(CMRA)血管定量分析工具"Soap-Bubble"的应用体会及其价值.方法 采用Soap-Bubble工具对20例CMRA数据进行后处理重建及定量分析,通过测量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的长度、直径和血管锐利度,定量评价CMRA的图像质量.结果 20例CMRA血 管各主要分支的长度(均值±标准差):RCA为(111±31) mm,LM LAD为(84±14) mm,LCX为(48±12) mm;直径(均值±标准差)为RCA(3.0±0.4) mm,LM LAD(2.9±0.3) mm,LCX(2.4±0.2) mm;血管锐利度(均值±标准差)为RCA(44±13)%,LM LAD(43±15)%,LCX(31±18)%.结论 Soap-Bubble工具能够把扭曲变形的3D冠状动脉映射到一个平面上,并能够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3.0T MR高分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DCE-MRA)在诊断肾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连续随机对24例疑肾动脉狭窄患者行DCE-MRA和DSA检查,磁共振血管造影联合采用透视触发(BOLUS-TRICK)和敏感度编码扫描技术(sensitivity encoding,SENSE),后处理使用"肥皂泡"(Soap-Bubble)曲面重组技术,定量分析肾动脉长度、直径、狭窄程度、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分5级计算DCE-MRA对肾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用直线回归与相关法评价总体CE-MRA与DSA在诊断肾动脉狭窄和狭窄分级方面的一致性.结果24例患者共检出肾动脉48支,左、右侧肾动脉长度分别是(37.5±8.2)mm、(49.6±9.7)mm;直径为(4.4±0.6)mm、(4.1±0.6)mm.与DSA结果对照,D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程度在50%~75%之间、≥75%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1.7%、88.9%、73.3%、96.9%、89.6%;90%、100%、100%、97.4%、98.0%.3D DCE-MRA与DSA在诊断肾动脉狭窄和狭窄分级方面关系密切,r=0.985(P<0.01),回归方程Y∧=0.972 2.281X.结论3.0T MR高分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是一种扫描时间短、空间、时间分辨率极高的肾动脉成像技术,结合"肥皂泡"软件重建和分析,对肾动脉狭窄部位、程度作出可靠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和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健康人群和慢性鼻窦炎人群各型额气房的出现率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73例和同期既往无鼻窦炎病史及CT检查显示无鼻窦病变患者94例,采用美国GE公司8排螺旋CT扫描机进行横断面扫描,将扫描数据传输至GE Advantage Windows4.0后台工作站,应用MPR工具在同一屏幕上重建成连续的冠状位、矢状位图像,并对各型额气房进行辨认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组病例与慢性鼻窦炎组病例额气房观测出现率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鼻窦炎组中无额窦病变组病例与有额窦病变组病例额气房观测出现率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位于额隐窝引流通道中的额气房对于额隐窝的阻塞及额窦炎症的发生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相似文献   
30.
胃壁动态观察在胃癌CT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壁动态改变在胃癌CT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54例胃癌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20例正常者对照。通过CT平扫、增强及延迟多相位动态观察胃壁改变,以局限性胃壁厚度>10mm作为胃壁增厚的诊断标准。结果 1、胃壁厚度的变化:胃癌组胃壁厚度无变化,正常组胃壁厚度可变;2、胃壁柔软度的变化:胃癌组形态因定,正常组均有形态变化;3、胃产厚的形状改变:胃癌组不规则增厚,表面密实平整;正常组可以清晰显示粘膜皱襞,部分胃壁中夹杂气泡影;4、胃壁强化的方式:胃尿组病变部位明显不均匀强化,正常组粘膜皱襞强化呈线状。结论 局限性胃壁增厚存在于充盈不佳的正常胃体,运用多相动态观察胃壁的变化情况,在胃癌的CT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