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04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46篇
临床医学   116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187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81篇
  2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61.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周围局部皮温变化规律,为评估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内炎症反应持续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60例膝关节单纯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采用同侧腘绳肌肌腱于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检测C反应蛋白(CRP)及各时间段双膝关节皮温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两侧皮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至术后第20周患侧皮温高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两侧皮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第24周两侧皮温差趋于正常,局部皮温增高提示关节内炎性反应。若皮温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应引起重视,警惕膝关节内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建立用于绿色荧光标记的重组人偏肺病毒(GFP-rhMPV)空斑形成滴度测定方法.方法 基因组中插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hMPV全序列cDNA质粒和主要蛋白质表达质粒转入细胞293T后获得感染性重组hMPV.GFP-rhMPV在Vero-E6细胞中连续传代提升病毒滴度并保存.将等倍稀释的重组病毒液接种常规制备的Vero-E6细胞单层,用含或不含胰酶的低熔点琼脂精凝胶覆盖细胞,孵育一定时间后,采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荧光空斑数和抗原抗体蓝斑形成法计算病毒滴度.结果 感染后3 d,荧光显微镜下GFP-rhMPV可在低熔点琼脂糖凝胶覆盖层下形成分界较为清晰的绿色荧光集落,接种后3 d荧光空斑相对独立,便于计数.蓝斑形成法在感染后第5天蓝斑较大,易观察.此前拯救获得的GFP-rhMPV在宿主细胞Vero-E6中的复制滴度可达1×106 PFU以上.结论 成功建立了GFP-rhMPV的空斑形成实验滴度定量检测方法,为hMPV的致病机制、防治手段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外科手术中的适应证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住院外科手术合并有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前均安置了临时心脏起搏器,同时进行有效的整体护理.结果 1例患者因血管变异安装起搏器未成功,其他患者全部成功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并顺利完成手术,并于术后48h内拔除起搏电极,除1例患者出现安装心脏起搏器后急性心因反应,经心理护理缓解外,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心动过缓需外科手术患者常规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使手术适应证扩大,麻醉及手术的安全性提高.同时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能保证腹腔镜手术患者能够顺利的完成手术,并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4.
B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抗体产生细胞,在机体的体液免疫中有重要作用.B淋巴细胞功能的异常或数量的减少在体液免疫缺陷中有重要意义.不同的年龄阶段,B淋巴细胞数量的参考值不同[1].  相似文献   
65.
66.
坦索罗辛与坦索罗辛和保列治联合应用治疗BPH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PH是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患者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梗阻和下尿路刺激症状。在非手术治疗中,坦索罗辛和保列治两种药物因其疗效肯定而得到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单用坦索罗辛与坦索罗辛和保列治联合应用在BPH治疗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67.
查新溯源及其再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存在的对查新工作的认识不足和误解,追踪查新发展的历史,详述查新发展过程出现的一系列文件和一些重要事件。提出查新工作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并论述查新工作的必要性、对其再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8.
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促进了免疫学的飞速发展.任何免疫学事件的发生均可找到其分子基础,弄清免疫性疾病的分子发病机制并进行针对性的改善、纠正或阻断是今后该类疾病治疗的发展趋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子缺陷、新型疫苗及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等问题均为近年免疫学研究热点并已取得令人瞩日的成果,本文拟综述上述领域的最新进展并简要分析其在儿科临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下侧后方皮质纵行条状开窗技术在股骨侧假体翻修术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股骨转子下侧后方皮质纵行条状开窗技术取出股骨侧生物型假体、骨水泥型假体及骨水泥患者共25例(25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7.2±12.1)岁,开窗长约6~13cm,宽约1.2cm。再植入假体均选用生物型翻修股骨柄,合并腔隙性骨缺损者予以髂骨或同种异体骨颗粒植骨,开窗骨条7例(男5例,女2例)辅以钢丝或钢缆环扎固定,其余18例缝合骨膜覆盖。记录评价指标:术前、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手术时间;失血量(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术后随访影像学评估(开窗骨条愈合时间,愈合率,假体位置,钢丝或钢缆位置)。结果本组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Harris评分术前(35.9±14.7)分,术后(89.3±12.6)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手术时间为92~156min;失血量为568~980mL。术中未发生股骨假体远端皮质骨穿孔、近端劈裂骨折,开窗骨条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3~6个月,捆绑开窗骨条钢丝或钢缆均未发生断裂。术中2例股骨腔隙性骨缺损者随访3个月时股骨假体分别下沉0.8cm、1.0cm,术后6个月、12个月随访对比观察发现假体稳定。结论股骨转子下侧后方皮质纵行条状开窗技术在股骨假体固定牢固的翻修术中可以很好的暴露中远端股骨髓腔,以取出股骨侧生物型假体和骨水泥型假体及骨水泥,开窗骨条愈合良好,不影响翻修植入假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70.
急诊患者呼吸阶梯的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急救部近十年(1992年2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急诊病人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对呼吸通路进行阶梯管理,以期探讨呼吸通路的阶梯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