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活体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凝固动物活体肺组织的范围、病理变化及安全性,为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CT引导下将微波辐射天线插入猪肺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辐射功率/时间组合进行凝固,观察凝同后CT表现。术后1周处死动物,取出肺组织,测量凝固灶的范围(最大径×垂直径),光镜下观察凝固灶病理变化。结果:60 W/5 min凝固灶均值为31.2 mm×22.3 mm,60 W/10 min为35.4 mm×25.2 mm;80 W/5 min为40.2 mm× 32.4mm,80W/10min为45.2mm×40.5mm。光镜下见凝固区出血性坏死,坏死区外围有水肿带、炎性细胞浸润等改变;术后CT扫描及处死动物中未见有气胸、血胸等并发症。结论:微波加热可使活体肺组织凝固达一定范围, 并发症轻微,说明该方法可用于肺癌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2.
非小细胞肺癌CD44v6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褚晓源  陈龙邦  王靖华 《肿瘤》2000,20(1):63-65
目的 研究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 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染色测定64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标本CD44v6的表达水 平,并分析其与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6.2%,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7.7% ),且CD44v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但与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53.
非小细胞肺癌CD44v6和C-erbB-2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CD44v6和C-erbB-2基因蛋白的 表 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 (SP)法染色技术,对6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 果 CD44v6高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C -erbB-2高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检测CD44v6和C-erbB-2基因蛋白的表达,有可能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病变 的发展以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0.5 Gy X射线引起的小鼠Rad23b和Ddit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及表达改变的逆转作用。方法 BALB/c雄性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6组:对照组、单纯照射组、EGCG低剂量单纯给药组、EGCG高剂量单纯给药组、EGCG低剂量给药照射组、EGCG高剂量给药照射组。照射方式为6 MV X射线分次照射(0.05 Gy/d×10 d)。小鼠在末次照射后2 h取血后处死,收集肾脏、肝脏、脾脏、脑及肺组织。采用BSP和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各组织Rad23b和Ddit3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水平和mRNA表达变化。结果 末次照射后2 h,与对照组比较,单纯照射组Rad23b在PBMC、肝脏、脾脏、脑和肺组织中甲基化水平均升高(t=-20.19、-14.80、-12.05、-28.42、-12.58,P<0.05),同时mRNA水平在PBMC、肝脏、脑和肺组织中表达降低(t=25.25、17.43、11.53、22.85,P<0.05);Ddit3甲基化水平在PBMC、肝脏和肺组织中升高(t=-52.89、-20.31和-3.85,P<0.05),mRNA水平在PBMC和肝脏中表达降低(t=11.89和16.52,P<0.05)。与单纯照射组比较,除脾脏中Rad23b外,不同浓度EGCG(10、20 mg/kg)给药照射组均能明显降低X射线引起的Rad23b和Ddit3启动子CpG岛高甲基化(t=-13.39~7.99,P<0.05),并诱导mRNA重新表达(t=-34.02~-2.89,P<0.05),且转录激活作用在高剂量给药照射组中更加明显。结论 EGCG作为逆转小剂量辐射损伤效应的天然药物,可能通过影响DNA甲基化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5.
人参皂苷Rg3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的抗肿瘤血管形成作用。方法:用含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的培养液培养人肺癌SPC-A-1细胞,收集培养上清并制备条件培养液(CM),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团培养在纤维蛋白凝胶中,在凝胶上面加入CM,观察并记录内皮细胞形成的血管状结构数量。结果:来自肺癌细胞的CM能刺激内皮细胞呈管状结构生长,用人参皂苷Rg3处理肺癌细胞后的CM对管状细胞生长的刺激作用减弱。结论:人参皂苷Rg3在体外能抑制肺癌细胞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56.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误诊为子宫平滑肌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笔者近期接诊1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误诊为子宫平滑肌瘤,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42岁,因咳嗽、咳痰2个月余伴痰中带血1d于2007年4月3日  相似文献   
57.
患者男,84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3周人院.患者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伴食欲下降、全身乏力.查体:体温36.2℃,脉搏78次/min,血压110/80 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两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  相似文献   
58.
我院自1994-05~1996-12收治以骨转移为首发表现的肺癌患者14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10例,女4例,年龄32~70 y,其中50y以下者8例,占57.1%。9例在出现骨首发症状1~4 mo后出现咳嗽、咳痰或伴有痰中带血,伴声音嘶哑1例,伴头痛(经CT检查证实有颅内转移)1例,5例至入院时无任何呼吸道症状。1.2 骨转移部位 14例均有多发性的骨转移灶,转移两个部位者8例,3个部位及3个部位以上者6例。具体转移部位:腰椎11例,胸椎6例,骶椎5例,  相似文献   
59.
野生型及Thr187突变型p27Kip1 蛋白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p27kip1氨基端第187号位置的苏氨酸(Thr187)磷酸化位点是该蛋白分子中重要的磷酸化位点,探讨人工诱变该位点苏氨酸为丙氨酸(T187A)后对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人野生型和突变型p27kip1基因质粒DNA转染HepG2细胞,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检测p27kip1蛋白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野生型和突变p27kip1基因转染HepG2细胞后均能在细胞核表达,并且可以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27kip1基因转染的HepG2细胞发生G0期阻滞,且突变型G0期阻滞作用明显强于野生型(P<0.01)。结论转染的p27kip1能够在HepG2细胞过度表达并能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Thr187磷酸化位点的人工诱变可能有利于p27kip1蛋白促使细胞G0期阻滞。  相似文献   
60.
肺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灶,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患者骨髓上皮膜抗原(EMA)阳性表达细胞,分析其与肺癌病理类型、分期及远处转移的关系。结果:112例肺癌患者中36例骨髓检出EMA阳性细胞,阳性率为32.1%。EMA阳性细胞的检出率与病期及远处转移有关,晚期及已发生转移的病例检出率明显增高。结论:骨髓EMA表达阳性细胞的检测,可作为评价肺癌患者病期及转移倾向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