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根据我国儿童饮食特点,对几种儿童经常食用的食品危害进行分析,对分析结果及危害程度,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评价改良鼻咽通气道机械通气预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术中缺氧的效果。方法 将9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术的OSAS患者随机分为3组:鼻导管吸氧组(C组)、改良鼻咽通气道吸氧组(N组)和鼻咽通气道机械通气组(M组)。C组经鼻导管吸纯氧5 L/min;N组置入改良鼻咽通气道,并吸纯氧5 L/min;M组置入改良鼻咽通气道,并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主要观察指标为术中缺氧的发生情况;次要观察指标为:亚临床呼吸抑制和重度缺氧发生情况,缺氧事件处理措施(抬下颌、面罩加压通气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使用情况,术中和术后体动、呛咳、鼻出血、咽痛和口腔干燥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医师、操作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与C组比较,N组缺氧发生率降低(P < 0.05),M组缺氧发生率、亚临床呼吸抑制发生率、抬下颌使用率和呛咳发生率均降低,胃镜医师和麻醉医师满意度升高(均P < 0.05)。与N组比较,M组缺氧发生率降低(P < 0.05)。3组患者体动、鼻出血、咽痛和口腔干燥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改良鼻咽通气道机械通气可有效降低OSAS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术中缺氧的发生率,且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3.
杨东平  王滨  邢娜  王伟  武蕾 《现代预防医学》2015,(23):4395-4397
摘要:目的 探讨2009-2014年天津市河西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报告的不良反应问题,为疫苗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描述流行病学得方法对河西区监测系统收集的AEFI病例分析。结果 2009-2014年河西区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接报15种疫苗引起的AEFI病例208例,总报告接种剂次为778172剂,AEFI发生率为26.73/10万,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AEFI病例发生。常见临床症状为发热、接种局部红肿及硬结。较为严重有两例,均为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后,一例为血管性水肿、另一例为血小板过敏性紫癜。结论 全区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AEFI病例发生,AEFI报告发生率很低,预防接种的安全性良好。AEFI监测是科学评价接种疫苗的利弊,及时处置AEFI,增加大众对预防接种信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自行开发样本条形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细胞病理检查流程再造,达到减少人员、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目的。 方法利用条形码为唯一识别信息,代替细胞病理检测过程中流水号(病理编号)的应用,进行样本全程信息化跟踪和管理。 结果实现了样本全程信息化管理。分析前不需要再对细胞病理样本及申请单进行对应排序,样本信息扫码核收。分析中,细胞病理制片直接条形码扫码,玻片标签变为机打标签,保证了在制片过程的样本与玻片一一对应。细胞病理诊断复片工作通过扫码记录所有复片数据。分析后,细胞病理样本及玻片采用扫码定位的方式储存,实现快捷查询。 结论细胞病理检测流程取消病理编号,实现样本条形码信息化管理是切实可行的,通过流程再造后,工作效率提升15.38%~29.00%、人员成本节省16.67%~25.00%,实现了数据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以及与类风湿因子(RF)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抗CCP抗体和VEGF,采用速率散射光比浊法检测RF水平,并分析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实验组为48例RA患者,对照组为32名健康人。结果抗CCP抗体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依次为100.0%、85.4%、100.0%、82.1%;VEGF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依次为56.3%、97.9%、77.0%、94.7%;RF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依次为100.0%、89.6%、100.0%、86.5%。三者之间两两具有相关性,尤以VEGF和抗CCP抗体相关性为好。结论抗CCP抗体和VEGF在RA诊断中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抗CCP抗体特异性与RF相同并优于VEGF,VEGF敏感性最高,而三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试验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以及与类风湿因子(RF)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抗CCP抗体和VEGF,采用速率散射光比浊法检测RF水平,并分析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实验组为48例RA患者,对照组为32名健康人。结果 抗CCP抗体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依次为100.0%、85.4%、100.0%、82.1%;VEGF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依次为56.3%、97.9%、77.0%、94.7%;RF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依次为100.0%、89.6%、100.0%、86.5%。三者之间两两具有相关性,尤以VEGF和抗CCP抗体相关性为好。结论 抗CCP抗体和VEGF在RA诊断中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抗CCP抗体特异性与RF相同并优于VEGF,VEGF敏感性最高,而三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试验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大鼠神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DEX组(100μg/kg DEX,腹腔注射,术前30 min)、瑞沙托维(RES)组(3 mg/kg RES,腹腔注射,术前30 min),每组10只(最终成模8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进行CIR大鼠模型诱导。CIR术后2 h及24 h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IR术后24 h取大鼠脑组织,TCC染色法观察大脑梗死情况,TUNEL染色法检测海马CA1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NF)-κB p65和p-I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IR术后24 h,与模型组相比,DEX组大鼠的神经功能有了显著改善(P0.05),而与RE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DEX组的脑梗死体积和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比例均显著减少(P0.05),而与RE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EX组大鼠脑组织中TLR-4、NF-κB p65和p-IκB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而与RE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大鼠CIR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 评价妇科术后病人硬膜外注射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对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妇科术后病人120例,年龄30~50岁,ASA Ⅰ或Ⅱ级,体重指数<30 kg/m2,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S组经硬膜外注射负荷剂量舒芬太尼10 ml,M.组、M1组和M3组分别经硬膜外注射咪达唑仑0.025、0.050、0.075 mg/kg+舒芬太尼10 ml作为负荷剂量,各组均以2 ml/h速率持续输注.按序贯法进行试验,各相邻浓度之间的比值为1.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VAS评分≤3分为镇痛有效,计算各组舒芬太尼的半数有效镇痛浓度(EC50)及其95%可信区间;采用Rammsay评分法评价镇静水平;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S组、M1组、M2组和M3组舒芬太尼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0.87(0.79~0.96)、0.82(0.74~0.90)、0.67(0.61~0.74)、0.63(0.56~0.71)μg/ml;与S组比较,M2组、M3组舒芬太尼的EC50降低(P<0.05);Rammsay评分M3组M2组M1组及S组(P<0.05);M3组镇静过度及呼吸抑制发生率较其余3组高(P<0.05).结论 妇科术后病人硬膜外注射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镇痛时,推荐咪达唑仑剂量为0.050~0.075 mg/kg.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合剂联合磷酸铝凝胶防治胰腺癌三维适形放疗后胃十二指肠放射性损伤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4例首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2例,2组均进行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内给予健脾和胃合剂+磷酸铝凝胶治疗。观察放疗第1—2周、第3—4周的胃肠道不良症状、胃和十二指肠镜情况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放疗第1—2周,第3—4周的恶心呕吐、厌食、腹痛、便血的发生率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胃和十二指肠镜检查中胃肠道黏膜损伤情况分级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放疗第1—2周、第3—4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健脾和胃合剂联合磷酸铝凝胶能够减轻胰腺癌三维适形放疗后的胃、十二指肠损害,具有良好的胃肠道保护功效,且安全性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IL-6、IL-8、IL-1β、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