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将"有"养"之意,"息"有"停止、休息"之意,"将息"有"养息、休养"之意,从文字学角度看,将息即指调养休息。中医将息法,从狭义的角度讲是指服药后的养息和调养,从广义角度讲是指药物本身治疗作用外一切有助于药物发挥疗效、有助于患者康复、有助于养生的辅助方法,是根据病位、病性、治法、临床表现所采取的一系列的将息法。通过对中医将息法含义的阐述,分析了《临证指南医案》中各种将息法的应用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2.
沉默调节蛋白(SIRT)家族是一类高度保守、依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NAD+)的去乙酰化酶类,包括7个家族成员(SIRT 1~7)。定位于线粒体的SIRT-4具有去乙酰基酶、ADP-核糖转移酶、依赖NAD+蛋白脂酰胺酶和脱酰酶活性,参与线粒体蛋白翻译后修饰,调节体内多个代谢过程。由于代谢功能障碍与肝脏疾病息息相关,近些年,SIRT-4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日益受到关注。阐述了SIRT-4在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以及肝细胞癌等疾病中的作用,为这些肝脏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3.
人工流产与继发不孕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人工流产与继发不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一对照研究。病例为继发不孕的妇女,对照为非初次妊娠妇女。通过病历收集病例和对照各225人,一对一配对。收集的数据包括研究对象的背景情况、人工流产手术史及其他孕产史。使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配对数据分析。结果:人工流产与继发不孕之间无关联(OR=0.69,95% CI=0.47-1.01,P=0.06);自然流产与继发不孕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的联系(OR=6.20,95% CI=2.41-15.94,P〈0.001)。研究提示人工流产与继发不孕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4.
治病必求于本.从产后痛证的概念、分类和古医籍中有关产后痛证记载出发,结合现代社会产后痛证新的特点,详细分析了产后痛证的中西医成因.为产后痛证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5.
随着医德观的转变,研究不同群体中的应激表现的伦理对策,正在引起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藏族医学生中的应激表现,对藏族男女医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降低应急反应的社会伦理对策。  相似文献   
46.
中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同一疾病根据其所表现的不同症状可分为不同的证候类型,而其治疗方法也就大相径庭了,此所谓"治病必求于本".现就吾从医过程中对带下病、腹痛等常见妇科疾患的辨证治疗而深得的体会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47.
冠状动脉溶栓(PTCR)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手段,围手术期的护理在其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腹部肿瘤是一种常见疾病,但巨大者少见.肿块达10 kg以上者多为囊性病变.本病例瘤体达10 kg,且为实质性病变.患者消瘦,营养状况差,腹部极度膨隆,手术创伤大,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术后护理至关重要.该患者经手术治疗,成功切除肿瘤,术后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学龄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近视患儿晶状体参数变化,并探讨晶状体参数与ROP近视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门诊随访的1~6岁ROP患儿,所有入选者未行手术,分为1~3岁和4~6岁2个年龄段。根据屈光状态分为ROP近视组(36例68眼,MOR组)、ROP非近视组(30例58眼,Non-MOR组)。对2组病例采用带状检影镜检测屈光度数并以等效球镜度(SE)记录,采用角膜曲率仪测量角膜曲率(CR),A超测量前房深度(ACD)、玻璃体腔深度(VITR)、眼轴长度(AL)及散瞳前后晶状体厚度(LT)。通过比较MOR组与Non-MOR组屈光参数差异及散瞳前后的LT变化,来分析2组屈光参数的差异及晶状体参数的改变与ROP近视关系,2组间CR、ACD、AL等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①1~3岁患儿MOR组较Non-MOR组CR更陡(t=2.916,P<0.01),LT更厚(t=3.227,P<0.01);而2组间ACD、VITR及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4~6岁患儿MOR组较Non-MOR组LT更厚(t=2.257,P<0.05);而2组间CR、ACD、VITR及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散瞳前MOR组较Non-MOR组LT更厚(t=3.152,P<0.01),散瞳前后MOR组LT变化较小(t=2.045,P<0.05)。结论①1~3岁ROP近视患儿屈光参数特点主要表现为角膜较陡,晶状体较厚;而4~6岁ROP近视患儿屈光参数特点主要表现为晶状体较厚,说明学龄前期ROP患者近视主要来源于晶状体屈光力的增加。②ROP近视患儿晶状体厚,散瞳前后的LT变化小,提示ROP可能影响晶状体的弹性和调节。③晶状体的调节功能和屈光参数匹配可能是影响ROP近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0.
甲磺酸帕珠沙星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甲磺酸帕珠沙星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静脉滴注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剂300 mg,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8 h内的血药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 结果: 甲磺酸帕珠沙星在健康人体内的处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达峰时间Tmax(实测值)为(0.52±0.17) h,峰值血浆浓度ρmax(实测值)为(6.63±1.86) m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8)为(13.42±2.96) h·mg/L;消除半衰期T1/2β为(1.90±0.24) h. 结论:静脉滴注甲磺酸帕珠沙星后,与其他喹诺酮类药物相比其药动学特征表现为半衰期较短,血药浓度高等特点. 建议静脉滴注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剂,300 mg/次,2~3次/d,在人体内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