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8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14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84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360篇
内科学   251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215篇
外科学   358篇
综合类   752篇
预防医学   262篇
眼科学   107篇
药学   345篇
中国医学   306篇
肿瘤学   14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通络止痛方在低频超声促透下对大鼠不同程度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的行为学、软骨及滑膜组织形态学的影响,阐述该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优势。方法采用切断前交叉韧带的经典方法制备KOA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超声促透组和中药外敷组。所有大鼠左膝造模,对照组正常饲养,术后2、4、8周时各随机选取大鼠观察其行为学改变;处死后观察膝关节软骨大体改变,膝关节滑膜及股骨内侧髁软骨组织形态学改变,根据软骨改良Mankin’s评分予以评价,并根据评分结果确定大鼠KOA的病变程度。超声促透组和中药外敷组在术后2、4、8周时各随机选取大鼠进行干预处理,超声促透组使用超声电导仪对术侧膝关节促透通络止痛方,中药外敷组仅使用中药外敷。1次/日,30min,连续治疗2周。2周后处死,记录数据同对照组。结果对照组造模后2、4、8周时大鼠行为学、软骨大体观察、软骨及滑膜组织形态学发生明显改变,软骨Mankin’s评分的增加与时间成正相关。超声促透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行为学发生改变,Lequesne MG评分在2、4、8周组时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软骨组织形态学发生改变,Mankin’s评分2、4周组降低,2周时差异显著(P0.01),4周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作用显著优于中药外敷组,与中药外敷组相比,Lequesne MG评分在4周时下降明显,Mankin’s评分2周时下降明显,两两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促透组与对照组和中药外敷组相比,滑膜组织形态学2、4、8周组发生改变,滑膜炎症反应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软骨大体观察在2、4周组发生改变,退变程度减轻;与中药外敷组相比无明显改变。结论低频超声促透通络止痛方可以有效改善不同程度KOA的症状,减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缓软骨退变、抑制滑膜炎症而发挥作用,但对重度KOA软骨退变的缓解作用并不明显,与传统的中药外敷法相比,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观察肉苁蓉苯乙醇苷类成分(CPhGs)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复方鳖甲软肝片600 mg/kg),以及CPhGs高(500 mg/kg)、中(250 mg/kg)、低(125 mg/kg)剂量组。CPhGs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3只,其余每组各12只。采用皮下及尾静脉注射BSA诱导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灌服相应剂量的受试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蒸馏水,其余各组均按设定剂量灌胃给药;给药结束后收集大鼠血清、肝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肝功能酶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血清直接胆红素(DB)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标志包括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Ⅳ-C)含量;ELISA测定血清TGF-β1水平;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CPhGs各剂量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LB含量增加,中、高剂量组TB、DB含量降低,各剂量组大鼠肝纤维化指标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清TGF-β1含量降低(P<0.01),Masson染色结果显示CPhGs各剂量组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各剂量组肝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受到抑制(P<0.05或P<0.01)。结论:CPhGs对BSA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TGF-β1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4.
无线电能传输(WPT)是一种新型的电能传输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等各个领域。为保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安全使用,必须分析其电磁环境的安全性。本实验搭建了小功率无线电能传输实验平台,接收功率25 W,谐振频率47 kHz,开展了动物暴露实验。小鼠在无线电能传输电磁环境下每天暴露5 h,6天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后测试小鼠工作记忆能力,实验连续12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各只小鼠血清中的免疫参数、性激素含量和部分器官的生理结构。实验结果发现,小鼠的的记忆行为没有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出现明显的变化,性激素含量无明显变化(P> 0.05),免疫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均明显升高(P <0.05),部分器官结构有一定的改变。实验结果表明,搭建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环境对小鼠记忆行为无影响,而对小鼠生理特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明确人工肝患者临时中心静脉导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制定合理的预防性护理措施,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对75例行人工肝治疗患者临时中心静脉导管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5例中心静脉导管中,发生误伤动脉2例,局部渗血7例,血栓形成或导管堵塞4例,导管尖端贴壁11例,导管感染3例,经有效护理无1例导管脱落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密切观察及加强护理,能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6.
