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乳腺癌PCNA、C-erbB-2表达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CNA、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激素受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中PCNA、C-erbB-2的表达.结果50例乳腺癌组织中PCNA、C-erbB-2的表达率高达66%和58%,两者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与乳腺癌的组织类型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PCNA、C-erbB-2的同时表达有助于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可作为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标志,并可预示预后,指导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52.
银屑病是一种长期而慢性易复发的疾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治疗十分重要,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复发诱因。  相似文献   
53.
54.
直肠粘液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71例直肠粘液癌和444例同期收治的直肠非粘液癌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性别,DUKES分期,手术方法,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以及生存率等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粘液癌病例中,青年患者的比率明显高于非粘液癌。粘液癌中的进展期肿瘤所占比率亦比非粘液癌高,但进一步控制条件分析发现,这种分期差异仅存在于青年患者之中,而在>40岁的患者中这种差异并不明显。本资料显示粘液病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均高于非粘液癌,但无统计学意义。经寿命表分析和对数秩检验证明,粘液癌经外科手术治疗后的累积生存率较非粘液癌为低,并且这种差异在青年患者中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5.
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对防治腹膜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热化疗组(实验组)20例行根治性手术联合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H IPEC),采用奥沙利铂350 mg溶于右旋糖酐4000 m l中,加热至41.5℃~42.5℃腹腔内循环灌注40~60 m in;选择同期单纯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0例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预后。结果热化疗组仅少数病例治疗后出现短期血压降低、心率增快及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异常,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术后腹腔种植转移率热化疗组为5.0%(1/20),对照组15.0%(3/20);1,2年生存率热化疗组分别为90.0%(18/20)和75.0%(15/20),对照组分别为80.0%(16/20)和60.0%(12/20)。结论 H IPEC可有效防治腹膜转移、提高生存率,且并发症少,可作为进展期胃癌术中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56.
吡柔比星在体外胃癌细胞温热化疗中协同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在体外对胃癌细胞温热化疗的协同作用,探讨其协同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胃癌细胞MGC-803作用模型,利用MTS—PMS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测定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方法测定细胞凋亡。结果:THP对MGC-803细胞的杀伤具有较强的温度依赖关系,其作用在39℃~45℃温度区间内随温度升高而加强。THP对癌细胞的杀伤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随药物浓度增加或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经THP和温热处理后,MGC-803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倍增时间延长(P〈0.01)。THP和温热协同处理后,处于S期的细胞增多,G2/M期细胞减少,与单纯加温或单纯加药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细胞凋亡与坏死比例升高,与单纯加温或单纯加药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THP对胃癌细胞具有良好的温热协同杀伤效果.具有临床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人假想蛋白FLJ22349基因位于染色体22q13.2上,编码一个229个氨基酸的蛋白。表达谱分析发现多种肿瘤组织中有FLJ22349的表达,预测该基因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旨在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FLJ22349的结构和功能,并初步研究FLJ22349在HEK293及乳腺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各种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初步分析FLJ22349的结构和功能。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析FLJ22349基因在小鼠正常组织,人癌症细胞株及HEK293中的表达情况。将载有FLJ22349的基因的质粒转染人HEK293,MCF-7,MDA—MB231中,观察该基因的亚细胞定位。MTT检测细胞的生长变化。结果:FLJ22349基因在人类、猩猩、恒河猴、褐家鼠、小鼠和狗中有很高的同源性,但与其它已知的基因无同源性。小鼠正常组织中有FLJ22349表达;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肝癌细胞株Bel-7402也有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转染FLJ22349的HEK293,MCF-7细胞株生长曲线显示促进细胞生长(P〈0.05)。FLJ22349转染120h后,MTT实验观察到HEK293,MCF-7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299%,456%;而对照组分别为233%,272%。结论:FLJ22349基因过表达促进HEK293和MCF-7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58.
胃溃疡癌变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兴华  曾波  杨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8):1121-1122
目的:探讨胃溃疡癌变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癌变边缘胃黏膜细胞形态变化。方法:收集本院20年来病理证实的胃溃疡癌变35例,对其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707例胃溃疡病例中胃溃疡癌变35例,占4.95%。溃疡边缘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和肠化。结论:胃溃疡癌变是客观存在的,要严格掌握胃溃疡癌变与溃疡癌的病理诊断标准:胃镜检查是早期发现的可靠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9.
遗传性结肠腺瘤病(hereditary adenomatosis of the colorectam)主要包括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Familial Polyposis Coli 以下简称FPC)和Gardner′s综合征(GS)两种。EPC的病变局限于结肠内,而GS除结肠多发性息肉外还伴有骨瘤、纤维瘤和皮肤肿瘤等症状。典型的GS在我国甚为少见,而EPC自我院建院以来已先后发现了7个较典型的家系。EPC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平均发病年龄为23岁,患者多在40岁以前发生癌变,患者的子女患此病的概率为0.5,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学习能力障碍儿童神经心理特征及各神经心理学检查的公共因子,进而为简化测验过程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某小学部分学龄儿童的声光反应时、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本顿视觉保持试验及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等15项神经心理学指标进行研究。结果上述15项神经心理学指标主要由4个公共因子支配,分别是“学习认知因子”、“一般智力因子”、“视知觉与注意因子”及“反应速度因子”。结论F1(学习认知因子)与F2(一般智力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50%以上,认为该两项因子较能突出地反映学习障碍(LD)儿童的神经心理特征。本研究提供了探讨LD儿童认知特性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