<正>20世纪60年代法国巴黎Bichat医院的Debray等证实了间苯三酚在治疗平滑肌痉挛性疼痛方面的疗效,且解痉作用迅速,不具有任何阿托品样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极好。至今间苯三酚在欧美已应用30余年,在欧洲成为妇儿解痉治疗的首选药物。间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 应用Keratograph 5M综合眼表分析仪对低龄干眼儿童的眼表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儿童干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低龄干眼儿童患者44例,健康对照组26例,询问病史,并使用Keratograph 5M综合眼表分析仪测量泪河高度、第一次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first break-up time,NIKf-BUT)、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average break-up time,NIKav-BUT),并行睑板腺形态学检查。结果 患儿组中,每天使用电子产品超过1h的比例最高,占68.18%。Keratograph 5M综合眼表分析仪各项参数中,患儿组NIKf-BUT(P=0.002)和NIKav-BUT(P=0.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泪河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4)。睑板腺照相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6)。眼表分析仪各参数对照干眼诊断标准绘制ROC曲线,发现NIKf-BUT的AUC最高,为0.899(P=0.000),NIKav-BUT的AUC为0.883(P=0.000),泪河高度的AUC为0.693(P=0.030)。结论 儿童干眼患者有其特殊的病史和临床特点,Keratograph 5M综合眼表分析仪因其无创性,易于为患儿所接受,适用于儿童干眼症患者,尤其是低龄儿童进行干眼诊断和病情随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建立LC-MS/MS法研究盐酸美金刚缓释胶囊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30 mm×4.6 mm,1.8μm);流动相A为0.1%甲酸,流动相B为甲醇,流动相B比例为65%,等度洗脱2.5 min;体积流量为1 mL/min,柱温40℃;进样量5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级反应监测(MRM)模式,以正离子化方式进行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180.0→107.0(盐酸美金刚)、m/z 268.0→116.0(内标琥珀酸美托洛尔)。将6只比格犬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两种制剂双周期交叉给药方法,分别ig盐酸美金刚缓释胶囊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1粒。采用LC-MS/MS法测定比格犬体内盐酸美金刚血药浓度。采用DAS ver 2.1.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计算出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盐酸美金刚的线性范围为1.25~125 ng/mL,定量下限为1.25 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值均小于6.5%。单次ig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比格犬血浆中盐酸美金刚的Cmax分别为(59.99±14.78)、(64.79±16.26)ng/mL,tmax分别为(7.83±2.64)、(7.33±3.5)h,t1/2分别为(10.84±2.04)、(11.39±1.31)h,AUC0-t分别为(9.99±3.3)、(11.02±2)μg·h/mL,AUC0-∞分别为(10.63±3.42)、(11.72±2.13)μg·h/mL。结论采用LC-MS/MS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专属性高,可用于盐酸美金刚缓释胶囊的药动学研究,盐酸美金刚受试制剂在比格犬体内药动学行为与参比制剂相似。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近10年来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疾病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第302医院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明确诊断为 DILI 的3135例患者资料,观察患者的疾病特点及变化趋势。结果急性 DILI 2278例,占72.7%;慢性 DILI 473例,占15.1%;药物性肝硬化236例,占7.5%;药物性肝功能衰竭148例,占4.7%。住院 DILI 患者占总的住院肝病患者的比例,从2002年的1.39%上升至2006年的2.31%,2011年上升至3.17%,10年间上升约2.3倍。3135例 DILI 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药物性肝硬化患者平均年龄为55岁;药物性肝衰竭患者平均年龄为41.0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患者的分布以华北地区最多,占35.1%,其次为华中地区,占22.6%,北京和东北地区均为13.1%。急性和慢性 DILI 预后好,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1.3%及88.8%,药物性肝衰竭患者预后较差,治愈好转率为56.1%,病死率为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DILI 患者占总的住院肝病患者的比例不断上升,10年间上升2.3倍。临床 DILI 患者中急性 DILI 占多数,要重视 DILI 的早期诊断。药物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差,需重视 DILI 的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